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
  作者:高荷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22 | 点击数:9363
 

三 被质疑的满族说部

  在已出版的三批满族说部中,第一批文本颇受好评,吉林省满族说部集成委员会最为重视该批文本。出版前,集成编委会请专家评审相关说部。2005年7月召开“满族传统说部阶段性成果鉴定暨研讨会”,专家们对先期成果《萨大人传》《飞啸三巧传奇》《比剑联姻》《扈伦传奇》《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东海窝集传》《金世宗走国》等作品逐篇进行了审查和讨论。

  第二批、第三批某些文本则受到了多方质疑,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某些文本是否属于满族说部?文本经过整理后,整理者是否严格遵照了搜集整理的原则?文本内容必须为满族的故事吗?讲述者或传承人必须为满族吗?

  首先,我们须厘清满族说部的标准,其文本需具备何种要素。富育光对此着力较多。1999年,他提出长篇说部艺术的特点有三,即“具有独立情节、自成完整结构体系、内容浑宏”,2005年,他又进一步阐述其特点:

  1.说部是对本部族一定时期所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评说,具有极严格的历史史实约束性,不允许掩饰,均有详实的阐述。

  2.说部由一个主要故事主线为轴,辅以数个或数十个枝节故事为纬线,环环紧扣成错综交揉的洋洋巨篇。每一部说部,可以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满族说部艺术,其内容包罗古代氏族部落聚散、征战、兴亡发轫、英雄颂歌、蛮荒古祭、祖先人物史传等等。

  总之,满族说部应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故事主线;宏大叙事特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等。我们可据此来分析被质疑的说部:

  《爱新觉罗的故事》类属于“包衣乌勒本”,讲述了87则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故事,从努尔哈赤开始,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故事之间有主线有轴心。《八旗子弟传闻录》搜罗了散落在各地的民间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围绕一个人或围绕一个地域,虽有“独立情节”,但并未“自成完整结构体系”,从文本内在的逻辑来看,《八旗子弟传闻录》不应被纳入满族说部文本。《伊通州传奇》与《八旗子弟传闻录》一样,虽讲述流传在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故事,但没有“自成完整结构体系”,按此逻辑,该文本也应被排除于满族说部之外。《满族神话》由荆文礼根据傅英仁残本、口述记录重新整理,文本多数在《满族萨满神话》中刊布,比较起来差别不太大。该说部讲述了归属于不同氏族的神话,并非满族某一氏族或某一地域的,笔者认为不应属于满族说部。而《女真萨满神话》和《女真神话故事》略有不同,文本从萨满神下界开始,围绕萨满神接受天神阿布卡恩都力的嘱托,帮助教授北方各地居住的男女得以阴阳和谐、繁衍后代并定居生活。67则女真神话以九仙女、萨满神为核心人物,讲述早期人类的生活状态。因此《女真神话故事》应可归入满族说部。《恰喀拉人的故事》被纳入到“包衣乌勒本”中,为20世纪80年代孟慧英搜集穆晔骏讲述的故事,共19则,以某一个特定的家族秘传为主,应属于满族说部。

  其次,满族说部的整理者应该遵照科学的整理原则,尽可能保留讲述者的个人风格。

  满族说部集成编委会一直坚持整理者要尊重讲述者的版权,且要保留讲述者的讲述风格。若整理者修改之处特别多的话,讲述风格会由讲述者的变成了整理者的。在已出版的文本中,富育光讲述整理的说部占了一半左右,整理者有荆文礼、于敏、王慧新、曹保明、王卓等,整理出版的文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富育光的个人风格。

  再次,我们认为满族说部文本讲述者不一定必须为满族人,满族说部内容不一定必须为满族人内部的故事。

  戴宏森认为《比剑联姻》《红罗女三打契丹》是说唱唐时粟末靺鞨人建“渤海国”的女英雄红罗女故事,当属中古英雄史诗。辽灭渤海后,大部分粟末靺鞨人被迁到辽阳以南,后逐渐南移,与汉人融合。因此,这两部书不可能为“乌勒本”。《双钩记》说唱河北草莽英雄窦尔登(窦尔敦,《阅微草堂笔记》作窦尔东,原型实有其人)被清廷流放黑龙江与当地满族交往的传奇故事,也不可能是“乌勒本”的。

  满族说部主要讲述满族民众及其先人的历史文化,靺鞨英雄故事应归入其中,而讲述汉族故事的《瑞白传》却不能算满族说部。那么,满族说部集成委员会从何种意义上认同《瑞白传》的呢?其他民族的讲述者,讲述满族的民间叙事传统,是否算是满族说部传承人?

  富育光先后收徒多位,2017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四嘉子举行拜师仪式的有四位,其中三位都是满族,一位汉族传承人安紫波。安紫波曾拜单田芳为师学评书,目前在跟富育光学习讲唱《乌布西奔妈妈》,并整理《群芳谱》。他得到了富育光的认司,但有学者因其汉族的身分质疑他是否可以传承满族说部。

  笔者认为在讲述传播过程中,满族说部有其他民族的参与、聆听及传播,而其他民族的叙事传统也以满族说部的形式在满族民众中传承,这也是民族间文化的融合。满族人讲述的汉族故事可被称为满族说部,汉族人讲述满族说部也是可以接受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梁珊珊 陈勤建]传统智趣与当代表述:基于绍兴师爷故事活化实践的考察
下一条: ·[于玉蓉]《史记》感生神话的生成谱系与意蕴变迁
   相关链接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
·[刘先福]“保护”的概念史:从民俗过程到非遗过程·[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李楠 郭鹏宇 赵颖航]文化遗产聚落概念的提出及建设理念·[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