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浙江海盐“待佛”活动的仪式文本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神歌抄本《伏羲王》很早被公布,因涉及兄妹婚母题而被神话研究者经常使用,其实只是被改造过的节选本。现通过对原抄本的细读,结合实际的仪式过程,发现它袭用了道教的神灵框架,本名应为《三天三宝》,展示的却是盘古、伏羲和神农的远古“三皇”神话,在承袭过程中有所新创,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神话地层”的层累、叠压与打破诸状况,以及其中蕴含的现实性功能导向。
关键词:海盐神歌神话功能导向
神话有所谓广义、狭义之分,袁珂命名的“广义神话”无所不包,几乎成了一切神异叙事的代名词,其区分度和阐释力反而降低,学界更多还是使用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神话,即指那些仅存于人类文明早期的、理论上须被当时人普遍崇信的神圣叙事,它所讲述的是宇宙人类的本源创造和神性事件。至于后世信仰实践中不计其数的神灵崇拜,一般只被当作神灵传说而不再归入神话之列。不过,远古神话并非销声匿迹,它作为人类信仰与艺术取之不竭的源泉,仍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在后世发挥效用。近世(宋元以降)的神灵信仰虽然以“凡人成神”为叙事主流,连俗信中的最高神玉皇大帝,也有人间的姓氏(张)和生日(正月初九),但偶或也会看到远古神话的身影,而且不是单纯的点缀或借用,更不是人类学派所谓的“遗留物”(survival),它是作为信仰的一个有机部分存活于仪式和观念之中,这对于我们认识远古神话及其融入近世民间信仰的机制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面向。本文将以海盐县民间待佛仪式中的一个神歌抄本为例,在考察该文本自身情况之外,同时关注学者和地方文化工作者对该文本的不同处理方式,以此对上述面向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神灵属性与文本命名
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农村,近世民间流行着一种操办盛大筵席款待上、中、下三界神佛,以求得平安吉祥的信仰仪式活动,称为“待佛”“待土地”“待筵”等,主持仪式者自称“传香人”,他称为“神歌先生”“烧纸先生”等,仪式上要说唱很多神歌,有时还夹带念白乃至出角色代言,一般称为“赞神歌”或“奉文书”。与海盐同在嘉兴地区的海宁、桐乡、嘉善等地农村,也有类似的仪式活动,名称和规程大致相仿。这一活动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非常兴盛,当下正渐趋消亡。
最早将这一现象呈现给学术界的是顾希佳,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撰写了许多这一专题的文章和书籍,至今不辍,曾引起学术界的较多关注,其功至伟。他将方言写定的两个关键词“骚子歌”和“赕佛”仪式,也被长期使用,尤其是“骚子歌”,几乎成为江南民间叙事歌中的一种体裁专名。现在看来,这两个词的写定,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雅化倾向,与当地大量的神歌抄本以及古籍中的写法都不一样。学界如今已不太沿用这两个词,更愿意用民间实际书写的“神歌”“文书”和“待佛”等。本文除了引用前贤文字之外,一律以“神歌”称之。
