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顺德龙母信仰的传承和发展
(一)龙母诞的传承现状
1.龙母诞的祭祀仪式
(1)烧“头炷香”
龙母诞庆典从五月初七晚上十二点后正式开始,附近乡民和信众争相在龙母神像前烧第一炷香,俗称“头炷香”,人们相信“头柱香”能够表示自己虔诚的信仰之情,带来好运,得到龙母娘娘的护佑。
(2)龙舟拜龙母
根据惯例,龙潭西华坊本地龙舟必须赶在其他龙舟到达之前首先拜祭龙母,五月初八零时开始,本地龙舟便陆续开始拜龙母。早上,顺德其他地方及周边地区的龙舟也纷纷赶往龙潭,在2014年多达87条龙舟的队伍中,最远来自中山,其中还有一条“凤舟”,这些龙舟的出征费用一部分来自本地村民自发捐出,一部分则是当地企业赞助和政府拨出。
按照传统习俗,龙舟须在河道上巡游一周,然后在龙母前卸下龙头、龙尾抬到龙母中参拜,感谢龙母一年照应,祈祷来年顺风顺水。然后再将龙头、龙尾抬回龙舟安放好。另外,凡是新造龙舟都要到龙母庙,请龙母为其点睛。
龙舟拜龙母的活动一般在下午三四点结束。龙舟在早上到达龙母庙时,会各自做好参拜登记,并领回号码牌,祭拜结束离开龙母庙时,便可凭号码牌拿到龙母庙的回礼,箩筐中装上用红纸封号的“龙舟酒”、茶叶、红包,将这些吉祥物品放在龙舟上一并带回村中。
(3)普通信众祭拜
龙母诞当天,来自各方的信众从早上开始参拜,带着水果、鸡肉、烧肉各种供品以及香烛、元宝、寿衣等来到龙母庙,在龙母娘娘像前的供台找到空位,摆放好自供品,纷纷祝祷祈愿。信众各自随意参拜,并没有固定的仪式和规定,一般在龙母庙中参拜后,也会到五龙庙与天后宫参拜一番,信众也可在庙内购买风车、龙母令旗、龙母符、茶叶、手巾等物品。有趣的是,不少信众会把盖过龙母印章的毛巾围在脖子上。据当地村民介绍,印有“龙母印章”的毛巾开光过,能够保佑新的一年,能够保平安,健康,旺财。
近几年,一群原本到“悦城龙母庙”祭拜的香港信众,经本地商人杨家康(音)介绍,转为来到龙潭龙母庙祭拜,并形成大规模地祭拜队伍,每年约一百多名信众参加,是最大的外来参拜团体。这些信众从男女皆有,年龄从十几岁到七十多岁,其中部分是筹建香港悦龙圣苑的参与者,近年他们也在江门捐资修建了一座新的龙母庙。
这群信众每年会在龙母诞前来到龙潭参拜,并完成一系列的仪式,经过对比发现,香港信众引入了悦城龙母诞的部分祭拜仪式到龙潭龙母诞中:
一是烧幽,也叫祭涌、净涌。在龙母庙前的龙潭涌放下一艘可载人的机船,庙堂师傅和信众坐在船上唱经念佛,机船后拖着一艘小木筏,放上纸扎人和龙母像。两艘船在河中行走,意在清理河中污物和妖魔,保持龙潭的干净和平安。这一仪式从未在龙潭出现,是由香港信众引入。“祭涌”由传统仪式“烧幽”演变而来。“幽”指通阴间之物,烧幽者带香烛、纸钱、元宝、鞭炮等到悦城河边焚烧,以祭祀鬼魂。据调查,香港信众最初只在河边烧纸钱,以真假龙舟的形式祭拜是近几年才有。
二是沐浴更衣。据乡民描述,香港信众在龙母像前拉起布帘,只允许女性进入,为龙母娘娘沐浴、更衣。为龙母更衣被视为神圣的仪式,只有少数人参与,不可围观。这也是悦城龙母庙龙母正诞时的特别仪式。
2.龙母诞期间的民俗活动
(1)起龙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后,各村长者择定吉日,将放置于河中的龙舟重新拉起,村中男丁,不论老幼都可前往帮忙。一艘普通大龙舟长达十几米,由于被放置在水底一年,船中塞满淤泥,需要三十到四十名男子在水中用竹竿抬起龙舟,岸上则有十几人用麻绳拉住龙舟的船身,岸上岸下相互配合。当龙舟被抬至水面后,人们马上舀走淤泥和剩余的河水,并用塞子把龙舟上的入水洞堵住,才能抬出水面,进行龙舟清洗、上油和检查修补工作。据当地民俗研究者邓家声称,“起龙舟”这一活动在龙潭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场面热闹,激动人心,村人以香火、爆竹庆祝,岸上还有龙舟说唱助兴,是各村一年一度的民间盛事。
