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平房作为蒙古族特色民居,造型独特,房顶中间高、前后低,两侧有“峰山子”,此为瓦匠的活,叫“滚山子”,大小可选,是瓦匠垒起来的。据张力勇老人讲述,这样的造型除了因为喀左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之外,还有两种说法。
关于海青平房的一种传说是,蒙古人在游牧时期住蒙古包,来这以后因为都是山地,为了居住简便就变成搭马架子。据说成吉思汗的四子托雷外出打猎,行军至此时,天降瓢泼大雨,那时候没有避雨的地方。有个士兵发现马鞍子的形状不存水,于是士兵纷纷拆下马鞍子连在一起,举过头顶,为托雷避雨。此后蒙古人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房子建成马鞍形状,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海青平房。
另一种说法,海青是草原上的一种雄鹰,为蒙古族生活所用,所以用草原的雄鹰命名,是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体现。海青平房两侧的房山子,象征着大鹰的两个翅膀,它是蒙满融合的一种文化。
据老木匠说,之前建海青平房用料多为奇数,蒙古人以单数为吉数,所以九、七、五、三都是吉数。建房、留门窗、檩子、都是单数,建房时没有规定的数量,主要视规模而定,只要保证是单数就行,但是椽子除外。
海青平房是纯木架结构搭建,先搭建起“四梁八柱”的轮廓,再填充夯土。因为是纯木架结构,建造房屋能否成功,会不会坍塌,关键在房梁。所以海青平房在建造过程中特别看重上梁,上梁需要请阴阳先生看个好日子,选个吉日良辰,上梁的时候脊檩上贴八卦,八卦下边挂红头绳,拴一肚子大钱——共七个大钱。因为那是姜太公的位置,意为“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凶神都离得远远的,七个钱便是北斗七星。整个木架立住,人们就站在脊梁上粘豆包,这也是作为对房子的一种祭祀形式出现。
除了房屋主体有许多民俗禁忌需要注意之外,整个院落的布局构造也有当地的说法。在先前的蒙古族,碾磨和水井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村民称之为“左青龙,右白虎”。在过去的生活中,家家户户都有水井和石磨石碾,据村民讲,井属于龙,叫青龙,龙为大,而太阳从东边升起,蒙古族崇尚太阳,所以龙占在东边。碾磨属于白虎,占在西面,因为跟龙比,没有龙大。所以以前建造的海青平房院落中,碾磨一定是在门口的西面,水井不管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都要在门的东面。
辽西蒙古族营屯聚落的房屋建筑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木架结构的房屋,即使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掺杂,有的也能够百年不倒;同时它饱含蒙古族特色,是蒙汉融合的特色房屋建筑样式,是蒙古族历史演变的见证。
作者简介:李泽鑫,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
(原文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2016期(2018年05月17日) - 第04版:副刊)
(本专栏投稿邮箱:1178718234@qq.com)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张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