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毛巧晖]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
——兼论肖甘牛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0-21 | 点击数:7771
 

  肖甘牛的民间文艺搜集、整理、改编及再创作的作品传播较为广泛。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电影剧本、连环画脚本和民族民间故事等,而且出版的各种作品集达47部(册)。仅1956年至1958年,经他搜集整理的近百个各族民间故事、八大苗族古歌和上百首各族情歌汇集成册的就有:《铜鼓老爹》《金芦笙》《椰姑娘》《长发妹》《龙牙颗颗钉满天》《红水河》《日月潭》《刘三姐》《大苗山情歌集》《双棺岩》《哈迈——大苗山苗族民歌集》《眼泪河》《大苗山民间故事》《苗山走寨歌》等。

  在此以《一幅壮锦》为例,阐释肖甘牛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文艺作品之传承、传播。《一幅壮锦》最早刊发于1955年。最初它被收录于肖甘牛编著的《铜鼓老爹》(上文已有提及),后又刊发于《民间文学》创刊号,之后还收录于《中国民间故事选》。1957年《一幅壮锦》编入全国小学语文课本。《一幅壮锦》民间故事(萧甘牛原著、闻喜改编、董天野作画)被收入20世纪50年代《新民晚报》副刊。1958年1月李寅与肖甘牛、周民震合作改编为同名桂剧。这是桂剧第一个壮族题材的剧目,1958年3月,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献礼剧目,在南宁桂剧院首演。同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59年9月,确定广西桂剧艺术团的《一幅壮锦》《桃花扇》等剧为赴京演出剧目。到1980年,《一幅壮锦》由李寅改编为同名壮剧,并由广西壮剧团排演,于同年7月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这对于《一幅壮锦》故事的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如同肖甘牛在自传中所写的那样,但是有些人对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颇有微词,认为是“个人的臆造”,对于这一点,肖甘牛在所发表的作品中是有明确区分的。他以《一幅壮锦》为例,讲到:“七十年前我听外婆和我妈讲过,后来桂岭师范的学生讲过,解放初期又听资源老人讲过。广西现在搜集不到,可云南省壮族自治州却搜集到了。”《一幅壮锦》在跨文类、跨媒介的传播中,保存了壮族的民间故事,亦使其得以广泛流传,并在传播中超越了民族性、地域性。

  当然《一幅壮锦》的传播与新中国成立后注重少数民族文艺直接相关,但也说明她是符合大众审美的通俗文本。她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经由君岛久子翻译的日文《一幅壮锦》被列入了日本的小学语文课教材;1958年外文出版社还出版了俄文版的连环画。

  此外肖甘牛还积极参与民间文学的电影传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业逐渐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体系。《加强党对于电影创作领导的决定》(1951年3月)中强调电影作为“最有力和最能普及的宣传工具”,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电影剧本创作”。1956年3月,陈荒煤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补充报告《为繁荣电影剧本创作而奋斗》中就特别指出反映少数民族新的生活的剧本非常少。为了改进与发展电影剧本的创作,曾提出题材需要包括中国各地、各民族的富于民族特色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的改编和中国各种戏曲艺术、各种地方戏、各民族的音乐舞蹈的纪录。1958年5月23日,《文化部关于促进影片生产大跃进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

  美术片也应该充分注意反映大跃进的题材,更好地运用美术片善于表现理想的手法,更多地摄制表现将来的美好生活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影片。

  在夏衍的鼓励下肖甘牛将《一幅壮锦》改编为电影剧本,据其子肖丁三回忆:

  1959年,父亲虽身体不佳,可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创作。这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出版了散文游记集《采风小记》《壮锦里的花纹》,小说《深山探宝》并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一幅壮锦》,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获得全国电影优秀剧本奖和1965年的卡罗维·发利第十二届国际电影荣誉奖。他创作的《金耳环和铁锄头》也在这一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动画片。

  之所以能被拍摄成电影,是因为《一幅壮锦》的主题贴合20世纪50、60年代文学的主题,即为民众塑造“美好生活”世界,当然在民间文学中增加了“民间”的想象。作家创作中的民众美好生活是通过劳动创造的,而民间文学中这一美好生活的实现多借助“仙”力,《一幅壮锦》就是通过“仙女织锦”完成的。但这也符合了民众的文化接受与心理需求,当然也与时代“共名”。所以,在当时《一幅壮锦》就与《神笔马良》等成为当时极受欢迎的影片。除此之外,肖甘牛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长发妹》和《龙牙颗颗钉满天》(电影改名为《龙牙星》)的电影剧本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直到肖甘牛逝世前一年,他仍继续关心着民间文学的改编工作。1981年3月至4月,柳州地区民族歌舞剧团《灯花》创作组曾四次向肖甘牛请教。舞剧《灯花》于1981年“七一”首演后,肖甘牛还将他正写到一半的电影文学剧本《灯花》提供给舞剧编导们参考。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到:“俗文之兴,当兴两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肖甘牛在《发掘整理少数民族文艺刻不容缓》中亦表达了自己扎根少数民族地区,搜集整理少数民族文艺的坚定信念,不仅仅是搜集,而是让这些“民间的”东西为人们所知晓。

  解放以来,少数民族忙于翻身工作,忙于生产工作,忙于学新的东西,于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口头文学——民歌、民谣、故事、传说就渐渐在人们的口中消失了,所以趁着年老一代还没有死去,我们发掘整理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是刻不容缓的。

  民间文学明朗活泼的叙事模式,巧妙地将阶级观念、革命叙事与民间淳朴信仰和传统伦理道德嫁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集体无意识,化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暧昧与混乱。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有着复杂的历史语境,其背后连接着不同的文化生产模式、价值认同及文学想象,不可将其单一化、同质化,更不应简单否定。

  (本文刊载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高有鹏]近代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风俗及其理解
下一条: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