同样地,当农历五月的龙舟活动(集中在端午节与龙母诞)结束后,村中男丁会把龙舟重新放置于河中,这也是龙潭当地特殊的龙舟保存方式。放置龙舟的过程与起龙舟刚好相反,先拔出入水洞中的塞子,让河水流入龙舟,龙舟逐渐下沉,人们会潜入水中,舀入大量河泥压紧并固定龙舟的位置,直到河泥填满整只龙舟,再用竹竿标出龙舟所在位置,这一仪式称为“藏龙”,标志着一年龙舟活动的结束。
(2)投桡位。龙潭当地的龙舟在下水前,会进行“桡位”竞投,全乡男女老少皆可参加。龙舟上的任何物件都是被竞投的对象,除去船头船尾负责控制龙舟行驶方向的“秋公”位置,包括桡、罗伞、鼓、锣、帅旗、高标(1)等都参与竞投。竞投没有明确规则,价高者得,通常一人投得桡位后,会坐上龙舟,跟随龙舟到龙母庙参拜。村民参与竞投“桡位”,意在借助龙舟的喜气祈求顺利,“投桡位”所得的费用,将会用作龙舟的日常维护费用、龙舟队伍的训练经费及奖金,一个桡位能投得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
(3)吃龙舟饭。龙母诞当天中午和晚上,龙潭村各村民小组各自组织龙舟宴,每家每户在龙母诞前以桌为单位预订,村民小组各自承包给民间餐饮队伍来负责准备饭菜,外出的村民和亲戚之间会在龙母诞当日回村“吃龙舟饭”,村民也常常宴请朋友来参加这一盛会,外地游客也纷纷参加龙舟盛宴。根据龙潭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龙母诞当天“中午全村总数约2000围,晚上这一数字甚至会达到4000围”,(2)可见数量之多,场面盛大。
(4)游龙戏水。龙舟参拜龙母后,在龙潭涌来回巡游,两“龙”或多“龙”交汇时,船上的桡手会用木浆和水瓢相互泼水,年轻的桡手在龙舟头跳动,激起的层层水花,岸上的观众被“龙舟水”打湿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参与到其中,常常能看到人们走下埠头,在河边俯下身来掬水冲洗手或者脸部,这就是“洗龙舟水”以辟邪。
狭窄的龙潭河道中挤满了龙舟,艘艘龙舟装扮漂亮,俨然一片色彩的海洋。船上的桡手穿着印有本村、本庙的名称,龙舟上竖插帅旗、旌旗、罗伞等装饰物,船头船尾分别是鲜艳的龙头龙尾和各种花草,船中间放置大鼓,有专门的鼓手负责击鼓控制节奏,但在龙舟竞渡时,这些装饰物会拿下减少前行的阻力。
(4)龙舟竞渡。龙母诞当天下午,部分龙舟会参与龙舟竞渡赛,整条河涌彩龙往来穿梭,听着鼓点和锣鼓声齐声划桨,岸上观众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和掌声,河上彩旗招展,炮竹不断。龙舟完成规定的路程后,获得名次回到龙母庙,桡手带着已经卸下的龙头龙尾、本村或庙的名牌在一群人的拥护中到庙里领取荣誉。
在夜晚,龙潭龙母庙附近村小组相约一起“扒夜龙”,近10条龙舟在黑夜中比赛速度,依然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喝彩声、炮竹声。
(5)观音出巡。龙母诞当天,“观音”像从逢简村圣母庙出发,沿途不断“洒圣水”,据年长的村民介绍,“沾一点观音圣水,会有福气”。
(6)民俗表演。龙母诞当天,龙母庙附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供信众和游客观赏,如龙舟说唱和锣鼓柜,舞龙,舞狮等。
(二)顺德龙母庙的发展规划与保护
从1997年起,龙潭便以端午节、龙母诞庆典为基础,举办“水乡文化节”,时间前后持续约一个星期。曾多次举办龙舟赛,邀请周边龙舟参加,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其中,2013年龙母诞期间,龙潭村单日接待超六万名游客,场面盛大。经过接近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水乡文化节节日气氛浓厚,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在当地政府与龙潭居委会的合力策划下,已经成为龙潭的一张新名片。
