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
——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个案
  作者:徐磊 荣树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3-22 | 点击数:9908
 

三、民俗传统的“凭借”依据与本真性

  作为祭祀凭证的灶王年画,在现代性社会变迁中经历了技术、艺术、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变化。随着现代性日益成为一个论题,社会的复杂性也在增加,社会秩序需重新建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与表达,这种表达是通过“物”这种介质来传达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社会演化的过程中,民间手工艺品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都在发生偏离,附着于其上的文化观念、价值判断等也都走向嬗变或衍生,由是,其生产制作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由手工转向机器复制技术),但“变”是相对的,在现代化语境中的灶王年画并非面目全非,它作为民俗中的“凭借之物”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

  这种“变”与“不变”是有依可循的。灶王图像作为年俗仪式中对灶神信仰的膜拜之物,显示了它根植于传统的独一无二性。事实上,传统的年画艺人无论在对原有样张的复制与已有题材的拓展方面,还是在构思新的艺术形象、创制新年画的时候,都与时代社会中某种特定的民俗心态有关。这也是衡量一幅灶王年画“变”与“不变”的准绳。当灶王年画从民俗艺术图像进入非遗语境,它就开始脱离原有的民俗空间被欣赏、被消费直至被重新进行意义构建,这时变迁中的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就被予以放大审视。尽管其本真性无法加以明确,原生态幻象也被学者们加以扬弃,但我们必须以动态的、变迁的文化视野来考察其本真性。如果说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构成了灶王年画的本真性系统,那么本真性本身是动态的,而且灶王年画作为民俗中的“凭借之物”的性质就是维护这种动态平衡的“定海神针”。

  民间礼仪图像是文化的产物,对其使用者来说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是世代传承的累积,它赋予人们对自我的认同,即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的东西。灶王图像作为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身不具备任何清晰的意义,只有在不同语境中不断被阐释,才能产生有效的社会功能。目前,全国很多农村还延续着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的祭灶习俗,仍是“一送一迎”。在“送”“迎”的仪式操作中,灶王年画被看成祭灶仪式的凭依之物。这个“仪式”需要三个要素:所说的话、所用的东西、所做的举动。在祭灶时,“所说的话”——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通过“所说的话”表达内心的期望。“所用的东西”就是祭拜仪式中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物品”,比如端坐的灶王图像和供奉给灶王的面条、水果、糖瓜等。“所做的举动”是指在仪式中人神共享的交流时刻,人作出合乎礼仪的“禁忌”,比如,祭祀在什么方位举行,有谁来祭拜,以及祭拜时的身体规范。

  祭灶仪式使人们有机会进行神话表演,让自己进入一种神圣的语境,暂时脱离凡人的身份——在跟家神对话中体会社会身份的脱离。祭灶仪式不是社会中某物的反映,而是再现了有着自身独立动力机制的传统——人神之交。仪式中的“物”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交往逻辑,反映了人类对于自己在宇宙以及社会中的自我定位,这也是民间习俗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历史悠久的祭灶习俗,是以地区为单位的社会性行为,在文化习俗的传承过程中逐渐稳定固化,使其富有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与非遗保护的初衷相一致。非遗语境中的民俗传统,在于敬神行为的背后,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体现中国人的神圣观念,暗指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更不会“从一而终”。最初为神灵而做的手工制作品,在当下的非遗语境中被当成艺术品收集到博物馆中来展示,或被收藏爱好者占为己有。机器生产的民间手工艺品,虽然作为传统手艺的物体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作为民俗中的“凭借之物”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即便是机械生产的工艺品也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本真性,至少它祭拜的“初衷”还保存在里面,这也是一幅灶王年画的属性与样态在现代性社会中“技术变迁”与“信仰功能”交互作用下的结果。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一方面,与民间手工艺原本和洽的乡土不再是原来的乡土,另一方面,新的传承主体……对民间手工艺的审美追求恰好包括了乡土性。可以说,从乡土化到再乡土化的过程中,传统手工艺获得了新的社会生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孟令法]“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自“狗肉”“猴戏”与“点翠技艺”的法律思考
下一条: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
·[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