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陈建宪]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
——以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为例
  作者:陈建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2-10 | 点击数:10636
 

二、故事讲述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自从人类诞生于这个星球,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于洪水之中。那些在灾难中侥幸逃生的人,将洪水事件代代传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集体记忆,这就是洪水故事。

  “洪水”是人类常常遇到的自然灾害,它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事件。但洪水事件一旦成为“故事”,就与真实的历史脱钩,成为讲述者表达某种观念的载体,并遵循着叙事艺术的虚构法则,与历史真实渐行渐远,最终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稳定结构的独立体,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洪水再殖型故事”。

  洪水再殖故事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的故事类型之一,它主要由两个情节序列组成:一是在淹灭世界的大洪水中只有极少数遗民幸存;二是洪水后幸存的遗民重新繁衍出新的人类。人类的毁灭与再生,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主题。在中国,也有大量洪水再殖型故事流传。其口头记录文本数量众多,仅笔者目前所见,就多达41个民族568篇异文。

  按格雷马斯的观点,故事的结构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外显的叙述层面,在此层面上,叙述的显现必须适应其表达所必需的特定要求;另一个是内隐的层面,它构成一种公共的结构主干,在此层面上,叙述性是在显现之前就已预先定位并具有组织的”。对于同一故事类型的不同异文来说,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情节基干,相同的结构组织与叙事语法,是它们的内隐层面;而用来表达这些深层结构的具体情节,则是它们的外显层面。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同样具有这样两个层面。

  我们知道一个故事是由众多的母题组成的。为了实现故事两个层面的对立统一,母题必须具有双重特性,即普同性与特殊性。所谓普同性,指同一故事类型中处于同一结构位置的母题,必须满足这个位置所要求的功能需要。如避水,无论是选择方舟、木柜还是葫芦,都必须实现保存遗民的功能。再如人类再殖,葫芦生人也好,畸形子切碎也好,捏泥人也好,总之,它必须实现人类快速增殖的功能。但是母题又具有特殊性,即由不同生活条件、不同精神信仰、不同口承传统等因素形成的不同表达形式。

  民间故事的讲述者并非故事的创作者,而是这个故事的众多复述人之一。并不是每个讲述者复制出的故事文本都是一样的,受时代、地域、个人语言能力等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复制出的文本都是独特的。这正如一群画家围着人体模特写生,虽然模特是一个,画家们画出的画面却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差别。民间故事讲述者在复述洪水再殖型故事的过程中,不可能随心所欲,他必须在母题的普同性与特殊性之间走钢丝。

  在各民族口头文学传统中,本来就积淀着许多母题的库存,故事讲述者在自由地利用这些现成的集体记忆的同时,一旦这些库存品不能满足故事结构的需要,他们也会进行即时的创作。如果他们创造的东西足以使后来者反复使用,不断复制,那么就会变成新的母题而加入到集体记忆的仓库之中。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研究人类文化的不同模式时,发现了文化选择的重要性。人类各民族生存繁衍的需要是基本一致的,但他们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却极为不同。“且莫说人类创造力之丰富,单只是生活的历程和环境的逼迫就为人们提供了数量大得难以令人置信的可能的生活之路,而且,一个社会似乎是可以顺着所有这些路生活下去的。”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尝试所有的发展道路,它必须在特定情感和动机的支配下做出相应的文化选择,并逐渐整合成一种具有统一的形态且区别于他者的文化模式。同样,我们在故事讲述活动中也发现了母题选择的重要性。在同一类型的民间故事中,一定存在着共同性与差异性两种因素,即共相和异相。共相意味着这些异文之间存在着内在结构的统一性,异相则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个性表达。

  根据这个原理,寻找洪水再殖型故事中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就成为我们对这个故事进行互文性批评的入口。正是由于民间故事中不变的质与变动的量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张力,因此民间故事才显得即单纯又丰富,既统一又多样,既保证了族群传统的延续又能与时俱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李天赐]台湾少数民族神话中“人变动物”故事阐释
下一条: ·[陈泳超]从感生到帝系: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
   相关链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
·[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