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渊源]1958—1983中国乡村社会婚姻礼俗变迁探微
  作者:李渊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07 | 点击数:10193
 

  3.婚龄推迟之趋向

  当地对初婚年龄的旧有观念是“早娶媳妇早得子”“早娶媳妇早得力”,通常“沿十四五岁结婚的旧例,十一二岁便娶亲的少年也不鲜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实施的《婚姻法》将男女婚龄分别推迟到20岁和18岁。同时,国家意识形态对民众进行破除早婚习俗的相关宣传教育。截至1958年,“早婚习俗稍有收敛”。尔后,大力提倡晚婚行为,民众也随之将晚婚与“思想积极进步”“政治觉悟高”等相关联,同时也逐渐意识到早婚的诸多弊端,如影响身心健康、经济负担过重、自身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等。据《遂平县志》载,至1979年底,“3267对新婚夫妇中,符合晚婚年龄的有2878对,晚婚率达88.1%”。可见,当地初婚年龄呈现出后推之趋势。此外,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又将男女婚龄分别推至22岁和20岁,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催化了民众的晚婚趋向。

  (二)婚姻形式的变化

  1.间接相亲向直接相亲的转变

  相亲在嵖岈山地区的婚姻礼俗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一女百家问,一男十家相”。传统习俗是男女双方在婚前一般人不会直接相见,通常经由媒人安排利用庙会、集市等机会观探对方。

  1958年之后,随着民众婚姻自由度、开放性的逐渐提升,相亲方式也趋于直接:青年男女既可当面交谈,又可单独相处。自1958至1978年,相亲方式具体表现为:一是双方首先于媒人家或者女方家附近相见,如若中意,随后再前往男方家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状况;二是通过媒人安排,女方在其大爷、大叔、大舅、大娘、大婶、大嫂等亲属陪同下前往男方家中,双方可单独交流。1978年以后,男方也可在其大爷、大叔、大哥等亲属陪同下到女方家了解其家庭状况,而且双方拥有更多交流及独处机会。

  由此可知,该时期内青年男女逐渐较为直接地参与到相亲过程中,具有更多认识、了解彼此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的权力,并且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子女意愿;与此同时,在相亲程序中增添了除男女双方父母以外的其他亲属角色,如大爷、大叔、大舅、大哥、大娘、大婶、大嫂等,父母对子女婚姻原有的唯一决定权便在一定程度上被动摇和削弱,男女双方则由此获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一定空间。

  2.婚礼程序的时代化与革命化

  (1)婚姻登记的时代化与革命化

  1958年以后,当地民众的婚姻登记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结婚登记前,青年男女必须先到男方所在大队开具婚姻登记介绍信。登记当日,男女双方须按照特定模式装扮——男方肩扛铁锹,女方手擓箩头⑤,一起步行到公社指定的民政部门进行登记仪式。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审核介绍信后,询问双方登记结婚是否自愿,若无意外,双方各自摁手印,待登记员盖章完毕表示通过政治许可后,双方便可领取结婚证,登记程序结束。

  自1966至1976年,婚姻登记仪式更具革命化色彩。除铁锹、箩头这些象征劳动至上、集体主义的必备物品以外,男女双方在登记前还须各自携带象征领袖意志的毛主席语录。登记仪式进行过程中,二者须合唱革命歌曲,比如《社会主义好》《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其次,齐声背诵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以及“老三篇”等内容;最后,齐呼祈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集体化时期,大量极具时代特色的事物逐渐融进当地民众的婚姻登记程序,诸如铁锹、箩头、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革命歌曲,以及“老三篇”①等,足见国家意识形态对民间婚姻礼俗的渗透,并且反映出当时大兴农业生产、一切革命化,以及政治领袖崇拜的社会现实风貌。

  (2)婚礼仪式的时代化与革命化

  嵖岈山地区的传统婚礼仪式比较完备隆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国家意志的倡导与宣传,民间婚礼仪式趋于简约。1958年之后,传统婚礼仪式中的繁文缛节更被大幅简化和省略。其中,以1958至1961年和1966至1976年)这两段特殊时期的变动状况最为突出。在第一个历史时期(1958-1961年),依据社员身份的差异,婚礼仪式大概可分为两种情况:就普通社员而言,男女双方在完成登记仪式后,当天中午可在生产队的公共食堂就餐,并可向所在大队请一天婚假,省却了拜天地、入洞房、待客、放鞭炮等环节;父母为公社干部的男社员则拥有更多特权,在登记完毕后可邀请公社腰鼓队,于午饭前在其所就餐的食堂门口进行助兴表演。此外,干部食堂成为其专属,就餐场所与普通社员也不相同。从1966到1976年,除就餐地点转换为男方家以外,增加了夫妻双方向主屋内的毛主席画像一起鞠躬敬拜的仪式,其他程序均与上述内容类似。此外,1970年代末发生了特殊变动——相关陪同亲属的恢复参与,以及自行车这一特殊迎娶工具的初次加入:男方从儿女双全的近族亲属中,挑选其大爷、大娘、大叔、大婶、或大哥、大嫂(一般四人,双数个)承担迎娶新娘的任务——于迎娶当日骑自行车迎接新娘。同时,男方骑自行车和一位同辈兄弟在登记处静候女方到来。待登记程序结束后,所有人一起回到男方家中,简单食用午饭,结婚仪式即告完毕。1978年以后,传统婚姻礼俗中的部分内容有所恢复,如男女双方陪送结婚礼品、待客、放鞭炮、“回门”等习俗。

  综上所述,自1958到1976年,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力干预与软性渗透下,当地婚姻礼俗极度简化,一切与神灵等民间信仰相关的环节均被省略,取而代之的是向政治领袖敬拜的特殊仪式。1978年之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逐步好转,为民众的情感需要与精神诉求重新提供了生存空间,传统婚姻礼俗中的部分环节开始复苏,同时,还出现了新型迎娶工具——自行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刘文江]神奇记忆:一个重要的欧洲传说学概念
下一条: ·[向柏松]龙的多维层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相关链接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熊威] 从“认奘不认坟”到“认奘又认坟”:德昂族丧葬文化变迁研究·[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李娜]美丽乡村视野下临汾魏村文化变迁的思考·[柯雨昕]旅游背景下村庄文化变迁
·[范译馨]非遗语境下节日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变迁·[吴照辉]高排苗族婚俗调查与探讨
·[杜韵红]乡土文化变迁中生态博物馆在地化调适与变革·[赵旭东 王莎莎]食在方便——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的面食文化变迁
·[木克代斯·哈斯木]塔吉克族特殊婚姻礼俗与禁忌文化·[李渊源]人民公社时期春节习俗变迁研究(1958—1983)
·[黄清喜]“毛衣女”故事源头叙事研究·[杜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东巴文化的当代生态变迁
·游牧·定居和围栏·[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
·[姚慧]霍尔其格嘎查蒙古族婚礼仪式和婚礼歌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陈建宪:祭祖形式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走亲访友先问Wi-Fi密码 学者:折射年俗变化·[陈学军 张鹤]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赫哲族伊玛堪传承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