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对话之路”到“对话之道”
文化多样性是一种理念。围绕这种理念,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组织富有成效的多向度对话。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亦可作为文化表现形式、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及谅解与和解能力的一种适应过程来加以体认,在文化间对话实践中加以保护。在教科文组织推出的一系列跨学科的部门间对话行动中,“丝路项目”以“路”为“道”的方法可谓影响深广,因其始终将观念及其实践落实到文化间对话这一主题上,在对话相关性的设定和树立实践范式方面为“十年行动”及其宗旨而执行的文化间项目奠定了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基础。这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拉丁美洲-加勒比2000”(Latin America-Caribbean 2000)、“玛雅世界”(Maya World)、“巴洛克世界”(Baroque World),以及“阿拉伯文化经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伊比利亚-美洲文化的贡献”(The Contribution of Arab culture to Ibero-American cultures through Spain and Portugal,ACALAPI)等等(27 C/103)。
在促进多重形式的文化间对话方面,由“丝路项目”开启的“对话之路”当属最具示范效应的旗舰项目,成为后来以同样的基本思路发起的其他后续行动的样板。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促进和平文化”计划,与各个“之路”项目、“两个世界相遇500周年”纪念活动,以及“阿拉伯文化发展计划”等深度融合,也成为“国际理解”的一个个重要标志。1999年,“之路”系列项目被纳入联合国《和平文化行动纲领》(A/66/273)的实施范围,不仅使教科文组织的部门间行动产生了倍增效应,也带动了该组织在其主管的各领域先后主推的各种文化间项目或计划。此后,教科文组织还开展了一系列传统的和创新的活动,建立新型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各机构间和各组织间的合作,使得文化间对话活动在次区域、区域及跨区域层面显著增强。例如,在哲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有“区域间哲学对话”“思想之路”(亦作“通往第三个千年之路”)和“艺术之路”,在教育领域有“未来之路”,在文化、教育及信息和传播的部门间项目中有“电影与文化间对话”“数字丝绸之路”和“伏尔加河大道”。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迦太基之路”“腓尼基人之路”和“安第斯大道:文化之路”等项目,先后与欧洲委员会的“文化线路计划”、世界旅游组织的“遗产之旅”和“记忆之旅”,以及世界遗产委员会推动的“遗产线路/文化线路”形成多重呼应。与此同时,还在国家、区域或次区域乃至跨区域等层面拓展为了一系列后续行动,诸如中欧和中南欧地区的“蓝色多瑙河”和“橄榄之路”、太平洋次区域的“海洋之路”“非洲独立之路:解放的遗产”、亚太地区的“陶瓷之路”等等。从上述这些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之路”项目的方法论价值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印证;与此同时,也充分说明加强文化间对话、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开展和平建设行动的重要支柱;保护文化多样性作为和平对话和可持续发展的共享资源则有利于培育创造的多样性,并加强文化间能力。在更大的框架内(包括宗教间对话),教科文组织特别关注鼓励地方、地区和国家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与政策多元化,鼓励区域和次区域的相关创议,彰显文化间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意义。所有各方的行动都对文化间对话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对话之路”系列项目的“模板”“,丝路项目”将“陆路”和“水路”本身作为对话方法和路径的策略,以其机巧的辩证思考和灵动的形象表述,开启了以“道/路”与“相遇”互为表里的话语关联和阐释空间,而且“之路”的标识性符号和话语意义也在不断复制、翻版及拓展中彰显出实践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步入新世纪的国际社会走向文化多样性的深入讨论和对话伦理的知识再生产形成了积极的助力。2004年10月,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就“文明间对话的新路径和具体行动”展开辩论,其背景文件对“之路”系列项目的借鉴价值予以了高度评价:
通过欧洲-阿拉伯对话、地中海项目或教科文组织、阿拉伯文化组织和伊斯兰教科文组织之间的三角合作等项目,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间对话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和积极影响。具体行动是加强特定区域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凝聚力(例如在中亚、东南欧、高加索、印度洋、地中海地区,以及“阿拉伯计划”),进而通过“道路/路线”项目突出互动和相互影响,对丝绸之路、非洲铁之路、安达卢斯之路、信仰之路、橄榄之路、伏尔加河大道和奴隶之路(促进各地区大学之间的具体项目,研究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成因和形式)以及戈雷[-阿尔马迪纪念馆]项目予以特别关注,以利培育文明之间、文化之间和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170 EX/INF.5)。
正是随着“之路”型项目的不断“落地”,“丝路项目”开启的“对话之路”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展,而“道路”和“相遇”这两个颇有说服力的象征符号,以内嵌的隐喻和阐释张力说明了“道/路”即方法、方法即“道/路”,由此引领着不同文化间的多向对话及其实践之道,稽古揆今,深入人心。在“十年行动”走向尾声之际,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贝尔纳·于热曾以《在路上》为题,对“之路”项目的意义作出如下评价:
教科文组织正确地采用了“路线”这一主题,由此将各种互为孳衍的相关项目与文化对话连接起来。这些亘古绵延的路线因其曾经运输过某种贵重品而得名:丝绸、生铁,甚至奴隶。另一些路线,大多不是由于贸易的取道,而是取决于道路所交汇的中心,例如,耶路撒冷——三大一神教的圣城;古安达卢斯——三大文化曾经在此和平共存。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正是由身心屏障、地形路线和人类谋略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由其决定着某个思想是否能超越时空,在某一特定地域和特定文化中产生的某段书写是否能对某块大陆的另一端产生影响。传播是刻意的还是偶而为之的?当归功于扩张力还是吸引力?一种思想从一地传播到另一地,是缓慢的渐进过程抑或是历史性灾难的结果?思想的旅程,取决于地理的恒常抑或是战争的命数,还是取决于各古代文明中心的十字路口抑或某条新路线的发现?若想了解自己来自何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须重返过去的大道小径[19]。
正所谓“路即思想之道”。古往今来,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正是沿着“大道小径”孶孶不息,成为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动力。与生物的线性进化不同,文化的非线性进化特质,就让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区域的人们,能够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通过有用的知识和好的做事方法的彼此启迪和共享,而大大加快文明进程的步伐。人类以往在地球上的活动,总体而言是十分成功的。今天,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超速发展,以及人们越加频繁的移徙,文化间的对话比起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丰富。不论怎样,过去、当下乃至未来的“路网”依然在延伸,需要人们在“相遇”和“对话”中不断前行,也要不断回首,尽管道路依然迢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