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具体来讲,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创新
对材料的把握,成就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以及对自然界事物的物理与物性之认识的相关知识。现今去发现一个新的材料,在传统手工艺的领域几乎已经没有可能性。因为中国的先人很聪明,经过了大量的、反复的实验,知道了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什么样的工艺,适合做什么样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对于材料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和西方是不太一样的。西方人认识材料主要是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去探索微观世界。这些方法中国也有,因为方法的原因,而且可能比西方还要细。另外中国人还多了一个方面,即对物性的认识,也就是中国人对物体性格的基本认识,比如是寒性的还是温性的?还是暖性的?这样的认识是西方没有的。这样的经验总结,中国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所以我们现在站在传统手工艺的角度看《本草纲目》,可以认为这是一本最好的材料学著作。因为李约瑟在其《中国科技史》中提到过这本书,一下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本草纲目》在中国的传统医学界,始终只被认为是一本关于博物学的书,而不是一本药学著作,就是因为里面涉及的知识很广阔。那么,从传统手工艺的角度看,《本草纲目》对传统手工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认识很透彻、很细致,特别是对哪一种材料什么性格,是寒性的还是温性的?还是暖性的?做成东西是否对人的身体有益?传统的材料和材料学中的关于物性的认识是中国人的创造。
对材料,也不是完全没有创新的空间,要进行创新,就得认真学习传统。像荣昌陶,使用的陶土收缩率是介乎于江苏的宜兴陶和云南的建水陶之间,不算太高,但也不低。因为收缩率最高的是建水陶,达20%左右,而宜兴陶的收缩率低于10%。荣昌陶的收缩率在这两者之间,但还是太过细腻。这样的细陶土在解放前专门用来做泡菜坛子,泡出的泡菜口感很好。要想进行创新,就要先改造陶土。所以,荣昌的一位工艺大师,觉得原来的陶土太细腻,做成的陶器容易变形,他就用原来的陶土在烧结以后,重新磨碎了,将生料和熟料混在一起,以减少其材料的收缩率,增加其可塑性。这样的新陶土就可以用来做其他物品了,如做成壶,做成罐子,做成其他的样式,也很漂亮。这个是典型的材料的创新。另外如茶叶,茶叶的品质差不多。做茶的老艺人都知道怎么选怎么炒,同样茶叶经不同的人处理,可能就出来不一样的茶叶、不一样的香味,所以才会有不同种类的茶叶。材料的创新,不是说不能创新,而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创新的空间不多。当然要进行这样的创新,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传统,研究传统发展的规律,当传统成为手艺人自己的技能时,才有可能进行创新。
(二)工艺的创新
工艺,是一种处理材料的手段,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工艺的传统,所以手工艺的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工艺。工艺的传统历史悠久,留给现代人的创新空间也很小。湖北长盛川茶叶,其主要传承人把整个过程的传统都吃透、研究透,每个进入公司的新人也要按照传统的手工的方法去研习做一遍,了解前辈制作时的艰难困苦。因为长盛川是个老字号,中国最早做黑茶的,就是这个老字号长盛川。现在公司的车间里很干净,很现代化,有各种传感器,各种输送带,各种不知名的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不少手工劳动的强度,保持了制作的核心技艺。所以,创新要保持核心技艺不是口号,真正实践的时候很困难,要攻克许多电子、机械等方面的难关,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做的效果很好,做出的产品和手工制作的产品相差不是很多。但完全手工制作的还在生产,主要满足一些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而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则可以满足大众的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苏州老字号李良济药业,一家过去专门以中药煎制为主业的企业,过去制作时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必须有人专门看着火候。现在就在研究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之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先解决火候,将过去不可控的、凭眼睛看的,变成可以用电子技术控制的。过去的能源是柴火,现在换成天然气,用一些装置定量供应,就变成可控的了。那些需要熬制的冬天用的药膏、平时喝的药汤,都还是一锅一锅的去做,整个的过程完全符合传统工艺技术的要求,产品也符合现代的质量要求。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一部分机械、电子技术,采用了现代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传统工艺技术的核心,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现在这个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有一些家具的髹漆工艺,说起来是创新,实际上是偷工减料。过去的家具髹漆,必须采用传统的生漆,以求最大限度地和木材进行结合。具体操作时是将生漆调稀了以后,用丝棉蘸上一点点擦拭上去,擦个十遍、二十遍,看上去像没上漆一样。按照传统的工艺技术的要求,髹漆要髹到22遍左右时,家具上才能看到一点点亚光。但现在很多企业偷工减料,用普通的化学漆先上一遍,使木头的毛孔全部封上,然后再用生漆在上面刷个两遍,表面看上去象髹漆几十遍的效果。当然,这样做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时间不长,就会起壳、掉漆。所以,这就不是创新,有的时候也要防止这种假创新。
