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俗资料学的学术基础
中国民俗学界最早明确提出“民俗资料学”概念的是陶立璠先生。他在2003年出版的《民俗学》一书中指出:“根据中国民俗学的历史发展以及学者们所做的努力,关于理论框架的问题逐渐明确起来,它的理论框架似应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民俗学、民俗学史、民俗资料学四大部分……”但该书对于民俗资料学的定义比较简单,就是“民俗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且对于民俗资料学的内容及相关理论方法,也未能展开论述。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国民俗学者们大多倾向于使用“民俗文献学”的概念来代替民俗资料学,且将其纳入到“历史民俗学”的范畴之下。萧放在阐述历史民俗学的理论方法时,认为这一领域包括三个研究方向:(1)民俗史;(2)民俗学史;(3)文献民俗志。其中的文献民俗又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历代文化人的有关民俗的记录,如岁时记、风土记、地方民俗志、全国风俗志、笔记小说、竹枝词等;第二类是各种民众生活中实用的活态文献,如民间唱本、宝卷、水利册、碑刻、家谱、契约文书等。”而张勃认为,无论是历史民俗学,还是理论民俗学和记录民俗学,都离不开对历史民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在我们对当代的一些民俗学理论问题进行思考时,“我国古人对民俗相关问题如民俗(风俗)的界定、发生、发展、演变、地位、性质、结构、功能、移风易俗、风俗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风俗与政治教化的关系、民俗记录和研究的价值意义等方面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成功的民俗志书写模式的探索”,不仅“需要吸收国外的或其他学科如人类学撰写民族志的经验与教训,也需要从我国历史民俗文献书写经验中批判性地汲取养料”。
董晓萍在2003年发表的《民俗文献史:现代化与民族性》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文献史”的学术目标。其前提是在现代化的文化背景下,“从历史文献和田野资料、文字语言和口头传统、习俗制度和现代传承等方面,重新审视以往记载民俗的史料、现代田野描述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学术资源”。她进一步指出,这一学科分支的任务,“不是对民俗事象做文学编辑、历史编年或一般的资料长编,而是建立一个可供民俗学研究的学术资料系统”。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董晓萍认为应该做到理念、体例、资料、视点等方面的突破。在理念上发展钟敬文的民俗志思想,以文献民俗志和田野民俗志为中国民俗文献史的两个分支;在体例上引入“民间文献”的概念,根据其在民俗生活中被理解和被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期、分类和解释;在资料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上层书面文献中保存的民俗资料,一是历史上部分文人学士搜集的通俗文献资料,一是民间田野资料,如含村碑、账簿、日记和手抄本等”;在视点上,结合民俗文献史料的跨界特点,应采用多学科的视点。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邓声国也呼吁建立“中国古典民俗文献学”。他的理由是,“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有自己的文献学,并通过自身的文献学建构来促进自身的学术研究”。他从中国文献学和民俗学发展的现状出发,认为目前建立这一学科分支的内外条件都已基本成熟。民俗文献学的工作重点,他总结为五个方面:(1)专书(包括纯民俗文献和含有民俗内容的其他传统文献)中的民俗相关内容;(2)断代的民俗专题式抽绎,如某一朝代的婚丧礼俗文献;(3)历代方志中的民俗相关内容;(4)历代民俗学书目的目录编制;(5)古代民俗丛书的编撰与训诂。很显然,邓声国的民俗文献学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典籍类民俗资料而言的。它既不包括古代的实用型民俗文献,也不包括近现代以来的民俗志资料,所以在范围上不及董晓萍所提出的“中国民俗文献史”广泛。
总体来看,迄今有关民俗文献史/学的研究都没有把民俗文物考虑在内。根据田兆元的梳理,当代民俗学界最早提倡研究民俗文物的是宋兆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宋兆麟就提出了“民俗文物”的概念,并于1994年在中国民俗学会内部建立了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还出版了《民俗博物馆学刊》。徐艺乙是另一位力主关注民俗文物的学者。在他看来,民俗文物就代表着民间的物质文化,这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也“弱化了社会对民俗文物的意识”,由此带来的损失不可低估。
宋兆麟和徐艺乙两位学者将物质类的民俗文物纳入到了民俗学的视野之中,对于学科领域的拓展而言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在田兆元看来,他们从文物学的角度出发,“对于非物质类的精神属性的东西不够重视”,却又是一种缺憾。为此,田兆元呼吁各地博物馆在收藏民俗文物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民俗文献类的文物,即那些记载民俗事象和承担民俗功能的典籍,也就是董晓萍所强调的“田野民俗资料”。
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强调了资料研究之于民俗学的重要意义,且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思路。这些研究虽然往往只关注到了某一大类的民俗资料,未能将文本、图像、实物、影音等各种资料类型统一纳入到考察范围之中,但它们在实质上已经奠定了民俗资料学的理论框架,为建立民俗资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梁春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