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正如前文提到的,不论是诞生礼、婚礼,还是寿礼、葬礼,都蕴含有丰富的吉祥文化,这是中国人对健康长寿的一种希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弘扬。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生命是一种轮回,死是另一种存在,回归乡土、落叶归根,都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而吉祥图像也是一种富含民众情感的象征,借此以表达自己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一)对生活理想的美好诉求
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呈现的吉祥图像,都是民众对生活的美好诉求。渴望幸福美满,驱疫求吉,是民众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诞生礼中的麒麟送子图、百子百福图、观音送子图,都是民众期望多子多孙、多子多福的愿望。即使在葬礼中,对葬服也有严格的规定,生死是等同的,死是生的另一种形式,所以,在葬礼过程中,也会以生者的态度去对待,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过得很好。
深藏于生命的潜意识之中,便借助各种超自然手段去施加影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吉祥图像中也展示了生命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比如在祝寿礼仪中,猫蝶共同入画,松竹、菊花共同出现在寿图中,既是对寿者的一种尊重,也体现了原始巫术信仰、万物有灵观念。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这虽来自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但是对于民众的思维模式却有着深刻的影响,表现在生活中,便是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是几千年来民众的共同愿望。
(二)由驱疫求吉到现在与人们的娱乐紧密相连
在人生礼仪的各个阶段,人们都准备充分,以各种狂欢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
葬礼,起初是对神灵的祭祀,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对神灵的敬仰到后来由娱神转化为娱人,这是神地位的下降,也是人地位的上升。以汝南县为例,在举行葬礼时,都会请一些唢呐班,晚上还会有歌舞表演。白天各种唢呐声、民众的哭声,乃至摆的宴席,都是日常情感的一种宣泄,也是人们对于亲人离世的一种追悼,在此可得到尽情的抒发。狂欢是一种深层的生命意识,是对日常的颠覆。白天的仪式是对死者的尊重,晚上的歌舞表演则是民众自己的狂欢,少了白天的悲痛和伤感,多了一分娱乐。这也是神格的下降。
尤其在今天,面对日常生活的压力,人们越来越急躁。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中国人重视亲情、重视人伦。对长者的敬意,也是表达晚辈虔诚的祝福之意。于是像祝寿之类的仪式,也是加强人们之间感情亲疏的一种形式、一种纽带,是对亲情的一种重视和呼唤。
由此,作为人生礼仪中的吉祥图像,是民众深层情感的一种展露,亦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关照。
(本文原载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