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董晓萍]国家·历史·民俗:女性学者的民俗学遗产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2-22 | 点击数:8731
 

  (四)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一些知识分子投身国家改革和历史运动,从事民俗写作与研究,与他们对国家前途和对民众命运的关切良知有关。钟敬文很赞赏早期女性革命家秋瑾,她使用古代神话创作了《精卫石》,还交代了自己利用民间素材再创作的目的:“吾女子中何地无女英雄及慈善家及特别之人物乎?……余也谱以弹词,写以俗语,欲使人人能解,由黑暗而登文明。逐层演出,并尽写男女社会之恶习及痛苦、耻辱,欲使读者触目惊心,爽然自失,奋然自振,以为我女界之普放光明也。”钟敬文称赞秋瑾之举“是考虑到革命迫切需要的结果,并不是偶然的行为”。

  中国历来有民本思想传统,重民本者必重民俗,但过去在这方面唱主角的是男性,包括官员与知识分子,像秋瑾这种女杰是凤毛麟角。“五四”运动以后,新女性增多。她们走出家庭,投入公共事务,也有人从事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或表演工作。这不完全是与旧传统决裂的结果,而是因为在我国关心民生、为国分忧早有群体共识,否则不会有“木兰从军”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千古流传。不过在“五四”以后,女性开始自觉地承担社会角色,这使她们在国家与历史的关系上增加了权重。不过也由于女性熟悉家庭,所以她们在分析有关女性的民间文学文本时,会比男性更了解女性与民生的关系。对男女学者在此点上的不同,我们不妨举个例子作说明。胡适在“五四”时期写过分析歌谣的文章,其中有一首《蒲灵子车》,类似《看见她》,内容是“‘小姑出嫁后回娘家,受了嫂嫂的气,发泄她对于嫂嫂的怨恨’。前天承常惠君给我抄了许多同类的歌谣,很可以做比较的研究。”他的话就到此为止了。另一位女学者也分析姑嫂歌谣,这样说:“这是女性哀怨的呼声。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姑娘们十七八岁就被送到一个陌生的家庭。在婆家人的心目中,她们是‘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因此她们既要担负繁重的家务劳动,又不能有行动的自由,娘家即使近在咫尺,也是可望而不可即。……(这种歌谣)是千百年来无数处于封建家庭牢笼中的广大劳动妇女的共同心声。”对照两种讨论,可见男性学者对比较研究和形式研究有兴趣,乐于作宏观的国家形态、社会制度与家庭结构关系分析,女性学者也能看到国家与家庭的关系,但她们还能看到男性不敏感而女性敏感的问题,即婆媳关系和姑嫂关系。她们告诉我们,民间文学怎样提供了这类情节,我们怎样可以顺着这些线索了解国家与民生的另一层关系,而这层关系又能帮助人们深入认识中国血缘家庭社会的特征。所以说,女性学者同情女性,这种女性情感对研究家庭民间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20世纪40年代,在世界反法西斯洪流中,我国人民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延安红色根据地,培养了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他们搜集民间文学作品,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全国统一战线的建设。在这种环境中搜集和整理的民间作品,成为知识分子与民众开展思想交流的手段,也成为共产党联系群众的一种工作作风。江源与董均伦正是从这批文艺工作者中走出的一对伉俪。新中国成立初期,继续传承延安文艺新传统,女性民俗学者李星华加入了云南民间文学调查组。她奔赴滇西,向边疆群众搜集传统故事,在工作中了解到尊重多民族多地区文化传统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女性民俗学者郎樱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此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到对西北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搜集与研究中。20世纪70年代,一批艺术学者来到敦煌,考察和研究敦煌壁画中的舞蹈绘画。女学者董锡玖从敦煌壁画中发现了诸多民俗,她介绍,在第217窟西壁下,有“折柳场面”,这类石窟艺术品是“表现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乐舞场面和舞蹈形象”,留下了历史艺术画卷。李承仙和常书鸿列举了第285窟的多位女神和男神,如“伏羲、女娲、日天、月天”,指出中印佛教文化和石雕艺术交流的影响。这批艺术学者在考察结束后,还与甘肃舞蹈艺术家合作,创造了大型敦煌舞剧《丝路花雨》,再现“一带一路”历史文化的辉煌。季羡林先生曾撰文高度评价他们的工作,文章的题目就叫《敦煌舞发展前途无量》。

