【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跨学科话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作者:韩若冰 黄潇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8 | 点击数:9033
 

二、全域旅游: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日常生活”模式

  回归生活,融入日常,是黄河文化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的社会基础,尤其是对如何实现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重构当代日常生活方式、丰富日常生活内容、建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日常生活理念、建立健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日常生活秩序和精神生活架构,进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自由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做出部署。文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旅游的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创新产品供给,发展融合新业态。新时代,旅游最不可或缺的是文化之魂,而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自然的人化”——日常生活化,即通过现实场景、形象塑造、互动交流、数字化技术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全面打造与现代日常生活方式发展同步,与全域旅游发展同频,与区域性特色文化相符合的文化旅游新产品,使文旅产品IP化、品牌化、商品化,最终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黄河流域文旅融合“日常生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一是日常生活方式的重构促进“人在旅途”和“诗意栖息”的耦合。人们向往远方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食、住、行、游、购、娱”既是现代旅游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生活以及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日常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个体的文旅行为成为一种理念、一种生活需求、一种习惯并常态化时,“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诗意的栖息”成为现实。习近平曾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论述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他说:“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出国旅游更为广大民众所向往。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无疑是丰富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行万里路则是丰富感性认识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只有二者相互贯通融合才能使人们的知识得以升华,使人们的实践更加丰满,最终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丰富的文旅体验。而这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和当代旅游融合进而与其它行业的相互融通,即“能融则融,能融尽融”共谋发展的时代需求。从文化与旅游关系的深层根源来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成果的总和,是根和魂,是个体、民族、国家寻找文化身份认同的社会基础;当旅游从单纯的休闲娱乐演化为一种综合性文化活动或身份标识符号时,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相互赋能、相互成就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效益。当然,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如何消除文化隔阂,如何化解文化冲突,如何在多元的文化鉴赏中理性解读不同民族文化发展背景并由此获得共鸣,进而在旅游中通过调整角色、转换视角、换位思考等方式增进了解、深化认识、取得共识,是我们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黄河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也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不断丰富与延展的活的历史画卷,正如诺贝特·埃利亚斯所阐述的“文明的进程”那样,进程是个体与社会的特性,这也要求我们要将个体与社会视为动态且发展的、正在形成和已形成的,这不仅可以解释个体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更是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二是黄河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记忆、集体记忆、民族记忆和国家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旅游发展的社会生活基础。从世界大河文明的发展来看,黄河与长江流域,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都诞生了许多文明古国,但只有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中国依然历史绵延、国脉赓续,成为大河文明的原生文化幸存者。千百年来,黄河虽历经沧桑巨变,依然奔流不息,黄河浸润过的区域生发出许多绵延赓续的乡村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风物、浓厚的民俗民情,沉淀成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以及系统的原生文化谱系和精神谱系,进而形成了厚重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的丰富、积淀与发展,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而且聚合成中华文明的母体并孕育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习近平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三是黄河文化不仅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生态系统,而且为现代旅游业拓展出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黄河文化是一种社会存在状态,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生态系统,且拥有强大的自我融通、自我提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黄河文化资源转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尤其是要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创新发展模式,即通过“黄河文化+文旅体验+符号表征”的文化旅游新发展模式,促进新型文旅业态的形成,并构建与现代文旅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符号化表征体系,这不仅能够实现对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的提升,而且可实现新型文旅业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认识,旅游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的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热点。黄河文化特殊的存续环境给旅途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文化认知、生活情趣和修养,并升华人们的思想认识与境界;而基于黄河流域风物人情的互动式、沉浸式、休闲化的游乐项目则给予人们以新鲜的体验与感觉。从实践意义上看,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使得既有的旅游概念和旅行实践活动得以丰富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化、数据汇聚以及移动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为现代文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同时也为我们以日常生活视角研究文旅融合,研究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黄河文化资源的挖掘、活化与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是黄河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和精神寄托。黄河文化是由一个个鲜明的具体的“坐标”建构起来的,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锤炼形成的一个可以涵养后人荫及百世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因而其形成过程是多民族的、多元的、多地域的、多层次的有机融合,这些文化坐标有的以地点地域命名,有的以事件命名,有的以代表人物命名,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形成了前后左右相互衔接、相互赋能、相互提升、相互成就的融合发展状态,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黄河文化开创者们以破天地之玄黄,拓宇宙之洪荒的气概,以博黄土以为人的聪明才智立黄河文明于天下。从历史发展来看,黄河文化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历史演进看,黄河文化有水洞沟文化、丁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夏、商、周等文化,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时间链条和鲜活生动的历史脉络。从社会实践来看,黄河文化,有与神话故事相关的燧人氏钻木取火、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为代表的民族斗争精神;有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大禹治水、汉武帝“瓠子堵口”、潘季驯“束水攻沙”等为代表的民族斗争智慧;有与生产有关的神农、墨翟、鲁班、奚仲、马钧、蔡伦、沈括、毕昇等为代表的民族创造精神;有与家庭和睦有关的二十四孝故事;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等风俗习惯。正是这一系列的人、事、物把黄河精神串接起来,衔接起来,并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正是这种源于民众日常生活的生活实践、伦理纲常和价值取向在迭代与沉淀中建构起了具有“想象共同体”的民族精神和国家表征,进而形成民族共识和国家认同等重要文化载体。

  五是日常生活方式的重构不仅为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消费方式,因此,如何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打造文化旅游体验场景和文化载体,开辟黄河文化资源创造转化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就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文旅融合发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形成,可以极大地推动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价值挖掘,例如,黄河流域的原典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聚落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治黄文化、汉字文化、仪礼文化等,尤其是其中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道德礼仪、名人逸事等,都蕴含和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聪明才智和人文关怀。因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黄河文化的呈现方式,综合运用动漫、游戏、影视、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展现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赋能社会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是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文旅融合不仅是黄河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途径,而且还可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同时,文旅融合在促进黄河历史资源挖掘与创造性转化,以及助推黄河故事的挖掘、传承与传播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苏东晓]《春蚕》:民俗的文学展示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梁雅明]黄河文化视野下的河洛“福”文化的当代传播与再造·[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