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例证”:维系人与环境的可持续联系
“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见于《我们共同的未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又称《布兰特伦报告》,1987年):“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及其间凸显出来的代际公平原则,也引导了保护非遗的伦理考量。
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便注意到了文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其“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行动计划(1988—1997)”中,“认识发展的文化维度”成为首要目标。然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直到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方正式将文化纳入全球发展议程,承认世界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所有文化和文明都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且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30年议程》在诸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在涉及教育、可持续城市、粮食安全、环境、经济增长、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和平和包容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内,第一次“将文化纳入发展的维度”,明确强调文化同时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支柱的可持续发展,肯定文化构成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对话资源。这在一定意义上当归功于教科文组织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在文化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政策共识:要将世界带入可持续发展且充满活力的道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至关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发展的三个支柱上分别有效地推动可持续发展,且有助于满足和平与安全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和平与安全,而和平与安全的概念范围远远超出军事范畴。各国的安全同样取决于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生态稳定。除其他因素外,造成环境威胁的因素主要有:全球升温和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干旱、荒漠化、极端恶劣气候、人类引起的自然灾害、缺水和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资源开采过度,以及新疾病的出现(如全球面临的新冠肺炎冲击)。这些问题都对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改善公众的社会和文化福祉,也有助于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业。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关注可持续发展成为“藏医药浴法”申遗工作的一条主线,尤其是在保护措施的设计、编制和实施规划方面都从全方位和一致性两个角度给予了充分考量。这一关键维度在委员会评审决定(DECISION 13.COM 10.b.8,para 4)的结语中得到了高度认可:
赞赏该缔约国所提交的申报材料强调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可持续联系的积极例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领域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主要涉及相关社区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传承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诀窍、技能、实践和观念表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并且成为许多社会实践和文化传统的基石。反过来看,相关的知识和实践也塑造了自然环境和社区更广泛的生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因而对其社区具有相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并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再创造,构筑了表现形式和知识体系的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解释世界,并塑造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人行为、消费模式、与环境和资源管理有关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而地方知识体系、本土经验和民众智慧,以及人们代代相传的环境管理实践则为应对生态挑战、防止丧失生物多样性、减轻土地退化和缓解气候变化效应提供了有价值的深刻见解和工具意义,可以应对或解决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许多挑战。“藏医药浴法”的申报实践正是基于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思考与回应。
“藏医药浴法”在其生生不息的代际传承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在地化实践,诸如本土遗传资源、植物知识、水资源管理智慧、仪式实践、人生仪礼、社会组织、传统节日、母语表达,乃至视觉艺术;与此同时,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区传承等传统模式与寺院医学院和现代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深度融合。而人与自然互为依存、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成为相关社区、群体及传承人和实践者维系其文化认同的核心理念。因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往往与保护社区的宇宙观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紧密关联;而保护世界观或信仰体系比保护自然环境更具挑战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