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李传军 罗含]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作者:李传军 罗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29 | 点击数:9388
 

二、歌谣运动的三个学科导向

  《歌谣》周刊发刊词,集中阐发了歌谣运动的宗旨:

  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我们希望投稿者不必自己先加甄别,尽量的录寄,因为在学术上是无所谓卑猥或粗鄙的。从这学术的资料之中。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意大利的卫太尔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所以这种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當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这是第二个目的。汇编与选录即是这两方面豫定的结果的名目。

  《歌谣》周刊的第一个学科导向是文学的,特别是对新诗学的实践和探索。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胡适还第一个肯定了歌谣的文学价值:“庙堂的文学固然可以研究,但朝野的文学也应该研究。在历史的眼光里,今日民间小儿女唱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民间流传的小说,和高文典册有同等的位置。”《歌谣》周刊的使命是响应新文化运动改良文学的思潮,为中国创造清新、自然、通俗的新诗和为平民文学提供借鉴的资料。“说到歌谣本身,他是最朴质不过的”,“歌谣是民俗学中的主要分子,就是平民文学的极好的材料”。“当时征集歌谣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编印《中国近世歌谣汇编》和《中国近世歌谣选粹》两本书”,其初心是为新文学搜集活泼的材料,为新诗寻找一项新的文学源泉。

  在征集歌谣这一点上,《歌谣》周刊的确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北京大学自1918年2月到1922年12月四年多共征集到22省的歌谣二三千首,《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其中的148首。相比之下,《歌谣周刊》创刊后仅两年半便征得歌谣13339首,发表歌谣2226首。人们认为,歌谣是民众情感的产物,又是民众的吟咏品,所以歌谣就是诗。人们研究歌谣,见歌谣音节、颜色、神情配合的美,和别的好诗一样,以研究诗的态度,研究歌谣。胡适在1936年《歌谣》周刊《复刊词》中说“我以为歌谣的收集与保存,最大的目的是要替中国文学扩大范围,增添范本。我当然不看轻歌谣在民俗学和方言研究上的重要,但我总觉得这个文学的用途是最大的、最根本的”。这可以说是给歌谣运动文学性导向的一种说明。

  第二是民俗学的导向。歌谣运动通过一系列歌谣采集、民俗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实践,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产生。

  《歌谣》周刊“编辑最出力的”常惠先生,是一位具有民俗学自觉意识的学者。他讲:“由此看来,要研究歌谣,不只要好的文学……要研究民族心理学,万不可不注意一切的民俗的书籍。所以我爱读坊间的唱本儿、弹词、小说,较比那大文学家的著作爱读的多……我们就从此努力研究‘民俗学’(Folk-lore)罢!”在他的努力下,《歌谣》周刊在两年半内,刊发了不少民俗学性质的论文。比如,《歌谣中的家庭问题》《歌谣与妇女》《歌谣中的姑娘》《歌谣中的舅母和继母》《医事用的歌谣》《言语的禁忌》《广州的禁忌语》《性欲“母题”在原始诗歌中的位置》《母歌实验谈》《关于鸦片烟的民间作品》《歌谣与名物》《歌谣和民意》《表达民意的歌谣》《看见她(专号)》《东岳庙(专号)》《北京的“腊八粥”(专号)》等等,都是通过歌谣探讨中国近代的家庭关系、女性的社会地位、婚姻关系、民众心理、民间信仰和习俗等,涉及到民俗学多个方面的研究。

  歌谣《看见她》,最早见于韦大列的《北京的儿歌》,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通过前期的搜集,搜集到了45种不同的异文。董作宾根据这45首《看见她》,于《歌谣周刊》第62、63、64期连载了他对“看见她”母题研究的长文——《一首歌谣的整理研究的尝试》。在文中,“董作宾把所有《看见她》的流传地区标在地图上,发现这首儿歌的传播是紧跟着水陆交通的孔道而行的,尤其是水便于陆。北方主要是沿着黄河流域走,也就是北方官话的领土;南方主要是沿着长江流域走,也就是南方官话的领土。《看见她》必须押‘a’韵,因此大凡不讲官话的地区,这首儿歌就无法流传,比如广东、福建、云南、广西等地的‘她’字不押‘a’韵,就没有这首儿歌”。此文娴熟地运用历史地理学、音韵学和歌谣的母题比较研究方法,揭示了这首歌谣的产生、传播和演变的基本途径,并分析了蕴含其中的民众心理、服饰特征、饮食习俗和民谣的审美意趣,文笔幽默流畅,堪称一篇歌谣研究的范式性论文。

  第三是历史学的导向。主要是通过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研究,奠定了古史辨派“层累地造成古史的传说”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7年,顾颉刚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这是他研究孟姜女故事一个总结。书中通过史料考察故事横向的地理分布、交流程度和演变内容,并揭示出孟姜女故事传播地域的扩展顺序。顾氏总结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传说演变的历史原因:“我们可以知道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藉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我们又可以知道,它变成的各种不同的面目,有的是单纯地随着说者的意念的,有的是随着说者的解释的要求的。我们更就这件故事的意义上回看过去,又可以明了它的各种背景和替它立出主张的各种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顾颉刚系统提炼出古史辨派的核心思想,即“层累地造成古史的传说”,这可以说是《歌谣》运动对中国史学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张静]西方传说学发展轨辙
下一条: ·[林继富]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相关链接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
·[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
·[李静]学术、文艺与政治的分殊·[王娟]《歌谣》周刊与现代学术研究的发生与建设
·[陶阳]《歌谣》周刊的“规矩”要继承·[陈连山]对《歌谣》周刊两个目的的再评价
·《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专辑·[林少阳]重审白话文运动──从章太炎至歌谣征集
·[刘锡诚]郑振铎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意义·[徐新建]采歌集谣与寻求新知
·[刘锡诚]北大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施爱东]《歌谣》周刊发刊词作者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