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寿星是中国民俗传统中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意象,寿星仙翁慈眉善目、憨态可掬的形象家喻户晓。寿星又称老人星,即西方天文学中的船底座α。由于老人星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才能看到,古人用它的出现作为举行秋尝庆典和养老仪式的标志,故得名为老人星;老人星的赤纬极低,北方中原地区只能看到它低垂在靠近南极的地平线上,故被称为南极老人星;古人在秋分前后举行的秋收庆典和养老仪式,就是重阳节的前身。寿星这一文化意象的各个方面,都与古人对南极老人星的观察密不可分。《周易》《夏小正》《大荒经》等早期文献中已经有了关于老人星的记载,说明华夏先民对于老人星的观察可以追溯到西周乃至商代晚期。
关键词:南极仙翁;寿星崇拜;鞠星
作者简介:刘宗迪,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北京,邮编:100083.;郭佳,福建教育出版社社科图书室编辑。福建福州,邮编:350001.
一、南方的长寿之国
“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长寿跟南方联系在一起。这个观念的来历非常久远,《吕氏春秋·求人》篇称禹为了寻求贤能之人,遍访天下,“南至交阯、孙朴、续樠之国……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交趾、孙朴、续樠、羽人、裸民等都是南方的国名,不死之乡也是南方的国度;《楚辞·远游》称由于人生苦短、春秋奄忽,欲从仙人王子乔远游,以求长生,先随王子乔远游南方,“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这个与“羽人”并列的“不死之旧乡”,也就是《吕氏春秋》所说的南方“不死之乡”。《楚辞》《吕氏春秋》两书关于南方不死之乡的说法,当源于《山海经》,《山海经》的《大荒南经》和《海外南经》都是记载的南方国度,其中都提到一个不死之国,《大荒南经》说:“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海外南经》说:“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大荒经》在记述四方列国时,往往会说明其所食之物,如胡不与之国“黍食”、犬戎“肉食”、张弘之国“食鱼”等,皆为人之常食,而独有不死之国不食五谷鱼肉,而是以天然的甘木为食,大概旨在表明不死之国不是凡人,不食五谷,而是撷英咀华的神人,已为后世神仙之流的先声。
那么,古人所说的这个南方不死之国在哪里呢?在《海外南经》中,不死民与交胫国相邻。“交胫国”,郭璞注云:“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则交胫国亦即交趾国。交趾在上古泛指今岭南两广地区和越南中部、北部,西汉初南越王置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附近,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置交趾刺史部,辖境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中部、北部地区,后来则成为今越南的别称。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不死之国当在岭南两广南粤之地。
最能说明南方与长寿关系的,当然要数长寿之神寿星,寿星又称南极仙翁或南极老人。寿星的形象也许是中国人最家喻户晓的形象之一,过去,在老人过生日时,亲朋好友要向老人献寿星图,祝愿老人像寿星一样长命百岁。寿星是一位鹤发童颜、额头硕大的老翁,慈眉善目,憨态可掬,一手捧寿桃,一手拄寿杖,身边往往还有象征福、禄、寿的蝙蝠、梅花鹿、仙鹤相伴。宋代文人赋诗祝寿,即屡屡言及寿星图,宋徽宗时,诗人张纲代友人撰为宰相郑居中祝寿诗,云:“四方争献寿星图,祝公千岁身长健。画手丹青妙入神,煌煌列宿能写真。貂冠玉带画中见,便是凌烟阁上人。伟哉风骨神仙裔,主张寿禄来尘世。不须更占南极星,看取老人朝玉帝。”周必大的门客画了一幅寿星图,请他为图画题赞,诗云:“谁把江西一幸民,强摹南极老人星。穹龟鹿鹤朋三寿,伴我松根裴茯苓。”辛弃疾的夫人过生日,他写词为夫人祝寿:“寿酒同斟喜有余,朱颜却对白髭须。两人百岁恰乘除。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在一些宋代出土文物上出现由老人以及寓意长寿的松柏、仙鹤、龟构成的图像,即被学者鉴定为寿星图。可见宋代对寿星的崇拜已经蔚然成风,宋代文人称图中画的长寿仙翁为南极老人、南极老人星,说明宋人也知道这位长寿之神是住在南方。
图1 猎户座下面的老人星
中国人对寿星的祭祀和崇拜远比寿星图的出现更早,《史记·封禅书》记秦代神祀,“于杜亳有三社(杜)主之祠、寿星祠”。在秦代杜县(今陕西西安市南杜城)有一座寿星祠,杜县原本是周代的杜伯国,这个寿星祠很可能周代就已经存在。唐人杜佑《通典》卷五十五《诸杂祀》云:“周立寿星祠于下杜亳。”当即以《封禅书》之说为据。
人不分东西南北,长寿乃人人所愿,然而,为什么在古人的观念中,长生不死之国在南方,寿星是住在南方而不是北方或者西方、东方?为什么将长寿之神称为寿星?实际上,追本溯源,长寿之神之称“星”和寿星之居于南方,这两个观念原本密不可分,因为寿星原本就是一颗星,而且这是一颗仅出现于南方天边处的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