龙母诞文化节举办以来,已形成集聚效应,吸引信众和观众的同时,也招来了大小商家,沿着龙母庙前的龙古路,一路上都有售卖元宝、香烛的摊位和店铺,新加入的卖饮料食物、工艺品、玩具的小商家,则组成一个新鲜集市,当日更有楼盘、保险公司的大幅广告。
尽管龙母诞祭祀仪式没有完整保留,但龙母文化的内涵早已渗透在龙潭的历史中,龙母信仰也成为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龙母诞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新时期的价值有不可忽略。2014年,龙潭龙母诞也入选《顺德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顺德龙母信仰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不仅没有式微,祈福的作用没有大规模削弱,保留了相当的群众基础;龙母诞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在延续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展示形式,融合其他民俗元素,不断注入新鲜活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和符合新时代人民的审美认知。
从2015年开始,龙潭村委会配合龙母诞,在五月初五举行“放生素食文化节”;在五月初七晚上举行“敬老大会”,作为“水乡文化节”的开幕活动。农历五月初五,信众可免费在龙母庙前放生鲤鱼和祈福,也可在龙潭水道闸口放生鲤鱼、放飞白鸽,据统计,首届放生节放生数量多达一万多斤,筹得善款12万元,其中部分放生的鲤鱼与白鸽由热心人士捐赠,也有部分不能前来现场参加的信众请工作人员指定放生捐赠的白鸽等。中午,龙潭村委会组织素食节,信众可提前预订位置。
龙潭本地的“敬老大会”,原本在年终举行,为配合水乡文化的活动安排,增加节日气氛,从2015年起,改为每年五月初七举行,“敬老大会”上同时举行拍卖字画活动,2015年所得善款为40万元,将用于龙母庙的维护,并拨出部分支持本地慈善事业。于2015年成立的龙潭龙母协会,也在2015年的水乡文化节协助放生活动开展和慰问困难家庭。
龙潭居委会还计划回收龙母庙两旁的商铺土地,筹建龙母文化展示馆,在龙潭涌的另一边建立观光长廊,邀请规划公司参与规划,预计未来一到两年能够完成基本的旅游观光规划。未来五到六年,龙潭计划完成重建龙母梳妆楼的工程,并建设一系列的龙母庙配套旅游设施,在龙潭涌建设码头,购买游船供游客游览河道,购买国际标准龙舟让游客体验扒龙舟的乐趣。
结论
顺德龙潭龙母庙始建于宋代咸淳元年,历史悠久。它由善信陈德先生梦见悦城龙母授意而建,开启了悦城龙母信仰在顺德传播的先河。建庙传说版本尽管不同,但被写进顺德望族陈姓(也是广东第一大姓)的族谱,却是事实。在此后悦城和顺德两地长达七百多年的龙母信仰互动中,陈姓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顺德陈姓,就没有两地龙母信仰的繁盛。作为悦城龙母行宫之一,顺德龙母庙秉承了悦城龙母祖庙的传统仪式和信仰,如一年一度龙母诞会的举办、对孝道伦理的弘扬,对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祈愿等;但同时,它又根据水乡地域特点,嵌入了起龙舟、投桡位、吃龙舟饭、龙舟竞渡等习俗,使龙母诞的仪式活动更丰富多彩和深入人心。在“非遗”保护的新时代,与时俱进,先后举办“水乡文化节”、“放生素食文化节”、“敬老大会”等,从而赋予了龙母信仰以新的时代内涵,促进了龙母文化在更广时空里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原载于《文化遗产》2018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