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芭蕉]非遗保护传承切忌“顺其自然”
  作者:芭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26 | 点击数:2895
 

   近日,笔者到华北某市就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行调研探访,发现当地存在的两种反差情况值得思考。一种是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或保护单位下了大力气来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推出的很多精致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另一种则是少数非遗传承人“懒得创新”“顺其自然”,既不研究项目的特点,也不关注现代审美需求,导致手中的项目缺乏活力和社会影响力。非遗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遗产,“活态性”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作为民族宝贵文化资源的非遗,其保护传承如果不注重结合时代特点,而是按照“顺其自然”的形式存在,很有可能出现传承危机。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一些非遗项目之所以能留存下来,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在每个时代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比如一个地方剧种,因为民众对剧种的审美需求和独特情感,才使得它凭借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不至于消亡;一项传统工艺,由于其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提供民众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才得以历经千百年留存至今。片面的“顺其自然”观念是非遗传承的大忌。这种观念突出表现在:一些项目的传承人或保护单位将非遗视为“文物”,认为其价值是与生俱来且永恒不变,意图“以不变应万变”。在具体操作层面,将项目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忽视了非遗与社会、民众的内在联系。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一些项目的传承人或保护单位自觉或不自觉地变成了“讲解员”“博物馆”,认为非遗传承就是“守旧”,对“创新”缺乏积极性。非遗是依靠“人”而存在的,是一门流动的艺术,在不同时代展现不同的面貌和特点。非遗项目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前提,便是传承人或保护单位敢于突破桎梏,结合当下的时代需求,对项目加以研发与传播。只有这样,非遗才能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芭蕉)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03-12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下一条: ·非遗传承人冉艺飞:传承古技艺助力脱贫攻坚
   相关链接
·[杨利慧、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
·[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
·[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