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萧放]慎终追远,珍重生命
——清明节的当代意义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4-04 | 点击数:2044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社会的重大春祭节日。清明真正体现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重生命。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清明墓祭节俗的形成
 
  清明虽然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向来十分重视,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礿(后为春祠)之礼,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渐浓,汉代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
  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需火点香,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鞠将维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慎终追远,关联生死
 
  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文化精神。我们利用清明时节,追思祖先业绩,提倡家庭、社会对历史的尊重,保持对先人的敬畏之心与感恩之心。疫情仍在的今天,清明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够给人一个理性、冷静思考人生的机会。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是对祖先亡灵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別浓厚,在清明节祭拜祖先是对亡故先人的特殊的缅怀方式。清明祭祀重在祭扫过程的严肃与真诚,仪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异,关键是“诚敬”二字放在心中,切忌潦草应付。祖先祭祀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们尤其要提倡感恩的情怀。感恩是社会基本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和烈士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缅怀之情,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朴素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社会层面的感恩文化的培养。在追思中学习感恩,推己及人,对別人、对社会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
  清明祭扫是我们的文化表达,是感思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传统社会的一些祭祀方式,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调整与更新。传统的乡土祭祀是在独立的家族墓地,祭祀是私人性的表达,祭品在祭祀之后由家人分享。在城市公墓地区,清明祭扫的空间较之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明祭扫不纯粹是私人活动,而是成为公共活动的组成部分。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给我们预备了祭奠逝去亲人的时间与机会,这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它让人们在春天停下脚步,与自己的先辈、逝去的亲人有一个对话的机会。虽然对话的方式最好是在祖先的墓地,扫扫墓园,烧烧纸钱,跪叩几次,但疫情犹在,我们应该倡导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做好防护,尽量减少祭扫过程中的污染浪费和疫情、火情风险。关键是要养护我们心中所具有的亲密情感。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清明常在,民族不老。
 
文章来源:萧放《岁时记与岁时观念》
 

【本文责编:梁春婵】

上一条: ·萧放: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下一条: 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