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滥觞期间学术史的状况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民间文学学术价值处于先导位置,以学术价值的言说形式全力为民间文学“证明”。但这种集中于学术价值的论述存在先天不足:一方面延续了口号式的表达路径,言之无物,空泛而无说服力,甚至强调民间文学学术价值至无以复加的地步;另一方面以价值论代替方法论,导致民间文学学术价值与学术方法的发展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消除,其实主要不在于引入学术方法,而是开辟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领域,在反思的学术语境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钟敬文先生率先意识到对以往的研究应该有所评述。1980年,他发表《一九七九年民间文学工作简述》一文,这是首篇对年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论文。此文尽管不属于纯粹的学术史,却开启了现代民间文学领域“研究的研究”之先河。他说:“我们民间文学工作,理论方面(包括评论、辩论)向来是比较薄弱的。但是,在本年里,它也有相当的成就。首先许多同志仍然继续从理论上批驳林彪、‘四人帮’对民间文学的污蔑,曲解的谬见,进一步肃清遗毒。”在当时,批驳式的政治话语充满整个学术界,民间文学界也不例外。关键在于钟敬文作为民间文学学科的引路人,清醒地认识到年度综述于深化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性。1982年,钟先生又发表了《挺进中的民间文艺学——1981年我国民间文艺学活动鸟瞰》,指出:“对于民间文学的各方面,我们也有过不同程度的成就,最薄弱的环节却是关于民间文学的科学史(理论史)的探究。三十年来,我们不但没有产生过使人满意的系统著作,连比较片段的论述也不多见。这种学术空白的确非迅速填补不可。”紧接着,钟先生列举了一些片段式论述,诸如《蔡元培先生与民间文学》《鲁迅对民间文学理论的贡献》《晚清顽固派的民间文学观》等,这类论述不足以建构民间文学的学术史。当时已有两篇文章论及流派问题,一篇是马昌仪的《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一篇是刘魁立的《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流派——神话学派》。流派和思潮是构筑民间文学学术史的核心部分,在20世纪,这一研究工作并未全面展开,但80年代初,钟敬文先生就在呼唤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研究史的出现。
在当时民间文学界还不具有学术史自觉的情况下,钟先生即给予了学术史明确的定义:民间文学思想产生和传播的社会史和思想史。民间文学学科自诞生之初起,就一直没有摆脱生存的危机,危机之源不在于民间文学本身,而是民间文学研究的状况。民间文学学科之“证明”依赖的不是民间文学,而是民间文学研究和研究的学术。1984年,钟先生发表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开启了学科建设学术史的思维,属于民间文学研究的思想史。此后,也有学者紧跟钟先生的步伐,回眸20世纪民间文学走过的学术道路。陈子艾于1987年发表的《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开端》一文,阐述了1922年底《歌谣》周刊创刊前五年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开创的整体状况。姚居顺、孟慧英的《新时期民间文学搜集出版史略》梳理了新时期民间口头文学向书面形式转化的进程,集中讨论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工作方案。美国学者洪长泰于1993年出版了《到民间去——1918—1937年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中译本。这本书第一次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讨论和推广。严格说,这些研究还不具备民间文学研究的“史观”。在20世纪,历时性民间文学学术史的书写明显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成果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视,对成果文本的搜寻、解读和消化不够细致和深入,难以把握和理解民间文学的整体成就;二是没有将学术视野延展到20世纪的两端,历时性的学——164术范式仅仅限于局部,没有建立真正的历时性的书写立场。
在40年当中,前20年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学术史。20世纪80年代是这样,90年代依然如故,只不过缘由有所不同。如果说80年代民间文学界忙于为自身“证明的话,90年代则陷入了另一种不知不觉的焦虑当中。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开辟,文化消费和表达的渠道逐渐多元起来,大众传媒骤然异常强盛。民众不再倾心于单纯的文学叙事,民间文学作为底层社会倾述诉求的工具性角色开始淡化,本来就处于社会边缘的民间文学更加远离中心。记录文本的传统性质的学术地位受到挑战,文本解读和学术建构不再成为主流,这正是引发90年代中后民族志式的田野作业的原因。这种对于语境以及民间文学田野作业范式的倡导,为推动民间文学田野研究和语境视角的接纳和运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于是,民间文学的文本化遭到猛烈抨击,转而把民间文学理解为一个过程、一种行为方式和生活形态。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学术转向,民间文学界欣喜若狂,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跃出来进行远距离的学术审视。在这般学术情形中,学术史的自觉意识自然难以形成。
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突破口应在体裁领域。民间文学学科的建立依据是民间文学各类体裁,体裁的建立和体裁形象的塑造是民间文学的基础性研究,也是民间文学内部知识体系的基石。因为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体裁系列,对这些体裁系列进行学术史检讨和梳理,便成为神话研究史、史诗研究史、歌谣研究史等。而这些专门研究史又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学研究学术史。1999年,董晓萍发表了《民间文学体裁学的学术史》一文,回答了为什么要建构和如何建构民间文学体裁学学术史这两个基本问题,开启了民间文学学术史书写的先河。作为回应,近20年后,万建中发表了《现代民间文学体裁学术史建构的可能高度与方略》,论证以“还原”与“阐释”作为重构体裁学学术史的两个维度的可能性。两篇文章共同抓住“体裁”这一学术史的“穴位”,展开的是跨世纪的对话。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