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05 | 点击数:7037
 

摘要: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民间文艺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在形式上借用了陕北秧歌,但重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间世界”,其核心环节就是转换了民间立场,成为权威话语的一种文学表达。

关键词:新秧歌运动;民间;民间立场


  近年来,延安文学的重要性与独特性越来越被学界认可,但是作为延安文学一部分的延安时期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则涉猎较少,它在民间文艺学学术史上的意义更少被论及。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时期文艺的典型代表。1943年,以鲁迅艺术学院创作演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为开场,迅速发展起来。至1944年春节,延安几乎各机关、部队、学校、村庄等都设立了秧歌队。“据不完全统计,从1943年农历春节至1944年上半年,一年多的时间就创作并演出了三百多个秧歌剧,观众达八百万人次。”秧歌得到空前的推广与关注,它无疑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重要篇章。秧歌剧跨戏剧史、文艺史、文化史等领域,它的性能是众多学人关注的焦点,其中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是研究的核心,从民间文艺学角度对其进行解析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领域对于新秧歌的理解。

  秧歌是遍及中国南北的一种民间文艺。清朝道光年间刻本《清涧县志》载:“十五上元,城乡各演优伶杂唱,名曰秧歌。”关于秧歌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秧歌是在插秧季节,由农民边工作边哼唱的“田歌”逐渐发展为有舞有歌的“秧歌”。“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这类秧歌主要指南方秧歌,但现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秧歌已经不再流行。二是源于祭祀舞蹈。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北方秧歌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1981年陕北延安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而且发现了现在陕北地区古代秧歌是为祭祀二十四星宿而舞的记载。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瑞《云川·灯文》诗云:“秧歌唱共趁霄晴,客岁中秋夜月明,我道祈年还祝雨,入春阴雨最宜耕。”

  就秧歌的意义而言,大概可归纳为现实生活的表现与宗教意义两类。陕北秧歌就属于一种宗教意义。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载:“陕北秧歌自古以来就是一项祀神的民俗活动,传统秧歌队多属神会组织。边远山区至今还保留着‘神会秧歌’之称,过去每年闹秧歌之前,先要在神会会长(主持或会首)卒领下进行‘谒庙’,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免难,岁岁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此可见,陕北秧歌活动是具有功利目的的一种风俗祭礼。过去有不少人自幼就参加秧歌活动。目的就为报答神恩,进行还愿,表示对神的虔诚,这也是形成秧歌活动广泛群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陕北传统秧歌主要是娱神、娱人的表演,最初它没有特定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也没有故事情节。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民众不断修改、加工,秧歌艺术逐渐有了故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人物互相之间形成一定的矛盾、纠葛,人物在表演动作的同时,还有按民间曲调演唱的唱词,演化为秧歌戏,但它不直接表现民众的现实生活。一般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人员主要为男子,即使女性角色,也由男性装扮。秧歌队在春节前后,会在村头、院落、寺庙、广场等地进行表演,又被称为“沿门子秧歌”。秧歌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表演,以表祝贺,这一行为含有祈福保平安之意。拜年后各家也要给秧歌队赏钱或食品,因此“老百姓又称它为‘溜沟子秧歌’”;接下来是“搭彩门”,它是与邻村互访互拜的一种秧歌比艺活动。与宗教信仰极为密切的就是最后的转九曲。人们穿行于复杂的阵图,目的是为了消灾灭难,求得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同时对于农民而言,这又是一项娱乐活动,他们要跳得高兴,玩得痛快。因此在小场子里有二人或多人的表演,爱情成为这些表演的主要主题。其特点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夸张滑稽;有的突出表演者的武艺;有的则是直自地表现打情驾俏,“老百姓称之为‘骚情秧歌’”。

  在新秧歌出现之前,陕北传统秧歌剧目主要角色是生、旦、丑小戏,多表现男女爱情、生活情趣,有独唱、对唱和齐唱等形式,常演的剧目有《打花盆》、《夫妻逗趣》、《捎金簪》、《观灯》、《苏州请客》等。传统剧目中,重要的角色伞头在秧歌队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谒庙时,他神情严肃,表演庄重,充当神人沟通的中介——祭司;在广场、庭院中,则是调笑戏谑的高手,极尽娱人之能事。秧歌戏表演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打火塔”,秧歌队要围绕火堆表演等,这一情景表现民众对火的崇拜,但在秧歌戏发展过程中,这一宗教因素逐渐隐匿。秧歌戏在陕北各地是民众祭社的重要活动,这样秧歌就成为村与村、家族与家族、户与户之间沟通的一个方式。在秧歌戏发展过程中,信仰的因素逐渐式微,娱乐性增强。它无论角色、表演方式、表演场景都是纯粹的民间话语,历史上屡有禁止秧歌表演的政令,但丝毫没有影响它在民众中的影响。“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全部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20世纪30年代末舒湮参观延安时,亲眼目睹了陕北民众的秧歌活动:

  那天晚上(上元节——笔者按),延安大街上两旁店铺都在廊檐下扎彩张灯,过了酉刻,索性连门也掩上,在门口列着几排长凳,留作观灯的坐席。我们从城回到旅店,正想走出去吃饭,招呼店伙替我们锁门,谁知他们也都去看热闹了。饭馆灶上封着火,满街全是看灯的人。我们既无处找饭馆果腹,只好也跟随众人后面,忽南忽北,恭候花灯行列的过市。

        陕北传统秧歌是敬神的信仰活动,民众通过秧歌戏与神沟通,祈福禳灾,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秧歌表演与社火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民众祭社神的重要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秧歌表演在古代有了合法的外衣,因为自商周以来庶民阶层只有社祭与祭祖的权利,在社火表演中,秧歌成为重头戏,陕北很多区域就将秧歌称为“闹社火”。祭社中,秧歌突出了村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是“平日单调生活、辛苦劳作的调节器”,正如孔子所言“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总之,陕北传统秧歌戏是民众天地人和谐观念的体现,同时展现了民众的生活世界与生活方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霄冰 王玉冰]从事象、事件到民俗关系
下一条: ·[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40年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