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获得学者观照的发展诉求。学术期刊所刊发的学术成果是其办刊质量的直观呈现,学术研究对期刊的引领作用也因此受到重视。会议过程中,《文化遗产》副主编刘晓春、《长江大学学报》主编张维新等人共同表达了专题约稿的栏目诉求,指出单篇的学术论文较难获得广泛的关注与影响,而对特定的一个理论问题进行集中探讨,能够使期刊更好地发挥学术交流与理论建设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也认为,期刊需要通过具有学术逻辑的、专栏式的组稿来关注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他同时强调,学术期刊要发挥引领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要把握住学术研究的动向,集中探讨学术前沿相关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审王平以期刊编辑实践为例,指出从“少数民族文学”转向“古典文学”再到“生态美学”专题栏目的发展,都离不开学者团队及重大课题的研究支持与资源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教授以《长江大学学报》“神话学专栏”为例,阐释了以学者为中心的“中国与西方神话学家及其评述”“神话资源转化的学者访谈”等专栏内容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了专栏主持在期刊引领上的重要作用。
三、学科与期刊的对话意识与双向互动
民俗学专业研究与专业期刊之间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科专业是学术期刊的重要支撑,科研团队是推进学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学术期刊是学科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是了解学科研究现状的窗口。在本次会议中,民俗学学科的专业学者与各类期刊的编审人员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民俗学学科与专业期刊要携手共进,进一步增强彼此间的对话意识。
与会人员首先充分肯定了学科与期刊之间互利共赢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以其数十年研究“求好运”故事为例,介绍了他本人与学术期刊的关联性,用个人实践经验论证了民俗学研究与学术期刊良性对话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学术期刊应多提携年轻学者的希冀。华中师范大学陈建宪教授结合自身与《民间文化论坛》编辑们的交往经历,指出期刊是发现专业人才的伯乐,培养专业人才的苗圃,建设专业理论的旗帜;认为一个专业学术刊物的质量高低与影响大小,与刊物的指导方针、编辑素质和作者队伍密切相关。其他与会学者也强调了刊物与学科互动的重要价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祝秀丽教授认为,民俗学或相关学科的期刊栏目是“学术公共领域”之一,最能及时地展现民俗学话语生产和建构的最终产品;同时,学术期刊的主编作为民俗学学术共同体的一员,是推进这种话语生产和建构过程的主体。北京联合大学张勃教授以民俗学期刊与节日研究发展的关系为例,指出民俗学期刊通过发表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节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节日研究的学者,展示了节日研究的动态。
结合具体的期刊,多位学者阐释了学术期刊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张静博士以理论建构相对完备的北美民俗学为例,指出北美民俗学理论建设的成果以期刊为依托,集中讨论民俗的再定义、以表演为核心的民俗学研究导向、多维度的理论方法等理论问题,基本构建了北美民俗学的理论体系。山西大学侯姝慧副教授以《故事会》为中心,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新故事刊物中的“民间文学理论栏目”,论述了这一栏目对于民间文学理论、故事创作理论和故事作品评论大众化的重要作用。楚雄师范学院陈永香教授集中讨论了歌谣运动与《歌谣》周刊之间的互动关系。
编审人员在会议中也表达了专业学者推动期刊建设与发展的观点。《贵州民族大学学报》陈刚教授指出,学报所设栏目几乎都与民俗学关系密切,得到了一批著名民俗学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正是在民俗学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期刊才能在所发论文的质量、作者的层次、引用率等方面取得突破。
总体而言,在民俗学存在起步较晚、边界模糊、学科体系不够完善等先天性缺陷,以及目前学术论文理论探讨不够充分、学科互动较少等问题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要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必须与学术期刊形成良性对话机制,以学术期刊为依托来扩大学科影响力。同样,民俗学民间文学类学术期刊要保持前沿性、思想性、动态性,在不断创新栏目设计的同时,也要努力发挥学者的引领作用,积极提升办刊质量,只有加强民俗学学科与学术期刊的对话,才能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