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龙晓添]世代生成式“死亡教育”的展演、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龙晓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4-04 | 点击数:6125
 

二、“死亡教育”的实现:仪式与节日的展演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通过日常生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耳濡目染实现的。传统“死亡教育”比较集中地通过丧葬仪式、祭祀仪式,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之类以沟通生死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以基于隐喻的符号转换的多重空间异质同构得以实现。理解、阐释仪式和节日的切入点有很多,但在此将重点放在仪式和节日的展演上。“台上”“台下”的距离与“生”“死”,与世代的距离形成微妙的隐喻关系。表演空间的符号系统和被表演空间的社会存在通过符号实现转化,而人类在行动的本质上,“具有一种不同空间、关系上的‘形构和逻辑’的摹仿和重复能量,我们也称之为结构性能量,即社会VS剧场的结构性维度。”仪式和节日的展演通过一种现场性的表述,是一种非扮演性的表演,表演者并不化身特定的、个性化的角色,是特纳所言的“社会戏剧”。特纳认为社会和戏剧之间有某种潜在的、隐秘的联系,由“社会戏剧”这种积极的结构性概念,通过仪式隐喻实现。特纳“社会戏剧”立论重要基础是社会的运行性,因此“舞台”上自古出现的行动,本质上即社会。仪式和节日的表演者并不处于戏剧性的规定情境中,而是置身于与亲人、祖先、社区沟通的环境中;表演者也不需要体验个性化角色的心理,而是作为生活中的自己顺其自然地参与式表演。这种非表演性的仪式和节日的展演,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将复杂的有关生死的文化意义较完整地呈现。以下通过仪式和节日由相应的时序,具体而多样的内容,以及不同的角色、舞台与布景,来阐明通过展演“死亡教育”达成的方式,丧葬仪式、祭祀仪式、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虽然着重点不同,但在此构成了一个整体。

  (一)展演的时序

  丧葬仪式是“人生礼仪”的最后环节,顺应人类的生理逻辑。然而却远非终结,“慎终”的是此生的生命,而开启的是漫长时间里的“追远”。因此,丧葬仪式是要通过哀思的合适表述,实现人生的过渡,由普通生命通往永恒的中转。每个人的丧礼都只有一场,然而死亡是从出生开始的注定。这也是现象学所关注的,存在的形式从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生死”展开的。

  死亡如果得到正常的转化,亡者将跻身于祖先的行列,获得祭祀的资格。根据不同文化不同的规则,每年各种各样的节日都有可能设置祭祀的内容,也会因为祠堂修缮,民间协议等原因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不同的情况祭祀的对象有所不同,有的时候是宗族、家族的具体的祖先,借助家谱、碑刻等能梳理非常具体的脉络,并且“祖先”的容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有联宗祭祀的,也有分祠堂祭祀的。还有很多祭祀的对象是更远的祖先,比如民族的始祖、大聚落的祖先等,可以联合更多的人,实现更广泛的族群认同。但祭祀的过程中,参与者被不断告知,被祭祀者曾为家族、宗族、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或大或小的贡献,“死”了以后他们成为了祖先,受到后人供奉,香火袅袅不仅意味着生者的兴旺,也表述着亡者的荣德。仪式展演着由生而死之后的去往,并将最广泛的世代关联在同一个主题之中。

  岁时节日的时间则是以一年的周期性循环为依据的,其中有几个节日被称为“鬼节”,因为其主题是祭祀亡灵。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均匀分布于一年之中,而同是祀鬼,对象和主题又有所不同。节日具体时间的确定都有着复杂的过程,但一般而言,清明节的确定与清明节气有关,又与寒食节相融合,恰逢此时农业生产尚未全面展开,气候渐暖而又细雨纷纷,正是凭吊缅怀、祈祷的好时机;而中元节正值入秋之时,农作物渐渐成熟,是人们酬谢祖先和神灵之时,另外民间又认为中元节这天是地府放出鬼魂的日子,因此民间要举行祭祀所有鬼魂的活动;而寒衣节之时天气渐渐寒冷,人们以己度人,认为祖先也会需要暖和的冬衣御寒。通过这些节日的展演,民众更具体地理解“死亡”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世代生成的时间之中把握自己与社会的关联。通过年复一年的“过节”,“死亡教育”得以达成。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很多的机会参与丧葬仪式、祭祀仪式,过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每一次仪式与节日的展演与实践都是通过立体的、全方位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死亡,以及生命的意义何在。

  (二)展演的内容设置

  仪式和节日的仪式过程和内容都是经过长期的传承发展而来的,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丧葬仪式从初终、小殓、大殓、出殡、下葬,有一个非常精致的仪式安排,虽然历经世代变化,各地风俗相异,但基本的仪式环节一样。确认死亡、面对死亡、处理死亡、告别死亡、转化死亡,丧礼有一个非常符合生命逻辑、情感表达、社会结构的内容设置。

  丧礼上对亡者的祭祀不能称为“祭”而只能称“奠”,因为未下葬,未经历一段充足的哀悼时间,亡者还未能称为祖先,不能接受祭礼。二次葬习俗的地区认为一次葬在肉坟中的亡者还处在过渡之中,不能和祖先一起接受祭祀,只有二次葬后方能与祖先归于一类。