待佛仪式中的主要环节是奉赞神歌,这些神歌大多讲述和颂扬神灵的来历及其威力。诚如清代海盐本地诗人钱载在其《永安湖北岸守先墓人献大土地》诗中所言:“唱赞长短申,侑歌童叟续。略同鼓儿词,犹是海盐俗。诙谐神其欣,傅会人其欲。”这些神歌作品从未印刷出版,故不太为外人所知,但在当地却有大量抄本流传民间。其中有一篇叫《伏羲王》,被顾希佳慧眼识珠,从众多神歌文本中拣选出来,在其1983年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神歌的文章中就移录了部分歌词,顾希佳后来将其内容简述为:
混沌初开,世上只有伏羲兄妹,欲成婚,羲女要求毛灰搓绳绕山岗。在白龟王帮助下,羲王做到了。羲女又要羲王沿昆仑山追她,经白龟王指点,又追上。于是兄妹成婚。羲女迁怒白龟,将其捉住;又有乌鸦相救,白龟逃生。羲女怀胎十三载,生一怪蛇。羲王提剑斩蛇,遂分天地、四季、十二地支成昼夜,蛇躯化作河山大地,蛇血化作人类云云。
这篇歌词因为讲述了著名的伏羲兄妹婚情节以及怪蛇死后化生万物的神话主题,发表之后受到学界较大关注,不光顾希佳本人在其著述中反复引用,包括李福清(BorisL.Riftin)在内的一些神话学者也多有论述,其整理文本还被收入《中国歌谣集成·浙江卷》。
但这篇公布的《伏羲王》并非全本,顾希佳在1983年首次发表时曾特别交代“根据抄本整理有删节”,但在《中国歌谣集成·浙江卷》中,则写作“根据县博物馆藏《伏羲王》抄本抄录”,尽管还有一篇附记,但没有特别提醒删节之事,给人印象似乎是一个完整本。直到2013年胡永良主编的《海盐骚子·文书选集》中,才将全本印出,题名为《伏羲皇》。2018年,承胡永良先生厚爱,将该抄本原件摄影赐阅,笔者才一睹全貌,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该抄本是标准的海盐神歌抄本格式,开头、结尾都有一定的仪式性词句,而中间正文部分,主要讲述的是盘古、伏羲、神农三位大神的事迹,情节大致如下:
盘古王开天辟地后,还没有日月、昼夜、万物和人类。伏细王要和细女兄妹婚,细女提出难题一:草绳烧灰转山岗,在白龟王的指教下成功;难题二:绕昆仑山追赶,白龟王教细王反身跑,抓住妹妹。于是成亲,但细女要惩罚白龟王,用乌盆扣住,乌鸦帮助打破乌盆,白龟王躲入黄杨树竹根,该竹根后来成为“筶笤”,灵验非常。乌龟再不能说话,但和乌鸦都能预告吉凶。细女怀胎13年,生出一个数丈怪蛇,被伏细王砍成多段,代表阴阳四季等,其身躯化为山河田地等等。
后来传位于神农,当时没有五谷。天上蚊子背着蚂王到昆仑山深潭,蚂王下去偷了各种庄稼的种子,仍由蚊子背回,交给神农,人间从此有了五谷,而且不须劳动就可有极高产量,生活安康。但有疾病,人就骂天地三光,玉帝大怒,收回五谷,猫狗帮助哀求三日三夜,上苍同意,但人从此须在外辛苦劳动。蚊子、蚂王怨恨农夫不感谢他俩,就报复,那时它俩都很长大,一咬人就死。玉皇大怒,将它俩捉上天庭,蚊子磨成细粉,从南天门撒下,成为今天的小蚊子;蚂王斩成千万段,落在田里,所以它俩至今仍要吸血伤人。神农尝百草给人治病、发明车马建筑衣服。此后直到大禹治水,人们至今安康。
需要说明的是,该抄本由于抄手文化水平偏低,错别字满篇,几乎难以卒读。幸亏顾希佳、胡永良两位先生前后相继予以厘定,才成为大致可懂的一个完整文本。上述介绍文字是笔者在两位前辈的成果基础上,重新核对原件所成,其中有些细节上的厘定与前辈略有参差,后文还将提及。
从上述介绍中一望可知,该抄本并非专门讲述伏羲兄妹婚故事(“伏细”“细妹”显然是“伏羲”“羲妹”之讹),而是讲述盘古、伏羲、神农所谓“三皇”的神话,伏羲兄妹婚只是其中重要的一段罢了。事实上,该抄本原本没有封面也没有题目,只是在首页上黏了半张稿纸,上面用圆珠笔写了“伏羲王”三字,据说是顾希佳所书。此后胡永良尽管记录了全文,但仍定名为《伏羲皇》,也是受顾希佳影响所致,但他似乎心有疑惑,故当页出注说:“本篇原抄本无封面、无抄者姓名、无年份。按内容及询骚子,原名疑为《三天三宝》。”所疑极是!因为当地神歌抄本一般都会在开头说要请某主角神灵安坐静听对他事迹的奉赞,结尾也会说对该主角神灵的奉赞已经结束,希望获得祂的欢心。此抄本开头部分有“三天三宝坐定当,方有全(乾)坤坐定当”、结尾部分有“三天三宝请受纳,要保东君福寿长”的字句,按照神歌文书通行格式,“三天三宝”正是此本的主角神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