  20世纪80年代初,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出版,作者团队中有好几位女将,屈育德承担了其中有关神话传说部分的写作。她在书中解释《山海经》的“羲和浴日”神话,我读大学时念过,当时就印象很深,知道原来神话学教材可以这样写。我将这段话抄在下面:

  (羲和浴日)旭日初升时,光华灿烂,人们又因此想象它每天早晨在咸池洗澡后才出发登程,就像人们洗了澡就皮肤鲜亮光洁一样。

  故事与古代思维有关,又能流传至今,所以能用来作超时代、超文化的研究。一般说来,现代民俗学者只要找到历史文本与现代文本对应的形式,就能知道古人怎么想问题。但是,在这段文字中,女民俗学者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她将故事思维与人体体验结合起来思考,对故事的解释就可以转换为现代思想的表述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女学者有照顾婴儿的独特经历。前面提到的英国女民俗学会会长欧娜·奥派就研究儿童民俗,这也与她的女性经历有关。这一类的分析,使用女性学者的人生体验,或者使用近距离的田野资料,能引导学者接近本地人和本民族人维护民俗的自我意识,将那些不同于学者出身的社会文化中的他者社会文化中的人们,引入学者自我社会文化和精神空间之中,成为可研究的对象。在20世纪的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这些民俗学工作的完成,都是新国家文化建设和创新维护历史文明的组成部分。

  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中国女性受高等教育者颇有一批,但与男性相比,还是男性居多,这背后是中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屈育德也指出这个问题。但她能从中国史料中,发掘中国民俗保留女性才华的特点,下面是她的一段分析:

  (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民俗)密切地关联着整个文化领域,表现出一个民族在文化创造中的需求和才干。中国的社会风气长期重男轻女,然而民间却流传着多种形式的巧女故事,热情颂扬女主人公过人的智慧和胆识,这就更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复杂和丰富,非蜻蜓点水式的“文化皮相”所能够解释。

  巧女故事是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杰作,早在脍炙人口的汉乐府《陌上桑》和北朝乐府《木兰辞》中,已经透露了人民赞颂女儿的消息。……封建社会的文人著作记载的民间巧女故事只是一鳞半爪,但是这些蛛丝马迹却提供了这类故事早有产生流传的确凿消息。“五四”以后,我国涌现出一些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出版和研究的学者,在他们的努力下,民间长期流传的巧女故事陆续见诸文字。在三十年代后期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主办的《民俗周刊》上,就先后刊出了《解难题》、《伶俐媳妇的故事》、《一句话难倒了秀才》等巧女故事。解放后,这类故事的搜集成果更为丰硕,从中可以看见,它们不仅在广大汉族地区历来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各少数民族地区也各有自己的“巧女”。

  钟敬文曾为屈育德的著作作序,两人之间,钟敬文是研究生导师,屈育德是研究生弟子。钟敬文对屈育德的要求是:“要敢于超越。所谓超越,不但是对于前人的(当然,要正确地承认前人在他们的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真正成果),同时也是对于自己。”屈育德在这篇文章中则指出,钟敬文早年参与主办的《民俗周刊》已发表过巧女故事的作品,前人已有开辟。当然她也有自己的新主见。她提出,中国的巧女故事不是单一体裁,而是与谚语、谜语等体裁和男女对话的形式掺在一起,有时并不分割。这与前面提到的芬兰女学者丽莎的结论相似,两人都是独立分析的结果,但屈育德要早半个多世纪。江源和董均伦谈过在搜集故事时看到谚语与故事混合的现象,但没有进行学术分析。从总体上说,中国男女学者在很多层面上都是合作的。合作的关系是广义的,包括夫妇、同行和师生。合作者可以在理论上存在分歧,但绝不是打击和炮轰,他们的合作前后继承,让民俗学接续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为民俗学的衰颓而悲哀的福田亚细男
下一条: ·[王锦强]民间文艺40年:与时代同频共振
   相关链接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文忠祥]“赋魅”自然: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问题思考·[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
·[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刘文江]传说研究的三种范式
·[刘婷]从辽境香炉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镜像·[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冯莉]论埃内斯托·德·马蒂诺的民俗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