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黄永林]追踪民间故事 建构故事学体系
——刘守华民间故事研究评述
  作者:黄永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18 | 点击数:6481
 

三 研究展望与不懈追求

  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研究,是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持续前进走向成熟的历史背景下取得的。2016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行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在充分肯定已有成就的基础上,重申1950年建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时首任会长郭沫若对中国民间文艺宝贵价值的评价,郑重提出“可以说,民间文艺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风范,值得我们礼敬和传承。”刘守华就此于近期发表《由重申民间文艺的重要价值说起》一文,除表明自己的故事学研究即源自新中国民间文艺学热潮的激励之外,特地就中国民间文艺所含中华民族文化鲜明特质做了言简意赅的申述,他指出:

  立足于中国国情,充分认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民族特质,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真正走向成熟的首要标志。例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而孕育生成的民间文学不论在生活内容和艺术表现上便格外丰富多彩;又如,民间文学的普遍形态本是口头传承,而中国丰厚的上层文化,繁富的中层通俗文化和扎根泥土的下层民间文化却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融合,显得十分复杂纷繁;再如民间文学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20世纪初期和中期的中国社会,民间文学正保持着它最鲜活的姿态,发散出最强旺的生命力,因而这期间采录得来,以民间文学集成为代表的这些作品特别光彩照人;特别是民间文学中所饱含的下层民众要求挣脱黑暗渴求光明的心声,正应和了一批民族精英立志改天换地的宏图大略,于是才有了“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征集歌谣,知识分子到民间去这些破天荒之举。关注民俗和民间文学,虽然是20世纪初叶西学东渐而兴起的,其根蒂却深深扎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之上。这同西方列强伴随殖民主义扩张而兴起民俗学之类学科实有天壤之别。这也就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很早就受到共产党人的青睐,以致成为左翼文化一个侧面的历史机缘。

  习近平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组成部分的民间文艺在新时代必将迎来传承、传播与研究的春天。

  刘守华虽年逾八旬,仍乐而忘倦地投身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和中国民间故事学的持续推进等工作之中。他在课堂上常忆及所受师友的教诲支持,以励后学。同时他也尽心尽力惠及年轻学人,他写过五六十本书的序文,热心推荐门下弟子和各地民间文化爱好者出书,一律拒收额外报酬。他还将自己学术成果的十万奖金全部捐给本专业的学术著作基金,用于助推学术。他扶持和指导广东东莞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家黄俏燕(一苇)以《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为范本,“改写”中国民间故事,于2017年在中信出版社推出《中国故事》。他和夫人陈丽梅应长江文艺出版社之约,精心选编《中国民间故事》70篇,也于2018年问世。他依据自己几十年亲历及见闻所撰写的评述钟敬文以下几代学人闪亮功业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百年耕耘录》,也将于2018年底在上海文艺出版社问世。因而他的学术人生被《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所称道,誉为“追故事的人”。

  钟敬文曾于1993年5月1日在他的笔记本首页上题词“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先人庇后人”,这既是钟敬文的深情自白,也是对包括刘守华在内的新中国民间文艺学团队的丹心写照。刘守华在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时曾指出:“‘术业有专功’,我喜爱民间故事,在中国各族民间故事的百花园中,作为一名辛勤耕耘的园丁,常常乐而忘倦。所以我的学术活动,一直以故事学为中心,不断扩展它的广度与深度,以期取得超越自我,超越前贤的原创性成果。”这代表着他对学问的精益求精、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本文刊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杨利慧 张多]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探索之路
下一条: ·[贺滟波 刘光洁]“白毛女”故事源流考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