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野调查点概述
(一)田野调查地点概括
本研究选取中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嵖岈山人民公社的所在地——现在的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镇为田野调查地点。遂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属中原文化圈,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梁祝传说、董永与七仙女传说,以及嫘祖与皇帝神话等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的民间文学体裁在当地广为流传。
嵖岈山人民公社于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2008年11月撤乡建镇。该镇位于遂平县西部25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地区,东与玉山镇接壤、西与平顶山舞钢市交界、南与花庄乡毗邻,北与槐树乡相连。全镇总人口3.59万,总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106个村民组。2000年9月当地建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参见图1、图2、图3)。2007年4月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该镇又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网络信息平台,通过打造“公社记忆·美丽杨店”“韩楼知青村”,举办“公社文化节”,展现当地集体化时期的独特面貌。同时,这些又促进了其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逐步提高,以及吸引更多学者对其进行多领域多角度的审视与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调查点为:位于嵖岈山镇南部的杨店村、北部的土山村、东部的韩楼村,以及西部的红石崖村4个行政村。杨店村是人民公社最初成立时的机关所在地,曾作为“中心乡”率先给社员发工资;土山村曾是嵖岈山人民公社的机关所在地,而且曾作为试点以取消货币的流通;韩楼村曾首个实现“放卫星”、首个开办“大食堂”;红石崖村则是集体化时期大炼钢铁之地,曾组建过一个军事化“小社会”。
图1 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门前的碑文正面
图2 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门前的碑文背面
图3 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大门口
三、特殊婚姻形态的礼俗变迁——以娃娃亲为例
嵖岈山地区所存在的特殊婚姻形态主要包括娃娃亲、冥婚、童养婚、招赘婚、转亲、换亲等。本文重点选取娃娃亲为研究对象,阐述1958至1983年当地特殊婚姻形态的变迁状况,并尝试挖掘其变迁的动力机制。
娃娃亲,亦称娃娃媒、娃娃婚,是“由父母在其子女未达到适婚年龄时为其所订立的亲事,待到婚龄时再进行迎娶”。1958年之前,这一婚姻习俗曾在嵖岈山地区广泛流行。以位于该镇东部的韩楼村为例,70岁以上的老人共25人,其中订立过娃娃亲的有16人。
(一)1958年之前的娃娃亲礼俗
因娃娃亲的订立与最终成婚之间相隔时间较久,易发生变故,所以其订亲礼俗对当地民众而言则相当重要。订立过程通常由议亲与订亲两个环节组成。
1.议亲
男女双方家庭在为其未成年子女选择娃娃亲缔结对象时十分谨慎,特别在说亲阶段,由媒人或家长出面,严格按照约定俗成的结亲条件进行筛选: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同姓不婚,以及结外村亲的地域禁忌、男女年龄差不逾五岁的年龄禁忌。这些均反映出当地民众趋利避害、祈求美好姻缘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情感。
选定结亲对象后,进入提亲阶段。媒人或家长携带酒、猪肉、点心等礼品至对方家中,介绍个人及家庭状况,表达结亲意愿。如对方允诺,便择日举行订亲仪式。
2.订亲
仪式,一般“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②。当地娃娃亲的传统订亲仪式主要包括“传启”和展示订婚礼品两道程序。其中,“传启”是由男方家庭书写具有外函与内函两部分的订亲贴子、以书面形式表明缔结娃娃亲之意愿,并经由媒人传递至女方家庭。订亲贴与酒、肉、面粉、布料等订亲礼物送达后,女方将前者精心保存,将后者在房内公开展示,以表明订亲仪式的正式完成及婚姻关系的初步缔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