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
  作者:赵洪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5 | 点击数:5416
 

三、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对话——叙事者叙事分类与研究者体裁分类的博弈与平衡

  1835年,雅各布·格林对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这三种叙事体裁进行了区分,自此之后,“学者们就孜孜不倦地把叙事作为口头艺术形式进行考察,并根据其自身的内容、结构和风格进行体裁分类”。由于叙事传统的传承延续,“叙事体裁的分类和命名始终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学术问题。体裁在各个时代不断变化,一种体裁“失宠”后,另一种又会逐渐兴盛,因为“叙事作为为一种话语类型,较之其内容和形式,其实用功能得到了更多关注,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在大众传媒时代,单纯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散文故事讲述在许多地方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则是以前不被认可为体裁的娱乐故事、个人见闻、流言蜚语和花边新闻等口述样式。在国内,传统体裁范式问题逐渐凸显,有学者提议用叙事要素来打通和统贯各种民间文学体裁。何为叙事,格莱德认为叙事就是一个或者多个叙事者向另一个或多个受众讲述一个抑或更多的要么真实,要么虚构的事件。也就是说一个叙事应包含一个完整事件,不管此事件是真实的抑或是虚构的,以用其区别于类似于“上班了”“写完作业了”等极其简单的陈述。

  西村真志叶阐述了目前中国国内关于体裁的三种批评:第一,神话、故事、传说等体裁难以区分,民间叙事就是一种体裁;第二,现有体裁系统已失效,民族志诗学的研究成果让研究者发现了地方体裁和民族体裁的存在;第三,体裁分类的非主体性,因为体裁划分从来都是学者们的行为。同时指出研究者在没有认真探讨的情况下指出民间社会没有体裁分类,是研究者们放弃了对民间体裁分类的探究,主要问题是“研究者们”的体裁分类和“民间社会”的知识分类体系之间出现了脱节。如何做到“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的双向对话”实际上这是一场叙事者叙事分类与研究者研究分类的博弈与平衡,即“研究者们”的体裁分类和“民间社会”的知识分类体系之间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抗衡。

  在研究中,西村真志叶将体裁“理解为一种话语形式”,超出学者们的“体裁学的知识框架来思考体裁”,即“从民间社会的角度去思考体裁”。意即应将民间社会中普通百姓的叙事作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的来源出发,开展民间文学叙事研究,而非用所谓的研究者的“体裁”去限定民间叙事的研究空间。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搜集为例,三套集成的搜集完成后,研究资料迅速增加,但研究者没有据此建立一个适合本国情况的体裁系统,而是“把这些新的资料塞进一个已有的,甚至不是立足于本土资料的内在规律而设计的分类框架之中”,因此受到学者们诟病。在《尤赫·奥克萨宁故事讲述的叙事与叙事异文》一书中提到叙事者故事分类与其知识储备和对传统的态度有很大关联,叙事者自己的体裁分类亦是不系统的,每个叙事者对体裁定义的名称也有差别,即使同一叙事者叙述同一故事时也可能采用不同的体裁模式;此外,叙事者常把叙事体裁分为“男人的故事”,“不适合女人的故事”,以及其认为“敏感的故事”等。实际上研究者考证叙事者如何对自己的叙事进行分类、评价,对叙事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研究者不但要注重叙事者的体裁,而且要注重考证其对体裁分类的原因,将“分类工具”或“分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由此得到体现叙事者态度与情感,体现语境内涵的文本,而非单纯地用研究者的体裁系统自上而下地去分类所得的文本。

  此外,对民间叙事的研究,主要包括“民间日常叙事”和“民间审美叙事”两种体裁,国内民间叙事的重点向来都是民间审美叙事。但近年来在芬兰、美国、德国等国家对民间日常叙事与民间审美叙事给予了同样的关注,二者均逐渐成为民间叙事的研究对象。因此,国内学者亦应转变思路,将二者同等重视起来,同时对被研究者的情感态度、动作语言等予以关注。

四、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文本、情境与叙事者相结合的多维度研究

  通过前文对纯文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在实际研究中应超越纯文本分析,转向丰富叙事话语讨论,而叙事话语研究的角度则应考量叙事者与研究者两个方面,从而实现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的双向对话,由此认识到在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应实现文本、情境与叙事者相结合的多维模式研究。

  大众传媒主要指“20世纪以来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格等大众媒介载体”。在大众传媒时代以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民间文学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的变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讲故事、说神话、猜谜语等旧式民间叙事体裁逐渐被娱乐信息、校园故事、都市传说等新式体裁以书籍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媒介方式所取代。因此,从情境角度看,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学的形成与传播要不断借助各种新媒体的推动与帮助,因民间文学传播方式由先前的口口相传逐渐转换为两大方向,一是口头逐渐转化为书面,二是出现了媒体介于中间的传播方向,即口头—媒体—口头。口头文学向书面的转化主要源于报纸、杂志、电子阅读模式的兴盛与发展,而口传—媒体—口传的传承模式则是现代影视发展的结果。在影视互联网时代,当我们叙述某传说,某故事时,其信息来源多半来自各种影视作品及书面材料,而非得自茶余饭后,闲暇时刻民众的口头讲述。学者李扬的一项调查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当其请青年学生讲述《白蛇传》传说时,不少学生的叙述,是来自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青蛇》,而非其他。从叙事者角度看,叙事者的知识储备、叙事方式、叙事体裁选择、看待传统事物的态度等方面必然受到电影、电视、书籍、网络的影响,而面对同样受到各种新媒体影响的听众,其叙事表演的内容、方式等必会发生巨大变化。

  从文本角度看,民间文学的素材来自民间叙事,民间叙事的体裁、内容、类型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叙事不断融入,叙事体裁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因此民间文学的文本创作素材来源可谓更加宽泛,传播渠道更加广阔。

  此外,随着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各国动漫技术水平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中国动漫产业如若能借助民间文学素材,以丰富情境呈现民众生活,必能受到民众喜爱,从而促进动漫产业进步;反之,动漫产业对民间文艺作品的推广、传播又将会使得民间文学向纵深层次发展。总之,新媒体时代的民间文学创作、传播与提升需紧紧将文本、情境与叙事者三要素结合起来,以“搜集民间文学,对其进行改造和提升,创造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的采风模式,通过民众口述及新媒介,经由对叙事者的密切关注,从而取得体现民众生活情境,传播性较强的叙事文本,而后在各种新媒介方式的推动下实现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

  (本文刊载于《理论月刊》2018年1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葛荣玲]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
下一条: ·[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