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结语
本文以动画电影《女娲补天》为个案,试图为影视媒介中的神话主义研究提供一种动态的本体分析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影视媒介化的再叙述不再只是政治社会因素以及现代传媒技术作用下静态的、完成的或者派生的产品,也是一种互动的、开放的、带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艺术讲述过程,并成为神话传统在媒介化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种以讲述过程为中心的分析中,通过动态开放的互文理念,我们看到神话传统中不同文本的互文对话以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构建新结点的动态过程。对神话主义研究领域来说,这将有助于从一个不同的视角思考影视媒介化的讲述在神话传统中的位置,聚焦于历时而又共时的不同脉络之间以及叙事和媒介本体之间的互文对话,并通过多重的互文性实践理解和把握当代神话传统的衍生嬗变和生存状态。
与此同时,聚焦于讲述的实现过程也更清晰地揭示(动画)影视媒介本身作为一种主体的表达特性和自主性。对《女娲补天》的个案分析让我们看到电影媒介的内在偏向以及多种元素手段的综合操作,不仅对神话世界进行视觉构建,成为我们对神话世界进行感知的延伸,而且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和情感的反应,用一种身体经验的方式对叙事层面进行再编辑再表达,从而形塑着神话意义的生成过程。在《女娲补天》中,媒介本体自主性的表达既在融合神话传统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种和声式的衍生,又形成一种多声部的讲述而产生了具有多种内涵的新结点。因此,只有关注这种过程实现的本身,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回答古老的神话传统是如何在当代媒介语境中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讲述以及如何和为何仍然关联着我们的世界和生命体验的问题。
当然,意义的生成过程并非随着电影的制作完成而完成,它是一个进行时的过程,并在不同观众在不同时空的观看经历中持续地进行着再构建。虽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能涉及这一点,但它是本体研究视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媒介化的讲述如何与个体的生命经历和生活体验联结和共振,将最终界定女娲神话传统在草根层面上不断变化的当代意义和功能。
(本文刊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