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吕珍珍]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
  作者:吕珍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8 | 点击数:5779
 

  三、营利性对科班传承方法的影响

  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科班中的戏曲传承方法亦深受经营活动的影响。与1949年以后由政府主办、财政拨款的各级戏校及其前身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不同,除极少数科班有雄厚的私人财力支持以外,绝大多数科班需要通过演出谋取收入维持生存,并为班主获得经济收益,遂使演出成为科班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并影响到戏曲传承的方法。

  (一)演出为主,以演带学

  艺徒入科三月左右就得参加演出,基本上是在大量的演出中学戏的,形成“演出为主、以演带学”的科班传承模式。

  科班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是根据演出需要制定的。有固定演出场所和规律日程的科班,多是“上午练功,下午演出,故学戏多在晚上……学戏的时间根据演出需要可长可短”[注]。富连成的安排是:上午六时半开始练功,然后午饭,上午十二时即打开场锣。所演之戏约八九出,下午六时左右散戏。晚饭后,八时左右开始用晚功,武剧组师生齐集后院地台,练排武戏。文戏学生到老师屋内排练。至十时各自归寝。[注]一天之内,演出以及排练共约八小时,占去了除吃饭、睡眠等活动之外的大部分时间。

  科班艺徒的学戏生活普遍如此。狮吼儿童剧团“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天天演出,星期天还加演日场慰劳伤兵”,且一场戏得四个小时,“少一分钟台下就起哄”。[注]河南开封卢殿元科班“深夜十二点住戏后,还得再排两个钟头的戏才能睡觉,个个筋疲力尽”[注]。附设于沙市汉剧团的文字科班,因剧团是自负盈亏,几乎每天都要演日场,有时甚至连演三场,或分队演出。学生要在演出中负担全部跑龙套、宫娥、门子的任务,其次才是学艺,学戏只能靠“钻空”和“掰马门帘子”(在台侧看戏)。[注]

  演出为主,以演带学,是科班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采取的应对方法。狮吼儿童剧团班主樊粹庭之妻、豫剧演员常警惕说:“那时候办好一个科班,要抓好两件事:一是总务后勤工作,二是请好教师任教。要想教出来好演员,好老师是关键,但是在草创阶段,后勤工作更重要,因为一切吃的、穿的、用的,都得有人经办,聘请教师的薪金更得要钱,钱从哪里来呢?”[注]这是大部分科班都要面临的难题。即使在管理上精打细算,也只能暂时缓解经济压力,只有常规化的演出,才能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曾坐科狮吼儿童剧团的关灵凤说:“为什么把这么重的负担压在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很简单,一句话:为了吃饭穿衣。谁都知道剧团的生存全靠票房那个小窗口。一切都是逼出来的,不得已而为之。”[注]

  科班在经济压力的逼迫下进行的大量密集演出和训练,对于戏曲的传承自有其积极意义。它为艺徒提供了充足的锻炼机会,使其表演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因为“戏剧表演人才所必须的表演技巧与能力,恰恰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高强度与高密度的大运动量的训练,才能形成深镌心底的身体记忆”[注]。当前戏曲演员普遍会戏较少、艺术水平无法超越老一辈演员的原因,就被认为与戏校的演出实践太少有关。[注]

  进一步讲,大量的演出实践,也是形成个人表演风格的难得机会。京剧武旦名家宋德珠当年坐科学戏时,武旦亮相的传统规范是单手置于两乳间。他觉得这样亮相显得上身短,缺乏女性婀娜的线条美,就把手拉下来置于肚脐前,但老师不许他改。他就按照老师要求练功,上台演出时变成自己的亮法,因受到观众欢迎,渐渐被老师和同行接受。[注]一处具体的表演技巧的改进,尚需在反复演出中琢磨并被接受,更为复杂、系统的个人表演风格的形成,无疑更加需要大量的演出实践。演员在剧坛的地位也是在多次演出中奠定的。“科里红”(坐科期间即已享有盛名)演员的涌现,正是这种教学方法结出的硕果。

  (二)剧目为纲,整体传承

  为了让艺徒入科后尽快开台公演,科班必须在短时间内打造一定数量的剧目。农村科班多是九个,因为“打炮戏”和跑高台流动演出多为三天九场戏。开台公演后,科班要吸引观众,维持生存,必须不断推出新的剧目。城市科班为了获得稳定的收益,多与剧场签订合同,常年演出,更需要不断更新剧目。这就要求科班必须以剧目为单位进行整体传承,而无暇过多进行动作技能的专项训练。

  剧目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必须为每个艺徒安排合适的行当和角色,使其以剧中人物的身份进行训练和演出。艺徒无论入科时间长短,都有机会参加演出,绝大部分是从跑龙套开始的。著名京剧演员、导演李紫贵如此描述京剧科班中的教学情况:

  一边学这些戏,一边还参加实践,例如学武生的要当“下手”、“官将”,旦角当“丫环”,学老生的就要在演出中当“院子”、“朝官”,花脸当“上手”、“英雄”等,让学生从各行的“零碎”、“里子”、“硬里子”(重要配角)到主要角色,这是从实际中锻炼。[注]

  跑龙套看似简单,实为在观察、模仿中学习技艺,是难度更高、更加复杂的演出的必要准备。富连成科班的社长叶春善曾教育艺徒:“你们要一边站着,一边学习主、配角的一些唱念做打、身段、形象。就是你们当时唱不了正戏,你们把学到手的,印到脑子里,每个戏都学会了,遇到机会,让你们出演,哪个都难不住你们。”[注]

