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和研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构当代日常生活图式、丰富日常生活内容,建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常生活;黄河文化;现代旅游;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韩若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黄潇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数字经济视阈下中国动漫角色商品化研究”(项目编号:18CC1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旅游者时空行为规律的旅游活动空间生产与建构研究”(项目编号:4187113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关于山东智慧文旅云平台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2020CXGC010904)的阶段性成果。
日常生活包括生产物质生活、人的再生产活动、经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活动,其中,生产物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不仅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时,人类还进行着社会意识活动和精神生活的再生产,而日常生活中的生产物质生活对社会意识和精神生活的生产、发展与不断完善起着前提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当然,社会意识活动和精神生活对生产物质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说,“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而日常生活方式则是日常生活主体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生活伦理、生活意识、道德规范的反映和总和,并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密切关联,因此,“认识日常生活的目标与意义不是确认现存事物的状态,而是寻找向前行进的可能方向”。当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被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提升旅游目的地质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这充分说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新时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发展之大势所趋。中共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为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黄河文化的深厚积淀则为我们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养份和创新源泉。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和研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以及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旅融合发展与研究范式的“日常生活”转向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文旅”不是“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的形式结合,而是二者有机融合所生成的一个新概念、新范畴和新事物。因此,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文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进而形成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的有机整体,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即是说,任何类型的文化(包括制度性文化、民族性文化、区域文化)都可以与旅游结合,并通过相互联系、相互赋能、相互成就,实现有机融合,共同发展。但是,不同文化因生成环境和发展方式不同而有着特定的本质内涵和典型性特征,当某一具体文化类型与旅游融合时会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定的呈现方式,乃至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要弄清文旅融合发展的社会基础、发展机理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为切入点,深入考察和研究个体在特定时空(文化认知、旅游观光)中的惯常经历、生活体验、心理感受,以及其日常生活内容的演化和意义,最终全面精准地把握文旅融合形式、内容、规律,进而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即以文化引领旅游,促进旅游的提质升级,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又通过旅游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领域,是人类生存的特殊空间,而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它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和生活伦理,也是一种面向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范式。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日常生活”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不仅在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形成诸多新的研究领域,例如“日常生活哲学”“日常生活伦理”“日常生活文学”“日常生活艺术”,以及在民俗研究领域出现的“从民俗到日常生活的转向”等新方向。事实上,这一转向在20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例如,自20世纪70年代德国民俗学在鲍辛格等人的引导下转为对“生活世界”“日常”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俗学界在民俗田野调查和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日常生活世界”研究范式。因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说,只有人们通过生产物质生活首先满足了吃穿住行用等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之后,人们才有可能进行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哲学思考等其它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载体(传承人和传统受众)的发展空间(传统乡村聚落、手工工场、农贸市场、店铺)被逐渐压缩,许多传统文化在现代日常生活方式中的影响日渐式微,文化同质化现象显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被逐渐消解,进而影响到文化生态安全。因此,走出既有的学究式研究范式,通过回归生活,融入日常的方式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是研究范式转向的必然选择。从日常生活的视角来看,现代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社会性活动,因为,旅游带来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而且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时尚;同时,旅游也是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本质是人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的集合和重塑,是个体自我学习、自我塑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形式,实现方式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要任务是提升文化与旅游的格调与品位,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日常生活的视角看,只有人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将其自身的生命活动对象化,并不断地对其加以认识、反思和升华,其目的就是将人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化、制度化或价值化,从而使得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命活动追求更加具有价值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旅游正是人们扩展日常生活范围、提升日常生活品质,追求幸福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载体,而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则为新时代人们的旅游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中国虽然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但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而作,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闯关东文化、走西口文化、下南洋文化以及中国现代史上的红色文化,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共同勾画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从精神实质上来说,它们是相互融通相互关联的,具有共同的本质和内涵,但这些文化类型或文化现象从其蕴含内容、表现形式,以及生成环境和发展路径上来说,又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因此,我们在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文化和旅游融合时,必须全面深入精准地把握不同文化类型的本质特征、基本要素和日常生活表达形式,最终目的是在社会生活层面推动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并激发其内生活力,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发挥出文旅融合的最大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