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节习俗传承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人类价值的共同性,其多样性传统源于生活基础上的文化调适和包容性发展,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中国人基于民族、地方传统的自豪感,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端午节习俗;传承;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6ZDA1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850011)
作者简介:林继富(1963—),男,湖北麻城人,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民族学院),主要从事民俗学、民间叙事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端午节是中国人自然观念、生命观念的表达。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端午节习俗在发展中丰富,在交流中融合。端午节习俗的“源”与“流”包含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中国人基于民族、地方传统的自豪感,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一、端午节习俗源流
在中国56个民族中,有27个民族拥有属于自己的端午节,这些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普米族、鄂温克族、裕固族、鄂伦春族等,由此形成了端午节习俗的多元性。
端午节习俗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一个习俗均是诞生在不同时期,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传承,融合了其他的生活内容。总览中国端午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习俗,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端午与端五。两个传统时间节点。
兰草、菖蒲、艾蒿。悬挂或插在门楣上,或泡水沐浴。
五色线。常常戴在手腕上驱邪辟凶。
道教符图。张贴道教符图驱邪。
蒲酒、雄黄酒。人们饮用蒲酒、雄黄酒。
粽子、角黍。人们祭祀和饮食。
龙舟。人们划龙舟或以龙舟竞渡。
香袋。人们到河边游玩,丢弃香袋。
端午扇。亲友互相赠送夏季使用的端午扇。
以上是中国端午节习俗的主要内容,这些端午节习俗并非每个民族、地域全部拥有;有的民族、地域只有部分内容,但是却构成了属于自己的端午节习俗体系。这些习俗也并非在某一时产生,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融入端午节文化中,形成了端午节习俗。比如,辽金时期契丹人的“射柳”,成为后来北方端午节习俗。有的端午节习俗只是地方或区域性的,比如从明代开始,端午节在北方的一些地区称为“女儿节”。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卷十七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1](P191)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端午节构成了稳定的习俗传统。上面列举的九个部分就属于端午节稳定的习俗传统,这些习俗传统穿越时间,跨越地域,在更大范围内传承发展。端午节是民众的生活,不同的生活需求引起了端午节的变化。可以说,这也正是端午节流传千年的生命力所在。端午节的变化是生活的变化,这些生活变化来源于时间、地域和族群,构成了一套被民众认同、接受的生活系统和文化传统,以及文化认同、心理认知符号系统。
端午节习俗起源是多样的,大致包含了两种取向:避疫祈福,祈求民众生活平安、健康和幸福;人伦道德,传递民众生活中的伦理行为和道德准则。人伦道德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人来体现。端午节起源与历史上的人物有密切关系,这些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关怀和人伦情感。比如,将端午节与屈原连接起来,意在表达对于祖国的忠诚,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民众对屈原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的认同。每一种习俗均是建立在生活土壤之上的,包含了民众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期望。具体来讲,端午节的期望、祈愿在于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的意义却以端午节时间与空间交织形成的意义系统呈现,这就使端午节的过渡性质转换为仪式,端午节以仪式方式呈现的习俗要素明确指向过渡性的转换。
(一)端午与水
端午节是全天候的,但是在端午节,时间极为重要,也具有意义。其中,端午节的水的功能在端午日的午时最有功效,并且这个时间的水被称为午时水。午时水能够治病延寿、消毒解热。宋代温革的《琐碎录》云:“五月五日午时取井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2](P46~50)
到了隋代,杜公瞻就《荆楚岁时记》作注,其中谈到了端午节,“按《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2](P47)。杜公瞻认为“浴兰节,又谓之端午”,可以想见端午节中的“浴”的重要性。而在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端午与“浴”的关系,这些关系自然成为端午节与水关系的证明。《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3](P75)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认为五月属于“浴兰之月”。[4](P47)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记载:“五月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5](P35)
今天,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岱侬族,均保留了端午节用特制的药水沐浴的习俗。“这一天清晨,人们都上山采药。凡是草、藤、灌木叶都采一把,拿回来后放到大锅里煮水,用来洗澡。有的以这种药材缝在口袋里,给小孩佩带,有的妇女还缝制小巧的三角布袋,内装香草,系在自己的裤腰带上。”[6](P1687)“除了艾叶外,人们也采摘各种树叶回来煮水洗浴,越南岱侬族俗称‘百药浴’,意即尽可能采摘很多种植物叶子回来煮水洗浴。”[7]从上面引述的两则习俗来看,端午节的水是能够祛病消灾的药水,这些药水是带有灵力的草药与“午水”结合,用这样的水沐浴自然能够去污除秽,完成人们身体乃至生命的转换。
端午节因为沐浴,有的地方称之为“沐浴”之节,强调沐浴的功能性,这意味着至今传承的端午节习俗有着源于生命健康祝愿的古老起源,那就是,希望能够避免夏天到来时的病虫灾害和瘟疫的侵扰。禳灾驱邪,成为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南方湿热气候地区人们的愿望。
端午节在不同区域流传,端午节与不同地域、族群的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使端午节传统中的水的习俗出现差异。邻水地区端午节活动在水上,有竞渡、草船送瘟神等。宋朝的范致明著有《岳阳风土记》,在这本著作中,他明确地说端午节的竞渡就是一场送瘟的仪式,“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为草船泛之”。缺水地区端午节活动主要是人员往来以及各类游戏活动。既有划龙舟送瘟神,也有划旱龙舟。从这里可以看出,端午与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水洗去污秽、灾难和疾病;一是将水作为龙舟竞渡的依托物,帮助龙舟上的人们从甲地到乙地。
(二)端午与装饰
端午节期间,居家的门口成为装饰的重点。门边悬挂菖蒲、艾蒿等,可驱邪纳祥。
《太平御览》卷三一引述的《玉烛宝典》是这样记载的:“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禳毒气。”[8](P147)
清代顾铁卿的《清嘉录》中记载了端午节期间的各种装饰,“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这里的菖蒲、桃梗、蒜头均是用来驱鬼的。
清代范寅在《越谚》中特别提到菖蒲斩除妖魔的力量、艾叶招纳吉祥的运气:“菖蒲作剑,斩八节(方)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
我国很多地方端午节有佩戴饰品的习俗,如佩香囊、戴花环等。晋代的《风土记》中记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今天,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民众口头仍然流传着“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的俗语。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