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丹·本-阿默思]传统的七股力量: 论传统在美国民俗学中的多重意义
  作者:[美]丹·本-阿默思   译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18 | 点击数:12359
 

作为过程的传统

  澄清以前的“作为过程的传统”的观点,就有可能更彻底理解这一定义上的变化所带来的重大意义。在民俗学界,如同在其他一些学科,传统的过程暗示着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动力关系。这层意思在语义上紧紧保留了拉丁文“传递”或“传递下去”的意思,如“口头传统”所表达的那样,也一直用来界定民俗的特色。作为民俗学派的语义学家的阿彻尔•泰勒便基于这层意思提出他的民俗的定义:“民俗是那些通过传统,或是以口头或是习俗和实践方式,所传递的一起。”2

  作为一种传承过程,“传统”明显被联系到过去。然而,民俗学家将传统过程从时间维度扩延到社会和空间维度。正如埃克斯多姆和柏瑞所指出的,“需要辨别两种传统:‘时间层面的传统’和‘空间层面的传统’。”3在民俗学研究中,在分析传承的社会动力,以及故事和歌谣的地理传播中都至关重要。

  “口头传统”作为一种传承过程,也指的是有文字社会的历史上的无文字阶段,以及宗教运动史上(将教义写在经书上后成为教条)的前教条阶段。这种用法不只是在美国民俗研究中使用,相反,它在神学和圣经研究中居有核心地位,反映出某些历史社会的局内人的不同观点。4

  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传统”也出现在米尔曼•帕里的荷马史诗的研究中,以及现代南斯拉夫的口头吟游诗中。之后,帕里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在美国民俗和古典研究中发展出一个独特的学派,“口头文学”和“口头诗歌”成为关键词,但是,在帕里的著述中,“传统”一词占据中心位置。他给自己的硕士论文立题为“荷马的传统史诗:论荷马史诗风格问题”,5清楚地表明也已经成为创造过程的传承过程。五年后,在他的“荷马的传统暗喻”一文时,F口头性和传统性几乎成为可以互用的两个词,如在1932年他的文章中明确写道:

  荷马式诗句的口头性表现在其用词上,即,如其程式所示,只能是传统的或口头的。将这两组事实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清楚,那些长期困惑荷马学者的词语和格式的变化其实是荷马式用词的自然和必要的条件。作为口头的,它必须是传统的,而作为传统的,它必须包含老的词语和格式。1

作为民众的传统

  当传统是过程时,民俗是其目标;而当口头传承是民俗的至关重要的特质时,“民俗”和“传统”这两个概念无疑替换了位置,传统成为材料,民俗成为它的载体。理查德•鲍曼描述了这个观点(可以视其为代表了前者,而不是“新”的民俗观点),提出在这些术语概念中:

  民俗是一个群体及其先辈作为一个整体的创造与再创作的结果,是其共性的一种表达方式。民俗以传统的名义被论述,从中,传统被视为一种超有机的时间连续体;“民”就是“传统传承人”,即,他们通过时间和空间将传统继承下来,犹如极多的行李。2

  鲍曼当然很清楚作为超有机体的“传统”与其作为行李的比喻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两个概念在民俗研究中,犹如藏猫猫一样,因人类学派和文学派的兴衰而各有起伏。作为社会科学的术语,“传统”可以被视为一种超有机力量,而从文学角度看,“传统”隐藏在文学形式之中,歌手和叙事人相互传播。

  这种传统作为“包袱”的文学观点起源于卡尔•悉多将叙事人作为“传统传承人”的比喻。他的目的是以一个经验性的方式来理解一个社区内的传统的动力性,从而来取代当时的浪漫思想:“农民的传统是所有农民的共性,在‘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处’到处都有。”3因此,他提出,“每个传统都有其自己的传承者”,这些人只是“整个一个教区的极少数人”,是那些“主动的传承人使得传统有活力并传承下去”。4悉多不是将传统视为超有机体,而是一个有机的民众集体,并随着代表他们的传承人而变化。如果民俗学家希望“理解传统的生命,其起源和发展,其传播和传承,他们就必须注意这次循环关系,以及各种各样的传统传承人”5。由此,如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传统”可以是超有机力量,用文学派的话来说,“传统”成了一个被传递的火把。但是,即使在民俗学的文学派中,也并非都是意见统一的:泰勒将“传统”视为传承过程,悉多则视其为被传承的民众。

  在美国,悉多的“传统”概念产生的影响很有限,也许在课堂上老师讨论过他的理论,但在出版物中则几乎没有引用。这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在美国,沿用历史地理法的叙事传播研究非常少,而悉多的“传统传承人”概念对此最适当不过了。6第二,他的“主动的传统传承人”与“被动的传统传承人”概念与美国民俗学家接受的人类学社会学的“角色”概念一致,因此他的观点显得重复了。第三,多数对个体叙事人和歌手的研究都聚焦于他们的口头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社会功能,而不是他们对故事和歌曲的传播的贡献。第四,这样的局面也可能是汤普森对悉多的态度所造成的:前者注意到后者的学术意义,但过多关注的是悉多的好争论的性格。1

  在受到美国教育的民俗学家中,肯尼斯•高斯廷和柏瑞•托尔肯可能是仅有的两位吸收了悉多的“传统”概念的两位。在高斯廷的《民俗田野工作者指南》(1964)一书中,“传统”作为“民众”的概念是主导的。事实上,“传统传承人”这个表达法是索引中唯一对“传统”引用,因为他把这个词与“信息提供人”互用,而没有用“叙事人”或“歌手”。同样,托尔肯在他的《民俗动力学》2这部教科书中广泛使用了这个术语。就我所知,高斯廷也是美国唯一想进一步发展“主动和被动传统传承人”概念的人。在“论研究表演中对积极传统与消极传统概念的运用”一文中,3他提出,这两个概念的对立不是永恒的,不一定反映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反,传统的激活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虽然对“传统”的这个概念的引用不多,但也足以代表了将焦点从传统转向传承人的变化;从关注主题和类型的横向传播转到对存在于民俗表演者内心和生活方式中的传统的典范模式的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沃尔夫冈·卡舒巴]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
下一条: ·[丹·本-阿默思]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