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潘文焰 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
  作者:潘文焰 仲富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8 | 点击数:13633
 

摘要:本研究从民俗文化的视域出发,基于节日整体依存的载体(文化生态)、节日内容的表现客体(节日习俗)、节日活动的行为主体(民俗大众)和节日运作的组织介体(各社会机构)四个维度构建了节日民俗系统,深入分析了我国传统节日生存困境的根源。同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视角,构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系统,分别从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识别系统与实体系统出发,根据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具体提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路径策略。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系统;路径策略;生产性保护


一、我国传统节日尴尬生存境遇的根源分析:基于泛民俗视野的节日民俗系统框架

  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自我认同的重要文化符号,包含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传统节日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现代节日反映的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日益疏离我们。以节日民俗而言,当前我国传统节日面临各种尴尬,传统节日文化正被日益淡化、异化与矮化,如:过节的时间基本花在“赶路”上;过节内容基本只剩下“吃什么东西”上;很多传统节日变得徒有虚名,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下去,将成为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缩影的传统节日面对如此生存困境,预示着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工业化进程中,脱胎于农耕社会的传统中华文明面对当今全球文化的主导力量———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工业化文明),日渐失去立根之本,一旦民族文化消亡,那么民族将不复存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的优秀文化的作用,首先应从根源上对传统节日生存的困境进行解析,然后才能提出可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一)节日民俗系统构建

  民俗是流动的,民俗学科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民俗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的,所以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水”,而是活态的,具有活态性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动态性、变化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所谓“传统民俗”,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民俗事象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现代“泛民俗”概念的提出,很好地契合了民俗的活态性本质。“民俗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样泛民俗也具有这样的文化特点,因此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表现人们超前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现象方面,尤为如此。”可见,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的变化很迅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对其民俗文化现象的解析和应用,应该基于现代“泛民俗”的理念与思维进行发展与深化,因此本研究意欲通过泛民俗文化系统的建构与分析,给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分析的逻辑框架。

  1.现代(泛)民俗文化系统及其特点

  现代社会的节日文化属于民俗文化,因此要对节日文化系统进行分析,可按照“民俗系统”的逻辑框架进行分析(见图1)。现代社会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有其自身内部结构规范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文化生态是民俗文化的依存载体,它影响着民俗的另外三个实体,即:民俗文化的行为主体(俗民)、民俗文化的表现客体(习俗)和民俗文化的运作介体(使现代民俗得以顺利传播扩布的各种民间及官方机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现代社会民俗的生存及发展变迁。

图1:现代社会的民俗系统(结构)图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下一条: ·[王学思]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动人故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