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16ZDA160)于2016年11月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实施,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
元数据标准建设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该项目秉持“标准在先,建库在后”的理念展开,下设三个子课题:(1)“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胡良霖主持);(2)“口头传统的田野采集规范与数字化建档规程”(吴晓东主持);(3)“口头传统数据资源描述模型与著录规则”(王宪昭主持)。
该项目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主要应用于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数据采集、汇交、整合、质控、审编、获取以及共享的标准体系,目标是促进数字资源向知识本体的转化,完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信息化的专业研究环境,使课题成果成为既符合国内外通用标准又具有学科特色的存储、管理、呈现和发布系统的数据结构基底,达成为学界和社会提供各民族口头传统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的中长期目标。
该项目在设计和实施中确立并坚持如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包括口头传统的传承人和实践者,也包括数据库的建设者和使用者。人是口头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口头传统数据的生产者,是口头传统数据库的服务对象。
二、以实践为根。根据学者的田野研究实践来设计元数据标准,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将受到田野研究实践的检验,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规范学者的资料搜集工作,使之更为科学和规范。
三、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做好需求调研,根据学者的科研需求来研制元数据标准。
四、以应用为目的。考虑数据著录成本和数据质量,在研制元数据标准时,努力在“可操作性”与“细致”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五、以学理探索为追求。力图在标准研制实践中拓展口头传统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阐释空间和学术实践路径。
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档案建设质量的应用价值,也具有为国内类似专题性档案库建设提供工作模型的示范意义,有利于提升我国各民族文学传统的学理性研究,并使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该项目有填补国家文化档案建设领域专业元数据标准之空白的意义,也具有为国内平行专业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和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样本的实践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简介:
巴莫曲布嫫,彝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法学博士(民俗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史诗研究学会秘书长;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原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缔约国推荐);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已出版个人的学术专著包括:《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格雷戈里·纳吉著,2008)。在《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民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口头传统》(美)、《亚洲族群性》(英)、《日中文化比较研究》(日)、《比较民俗学》(日)、《日本民俗学》、《美国民俗学学刊》等学刊上发表过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参与编撰的著作有《中华文学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彝族文化史》、《彝族风俗志》、Mountain Patterns: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四川大凉山》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及《朝向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2015年)等。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19年第2期,请以纸质版为准,图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