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作者:叶宏 李金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04 | 点击数:7763
 

二、神话的结构

  神话故事是彝族口传文化的代表之一。年轻一代从老人的嘴里听到神话故事、处世道理等,通过背诵等方式习得,并延续给后代子孙实现文化传承。这些有关彝族的创世起源、英雄传奇等的神话故事在彝区民间可谓妇孺皆知,构成了火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反映了彝区确实遭遇过不同程度自然灾害的族群记忆,也表达了彝人试图了解自然、战胜灾害的心理渴求。

  1.从《勒俄特依》看众神的在场

  《勒俄特依》中的创世神话不仅是彝族先民长期与洪涝灾害做斗争的历史反映,同时,还保留了他们在万物有灵观基础上产生的神灵观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遗迹。在万物有灵思想的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人格化,表现为“众神的在场”。

  从《勒俄特依》,可以得出如下逻辑:第一,开天辟地是在众神之主恩体谷兹的领导下,由众神合作共同完成。第二,灾害的发生均产生于众神的活动。比如阿古叶枯呼唤六日七月出,导致了干旱灾害;恩体谷兹因人类杀死了替他收税的天神,而引发漫天洪水。第三,恩体谷兹与众神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类的壮大,恩体谷兹和众神也会从万物的缔造者,变成人类的对立面,成为各种天灾人祸的始作俑者。第四、在造物初期,人类与动植物并未有高低之分,可后期却占领了自然界的重要位置。天神不得不考虑地上该有什么样的人,并由人来统领动植物。第五,灾害并非不可战胜,通过其他神的帮助或者英雄的力量,人总会从大灾难中幸存,并得以繁衍。第六、神并非总是高高在上,神被赋予人性,神和人的任何一方都没占有绝对的正义和道德,都是有缺陷的,人神之间可以通过沟通达成和解。

  2.支格阿龙英雄神话的结构

  从对支格阿龙英雄神话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逻辑:

表1 支格阿龙英雄神话序列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支格阿龙神话故事的结构遵循着这样的序列:灾害发生的原因———惹恼天神;灾害类型———风雨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是被魔鬼猛兽侵扰);对人的影响———人们饱受苦难;结果———支格阿龙战胜天神及魔怪、征服了自然,人们幸福地生活。支格阿龙英雄神话,延续了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对于灾害发生的解释,即,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神灵降罪于人间。更进一步暗示,人类也可以反抗众神,消减灾害。此时的支格阿龙形象其实并非是独立的英雄个体,而是作为人类集体的化身。

  不仅支格阿龙英雄故事具有上述结构,包括“小海子”中神“龙”的传说、火把节的起源、木帕神仙之死等,都可以进行上述故事结构的释读。比如,神“龙”应为自然神的一种,是自然神崇拜具象后的化身,惹恼了神龙或是木帕神仙等,都会导致灾害。正如彝族谚语说,“要说灾祸呢,天之赋予的”,揭示出彝人对于灾害发生的理解,即众神降罪于人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

  3.对结构的深描

  通过对神话的梳理,彝族有关灾害发生的认知可以进一步抽象为:首先,对人们生活造成不好影响的才叫灾害。彝人看来,由于发生了洪水、干旱、雷电、山崩地陷、虫灾、火灾等自然事件,或者由于疾病、事故或其他因素等给人们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毁灭等,谓之灾害。其次,灾害是由神降罪于人类而产生的。彝人认为,众神之所以降罪于人,是因为人的行为破坏了“规矩”,惹恼了神灵。“规矩”是自然和社会的法则,既然人都要遵循习惯法,或者说要“按规矩办事”,那么自然的法则也该由人来遵守。自然的法则由天神规定,神灵可以因为人不遵守法则而降罪于人,也可以因为其他未知的原因,比如单纯地想换一下现存的人类而引发洪水、干旱等。这种降罪的结果便是灾害发生。最后,灾害是可以战胜的。无论发生多严重的灾害,人类总会有找到办法繁衍生息,可以在英雄等的外力的帮助下,战胜众神、克服灾害。

  彝族神话的结构可进一步用表2说明:

  从表2可见,人神之间是一种二元关系,包括人和神的居所,地面与天上本身也构成二元关系。但人与神的这种二元对立并非不可调和,可以通过神把女儿嫁给人,或者英雄及其他神灵乃至动物等中介物的调解,达成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天地趋于平静。具体表现为如下可能性:英雄通过战胜神,迫使神屈服;其他神或动物等通过与神交流,获得神的信任,从而说服或者利用了神;而在有些神话里,神的女儿成为人神沟通的中介,神女要么偷偷嫁给人,要么听从神的安排与人婚配。这种天地间的平静会延续到被下一次神降罪于人所致的灾害打破,然后又会历经相似过程达成新的和谐。英雄的出身即为半人半神,使其能够成为人神之间的中介;动物等在神话中被赋予人类的听说能力,也有上天入地的神力,是以能够成为中介;而神女也通过与人类的联姻,获得了神界和人间的双重身份,顺利成为中介。于是,神话的结局往往是通过神的妥协,最终使人类受益。而作为中介的英雄、动物或神女等,或者因为意外死去、或者在帮助人类后返回神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金鹏程]“中国没有创世神话”就是一种神话
下一条: ·[卡尔·赖希尔]最后的歌者:口头史诗的未来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静]贞孝、智谋与爱情:冯梦龙女扮男装故事书写中的双线结构与伦理叙事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余红艳]景观叙事的故事诗学阐释·[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
·[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叶婷婷]温州市永嘉县高额嫁妆与家庭结构关系研究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之心]浅析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流变过程及成因·[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汤健敏]节日结构中民间艺术的传承·[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