  与丧礼一样,祭祀仪式也有明确的仪式过程,从准备祭品、祭器,到祭祀,再到分享祭品,都有明确的步骤。祭祀的对象、祭祀的场所、祭品的种类、祭祀的表演等,也都有明确的内容。例如,广西三月三骆越始祖的祭祀仪式。广西三月三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祭祀仪式,2016年宁明县举行的骆越始祖祭祀大典,祭祀环节分为同根共土、骆越圣火、净手上香、颂祖昭恩、行祭拜礼、乐舞告祭、源远流长、自由祭拜八个部分。而如其“祭文”所言“……骆越后裔,云集四方,……骆越根祖蕰福……唯吾骆裔,祖业同襄。欣逢盛世,国泰民康。……昭告圣祖,佑我家邦。祭礼大成,伏惟尚飨”,充分地体现祭祀所传达世代的关联,感恩与祈祷。

  唐宋以后,清明节正式成为岁时节日,清明扫墓对祖先表“思时之敬”是清明主要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时至今日,清明节俗也没有大的变化,核心内容仍是祭祀,在家祭祀,也要在墓前祭祀,供奉酒食果品,焚香烧纸,在墓边栽种松柏,表达对故去家人的怀念敬意。清明祭祀不仅仅限于家中亡故的长辈,更会延伸到整个族群的祭祀,比如,清明各地依据不同的文脉会祭祀始祖伏羲、女祖女娲、炎帝、黄帝、妈祖等。

  中元节同为祭祀祖先的节日,但是此时人们祭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祖先,也会惠及孤魂野鬼,即有非常浓厚的“赈孤”色彩。佛教、道教、民间文化互相融合共同构建了中元节的内容。中元节人们要为祖先烧包,即将纸钱装入写有亡者地址的纸包中焚烧,认为如此祖先们能收到。人们在水边、墙角、路边烧纸、供奉,而且各地民间都非常注意区分烧给自家祖先的纸钱和赈孤的纸钱。湖南长沙会用大米画圈,将烧给祖先的纸钱圈起来,再在周围烧一些赈孤;而广西桂林则是用石灰画圈。另外,由于夜晚来临,百鬼将至,为了引领自己的祖先回家团聚,或者照亮孤魂野鬼投胎的路,不少地方有此夜点河灯的习俗,河灯随着水波流淌而移动,实现生死阴阳的沟通。

  进入农历十月,天气渐渐寒冷,人们会在此时为亲人送上御寒的衣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在这一天为亡故的家人烧去纸做的衣服,象征家人送去的温暖。有的地方用红、黄、蓝、紫、黑五色纸剪成衣服样,上坟烧化;有的地方则直接烧各色纸,象征衣服;有的也不去坟上,只在街角焚烧,认为故去先人能够在道路转接的地方收到“温暖”。

  (三)展演角色、舞台与布景

  仪式和节日作为一种“文本”需要并置于“具体的语境”中,且配合具体化的角色、舞台、布景才能得以实现和被理解,甚至在对仪式和节日没有整体认识的时候,民众更多地是通过这些了解仪式和节日的内涵的。仪式和节日“死亡教育”的展演又是借助哪些具体的语境呢?

  丧祭仪式和与祭祀有关的节日均是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展演角色从家人、族人、族群向外辐射。

  展演空间也是大小结合,层次分明。传统丧葬仪式主要在家中举行,整个社区也有参与,于是堂屋、祠堂等成为重要展演空间。祭祀一般是在家族的共同空间中,比如汉族的祠堂、侗族的鼓楼,而现在很多地方的民族祖先祭祀仪式会有更大的展演空间,比如共祖陵墓、公共广场等。清明节在家中摆供,郊外上坟。中元节、寒衣节在室外的街角、水边祭祀、烧纸,也有的地方要上坟。

  仪式、节日共同的布景、道具主要包括香烛、纸钱、供品、祭文等。角色、舞蹈、道具,在仪式和节日中共同为我们展演,生死空间的“彼”“此”,表述亡者的离开,祖先的生成、达成生死沟通与供奉,实现“死亡教育”。民众在这种沟通中,期望一种与更辽阔时空的关联,在世代生成的时间观念中,确认自己的可能与局限,并通过代际传承的实现寻求自己与祖先的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下一条: ·[罗兵 苗怀明]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
   相关链接
·[彭树欣]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礼·[周福岩]民俗与生活世界的意义构造
·[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 ·[胥志强]论现象学的神话观
·[胥志强]现象学神话理论概览·[户晓辉]民俗学:从批判的视角到现象学的目光
·[郑庆杰]风水与生活世界的意义构成·谢立中 主编:《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
·[陈家琪]超越日常度日的时间经验何以可能?·[柯小刚]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与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礼空间
·[吕微]顾颉刚: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纲德]生活世界现象学
·[张勃]将生死并置 清明节的结构与意义·[陈强]“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现象
·[克劳斯·黑尔德]世代生成时间经验·[王敏]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现象学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