技术是需要磨练的。已故刺绣大师李娥英曾说过一句话“没有技哪有艺?”强调的是先要有技术,然后才有艺术。这是符合传统手工艺的规律的。手艺人对于技术的磨练是很重视的,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在练习技术。大部分能够成功的手艺人都是智慧加上时间,加上不断地练习,才能成功的。有的时候做泥塑的手艺人随手这么一捏,就是一个很好的造型,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有着几十年的功夫基础。像宜兴紫砂壶著名的艺人吕尧臣的技术,现在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他还有着自己独创的绞胎泥的制作工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经历过计件工资,这样的一种训练,据他自己回忆,对他的工艺技术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就是一天到晚都不断的在摸泥壶,熟悉泥性,熟悉造型,而且还要符合质量标准。计件工资是基本工资加超出指标的提成,所以到月底他的工资总比别人多。他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做得又快又好。如何才能做得又快越好?就必须对技术有很全面的把握。很多人技术很好,速度快不了,而且还美其名曰“慢工出细活”。又快又好,这对于手艺人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一般人做不到。做手艺的人,做到又快又好,眼光要好,技术要好,要眼到心到手到,这就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的人不多。
手艺人在掌握相当的技术之后,接着要训练的是忘记技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技艺成为身体的本能,开发出曾被掩盖、压抑的心的能力,也就是人们本来具有的体验、感受的能力。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学习是一种体验性的文化熏陶过程,中华文化传统认为:“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说一段过又一段,何补!(《朱子语类》卷119)”并且鄙视动口不动手的倾向,认为对于知识“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当手工艺技术成为身体的本能时,手艺人在工作时就可以“息脑运心”,即让大脑休息,而让心来指挥手的动作,“息脑运心”是为了“明体达用”,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修行方法,中医主张“息脑运心”,道家也主张“息脑运心”,佛教亦主张“息脑运心”,在此基础上做到得心应手。庄子曰:“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庄子·天道》)”得心应手曾被手艺人视为手工艺技术的最高境界,达此境者方能在工作中随心所欲。
(三)形态的创新
作为传统工艺最终的表现方式,形态是很重要的。对于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来说,形态更为重要。因为所有对传统的认识、对传统的学习和自己对传统手工艺的磨练和收获,都会在产品上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就是传统工艺品。东西做得越好,就越能充分地反映这些因素,被改变了的形态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审美理想和精神世界的相关知识技术的总和。
形态的创新非常不容易,必须是对传统的形态完全吃透,并且全盘接受、全部消化以后去掉糟粕的部分,把精华的部分放大,这个是考验手艺人胆识的一件事。在前面谈到创新的问题时,认为比较适合这个行当的是“推陈出新”,这四个字要真正落实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的。北京的一个设计师成立了一家叫“传习”的工坊,做的家具既是传统的,又有现代气息。这个人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先学平面设计,毕业了以后就找了一个维修传统家具的作坊,开始向老艺人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将旧家具进行拆装,在拆装的过程中了解了旧家具的榫卯结构,并且跟贩卖家具的人和老木工交朋友,去学习传统。在他新设计的家具中,完全都是榫卯结构,其基本造型起名叫“九宫格”。所谓“九宫格”就是九个方块单位,这九个单位是可以自由组合、变化后形成新的造型,变化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感觉。因为很多女同志都喜欢在休息时折腾,喜欢在家里重新布置,但家具很重,搬来搬去很费劲,这样的家具自身不是很重,搬来搬去也不是太费劲,能够满足女同志喜欢折腾的心理,熟悉的朋友到你家里,每一次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江苏省红木文化研究所的所长杨金荣大师创作椅子,作者完全是学习传统家具出身,并且在学习传统红木家具的过程中,得到很多高手的指导和支持,如开料、选料、制作等。他去开料,同样的树段可以比别人多开出几块。因为红木的原木很多都是中间有虫洞的,如何在没有开料之前就看出虫洞的痕迹,这就需要眼光,他就能做这一点。
但是他最重要的本事还是对传统的明式家具的全面理解。对传统的完全理解,并且消化了这些传统,对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和造型也非常熟悉,所以做出来的椅子一眼看过去,就是明式家具。但是在传世的或者出土的明式家具当中,却又找不到同样形态的东西,完全就是他的创造,这个也是创新,一种根本性的创新。但这样的创新是很难的,他有着30多年的制作传统家具的经验。除了这样的形态创新,他平时在面边压条一体化、多宾格上挠度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小范围的革新。正是这样的小范围的革新累积起来,才形成了这样的完全的创新。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工艺文化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延续相当漫长,几乎横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所有历史时期。这一时代的共同特征是,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创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开展造物活动,或者定制自己心仪的物品。制作者与使用者共同讨论传统工艺产品的制作、使用规范,讨论研究手工艺技术的相关知识,传统手工艺人在社会上受到了很大的尊重,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与评价标准深入人心,传统手工艺的故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文艺作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工艺文化的相关知识高度普及,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常识。
当下,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创造工艺文化的新时代,成为摆在全体手工艺人和相关研究人员、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制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工艺精品,而且还需要普及工艺文化相关知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手工艺创造活力,新时代手工艺品的意匠和制作也应扎根传统、与时俱进,与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步,研究、恢复与重建中国人健康、雅致的绿色生活方式。
(本文刊载于《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