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点梳理现象学相关研究中看待“死亡”的理论,探讨面对“死亡”的价值与意义,以深度挖掘传统丧祭仪式和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中的死亡教育资源;对仪式和节日的时序安排、内容设置、角色、布景等展开阐释,梳理其实现死亡教育的方式与内容;并从集体记忆与认同、生命教育、爱与敬的情感教育三个方面讨论这种死亡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基于对传统“死亡教育”的现代困境的分析,挖掘其现代价值。
主题词:死亡教育;世代生成;现象学
一、导言
生命的有限是人类最根本的一个困境和价值所在,在漫长的时间中人们一直在寻求解释生命的方式。如何看待死亡,是我们理解生命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也决定着人们如何看待、安放生命,如何建构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风险社会的到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死亡教育成为欧美、日本现代教育学关注的对象。死亡教育并不仅仅是濒临死亡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的知识和情感的教育,可以是学校的正式教育,也包括生活中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对生死的理解。中国现代化转型时代到来,现代性诸多现象,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生育意愿的减弱,推动我们关注生命的起承转合。中国传统文化长久以来被人们认为是禁忌谈论死亡的。然而,其实有些传统仪式和节日却是非常关注死亡的,人们从参加仪式和过节中得以感受、理解死亡,潜移默化中参悟生命的意义。教化功能被认为是民俗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其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对其起着教育和模塑的作用。“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因此,当代中国的“死亡教育”不应绕开民众长期以来日常生活中的死亡教育。传统丧祭仪式、祭祖的节日都积累了丰富的“死亡教育”资源,现代社会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现代生活的元素实现死亡教育。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些传统仪式与节日对于“死亡教育”的价值,在此借用现象学,特别是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作为理论支撑。
生死是一个与时间和存在有着密切关系的话题。海德格尔认为,“缘在”(Dasein)是一种既有生有死,又对自身死亡界限有着清晰认知的存在形式。认为死亡是“缘在”的最深层次的可能性,使得“真实的生命”成为一种选择。对这种有限的认知使得人类能认识到他们“作为面向死亡的存在(beings-unto-death)的时间本质”。蒂利克认为,“具备这种认知便能够认识到非本质存在乃是人自身存在之一部分。”“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主体性死亡’则是一种‘绝对的不确定’,即对某物我们完全无法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而人类所面临的存在性问题便是如何接近主体性死亡。……如果我们无法理解‘主体性死亡’,那么死亡就仅仅是从本质存在向非本质存在的过渡。”
黑尔德指出,现象学的早期代表胡塞尔、海德格尔都曾着力研究人们是如何原始地经验时间。黑尔德沿此理路试图提出一种可以由其而注意到“时间”存在的,并促成“时间”概念构成的原始的时间经验。人生经受的日复一日的变化,在黑尔德看来就是关于时间的原始经验,因而注意到日常性是生活的形式,于是便得知有时间的存在。然而,黑尔德又指出,日常生活是个体面对生命保存的必然方式,而这种必然性又必须保存于“种类”(genera)之中。于是,代际间必须周期性地更新,实现“世代再生”(re-generieren)。因此,生存的生命状态经验的两种形式即“日常性”与“世代生成性”(Generativität)。通过这两种形式,生命力不断消耗又不断周期性再生,以实现对生命的保存。黑尔德还提出了“度日”的时间经验来与之对照。“度日的时间经验使人首先注意到时间,但同时,这种经验也使人受日子所束缚,从而无法看到包括个人生命的整体,也包括众多个人生命的相继序列的整体的时间。只有当人把他的生存和他人的生存置于当时那个世代之中时,人生的整体性才能被注意到从而被叙述。”
黑尔德认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死亡意味着一种随时存在着的可能性,虽然也谈到从生到死的生命整体,但未探究这种整体性的具体展开方式。黑尔德认为正是世代生成的生命通过过渡性的“死亡”将代际关联。不仅认识到死亡的自然必然性,而且对世代生成性的死亡予以肯定,一种发自整个心情的肯定;不仅是思想性的,而是情绪和感情的驱动,包含着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死亡以及我们自己的死亡的统一,是本真状态的具体形态,是对日常状态的超越。
虽然有学者指出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似乎忽视了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本身受制于不同文化和不同世代中对时间之世代性的叙述。”但也有学者认为黑尔德的论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代生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时”成为无所谓过去与现在的区分的,前后相续的有机整体。成为中国式的“时机”,由此生命能实现“死而不亡”“死而不朽”的生死衔接,从而超越永恒,“正是基于这种对生命及其过程的独特体验,才使中国古人有所谓‘以似以续’、所谓‘慎终追远’之说,不是把个体的苟活持存而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以及种族的绵延视为生命的首要宗旨。”
传统丧礼仪式面对死亡,解决死亡带来的危机,然后将死亡转化;祭祀仪式则是在更漫长的时段里,确认一个生命曾经的存在,并将之转化为永恒;而在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样的以沟通生死、祭祀祖先为主题的岁时节日中,生命的曾经存在和“以似以续”的怀念也在不断被叙述。通过这样的仪式与节日,民众一次次、一年年不断地、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什么是死亡,生命的意义与形态。由此,在“度日”之外产生一种“世代生成”式的对生命的理解。以下首先通过这类仪式和节日中的具体内容,呈现“死亡教育”实现的方式;然后,阐释其中蕴含的内涵;最后,讨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各民族各地区相关的仪式和节日形态很多,限于篇幅仅以丧祭仪式和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为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