  其他剧种也是如此。如豫剧:“当年,学生入科第二天就让他串把子,串轿夫,跑龙套。龙套头旗要带队站门,二旗要抬枪带马,生坯子来不了,就先打三旗、四旗。入科三个月就唱垫戏。”[注]

  这种以剧目为纲的教学,被称为“成品摹仿型的剧目传承”,“是我国各种传统技艺共同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不能轻易否定”[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其一,可使艺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大量剧目,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在“富连成”坐科七年,“一般的学生全学到60-70出正戏,加上配演的就有100多出,最多的能达到200出”[注]。在狮吼儿童剧团,“不到一年时间每人都会二三十出戏,而且每一出戏里还会演好几个角色,缺什么上什么”,其中的佼佼者关灵凤,更是“入师两年就顶大梁,压大轴。不到三年时间已主演了二十多出大戏”。[注]据数十年后老艺人回忆,开封卢殿元科班“当年戏单上有一百多个节目都能演出”,仅凭记忆说出名称的尚有二十五个。[注]

  其二,由于剧目演出要塑造人物形象,必须从人物性格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故而能够通过舞台经验的积累,在掌握基本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艺术表演的能力。这种优势在与新型戏校的比较中就更加明显。戏校的训练主要依赖于经过分解后的基本动作,“在技术能力的培养方面更具效率”,但“技术能力与艺术表演之间被割裂了……即使拥有丰富的技术手段,在实际运用上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拥有诸多技术手段的戏校毕业生们,比科班的学徒需要有更多舞台实践的机会,才能将这些抽象技术转化为实际的舞台表演能力”[注]。

  应该说,剧目为纲、整体传承的方法虽是科班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却暗合了戏曲传承的规律,因而效果显著。

  (三)“打戏”的盛行

  营利性在促进科班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艺徒日复一日忙于演出,无暇顾及其他能力的发展,“学文化少、对其它艺术如书画、音乐、舞蹈、话剧、电影等的接触、观摩即横向借鉴少”[注]。除了富连成等极少数科班曾开设过文化识字班之外[注],绝大多数科班艺徒的学习内容仅限于戏曲。公共教育的缺失,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表演水平的升华,也不利于艺徒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剧目为纲的整体传承,虽然使艺徒在短时间内学会了大量的剧目,也易带来囫囵吞枣、贪多不化、技艺不够扎实等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为保证学戏的速度和演出的质量,科班往往违背艺徒的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使用一些极端的方法过度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进度,在相当程度上摧残了艺徒的身心,以致科班学艺被称为“人生最苦”[注]。其中最普遍也最残酷者,当属“打戏”。

  所谓打戏,即“常规性和普遍性地运用体罚的手段以强化学徒的形体与基本功训练”[注]。这一做法在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科班尤为突出。科班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无不依赖频繁、残酷的打戏。许多科班的入科契约中甚至明文规定“打死勿论”。打戏给年纪尚幼的学徒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每天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挨一顿没头没脑的暴打。那蘸水的刀坯子和藤子棍打在身上火烧火燎,登时鼓起一道肉棱子。每回挨打我都从心里往外哆嗦。”[注]但大多数艺人对打戏“在思想上没有抵触,只有怕”,并认为“学戏挨打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定要忍受下去”[注]。

  这是从教师到学生以及社会的普遍看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班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大多数艺人家庭贫困,面对打戏完全失去了反抗的退路。侯宝林幼年学戏常常挨打,但从没想过逃跑,因为“如果跑回家去,还是没饭吃;而且根据当初写的字据上的规定,还要包赔老师饭费。我没有钱”。站在科班的角度,“我学戏规定三年零一节,一切收入归老师,老师管我的吃和穿(穿的是师兄剩下来的衣服)。如果我总学不会,或学得慢,老师就得赔钱,他也受不了。所以他就希望你快!他就得打”[注]。

  所以,戏曲界广泛流行的“戏是苦虫,不打不成”“不打不成材”等说法,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误解或推脱之辞,其背后是科班为追求经济利益对艺徒健康和权利的漠视,以及艺徒及其家庭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妥协退让和被动接受。上世纪50年代以后,新型戏校逐渐取代了科班,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取代了人身依附关系,打戏的废止亦成为历史必然。但随之出现了年轻一代演员基本功普遍有所下降的问题。吴祖光说:“在废止了打骂之后,我们还没有找到另一种足以代替打骂的严格教育方式。这还是今天负责戏曲教育工作的同志们的重大的课题。”[注]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决。但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打戏本身不能直接促进基本功的掌握和表演艺术的提高,它只以震慑、督促来强制增加训练的强度和密度,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训练和演出进行优化,而非恢复或部分恢复打戏。

  作为清代中叶以来影响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戏曲传承组织,科班常被视为戏曲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但如上文所述,科班既是一种人才培养组织,更是一种营利性组织,其戏曲传承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科班的戏曲传承制度和方法,相当程度上是科班所有者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其中有些契合了戏曲教育的规律,故而能够形成合力,在盈利的同时提高戏曲传承的质量、造就了戏曲人才辈出的局面,有些则以极端甚至残酷的方式提高了传承效率,为获取经济利益而损害了艺徒的身心健康。因此,科班培养戏曲人才的经验,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经济制度下的产物,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也有其不可复制乃至应当摒弃之处。但对当下的戏曲以及其他传统艺术而言,科班经验至少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发挥经济因素的调控作用,激发艺术表演团体的活力,促进艺术的振兴?进而,如何制定合理的传承制度,使经济规律与艺术规律相契合,在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促进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18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户晓辉]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
下一条: ·[覃丽芳]越南泰族的传统婚育习俗及文化蕴含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