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明時期:韩国存明刻本《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
由《金牛太子宝卷》再往前溯,可以找到的另一个文本是保存在韩国的元明时期的《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中的《第七地》,也称《金牛太子》或《金犊太子传》。
笔者见到的是高丽大学收藏的明正统戊辰年(1448)刊行的汉文本《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的照片[28],卷末提到该书编撰的时间为元泰定五年(1328),而由卷首序言看,该刻本是在泰定五年编成本的基础上,经一位“少室山人”“芟削繁词,从(重)新校正”,由“伊府承奉普秀”于“大明正统戊辰端阳”,即明正统十三年(1448)刊印普施。也就是说,高丽大学所藏的这个本子,是在1328年元泰定五年编成本的基础上,重新校订刊行的,不是原书的直接翻刻本。有关该书的文本形态,日本学者牧野和夫、齐藤隆信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29],可以参看。此外,韩国所藏《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还有顺治十七年(1660)忠洪道忠州月岳山德周寺所刊行的汉文本[30]。在韩文本中的《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中,《第七地》多被加上简单的标题,称为《金牛太子》或《金犊太子》[31]。
《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是一本专门记述如来佛的十个最重要本生故事的集子,其中的故事分别来自不同佛经的记载,编辑成书的时间在十四世纪。其中的《第七地》记载的是如来佛托生于波利国王宫中为太子的奇异经历。此节的文本全文,可参见方广锠先生《关于<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的若干资料》一文的引用(他题作《金犊太子传》)[32]。
主要故事情节如下:
(1)如来昔日在波利国中为太子。(2)波利国王有三位夫人殊胜、净德、普满。国王梦凶,去清凉山避祸,普满生太子。(3)殊胜、净德合谋以猫子换出太子,多般害之不死,投之牛圈,母牛吞下。(4)普满被罚在磨房推磨。(5)母牛产金角银蹄小牛犊。王爱之。牛犊夜至磨房认母。(6)殊胜、净德诈病要吃金牛心肝。屠户以家犬心肝替之,放牛逃生。(7)金牛东至高丽国,被公主抛绣球招为婿,二人被逐。(8)金牛得天帝释赠仙果,脱皮变现人身,为金轮国王迎去嗣继王位。(9)带兵回本国,见父说明真相,救出母亲,宽恕两位夫人等,封屠户为大臣。(10)携母归金轮国奉养。太子、普满坐化。
以上故事情节,与《金牛太子宝卷》第一系统金牛太子的故事惊人地相似。所不同的,是《宝牛宝卷》的开头有颂佛、劝众生、开始偈,故事之后有收结偈、颂佛等首尾部分,而且金牛故事的开头还讲到太子母亲金花入宫为妃的过程以及母子屡遭磨难的缘由。《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中没有宝卷首尾有关宣卷的仪式部分,也没有交代普满母子受苦之缘由,而是用了一句“如來昔日在波利国中为太子”点明时间地点和佛本生故事的性质。
从故事流传时间看,《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的底本编成于1328年,明本刻于1448年,说明其中所载《第七地》的故事在元泰定五年(1328)之前已经成型并流传,编入《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后,在元明时期的中国和朝鲜都有流传。而《金牛太子宝卷》主要流传于明清及民国时期,时间上正好与《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相衔接。
从故事文本形式看,《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在散文叙述中亦有诗偈韵文,韵散相间,显示出讲唱作品的特点[33]。散文叙事故事交代情节,诗偈重复故事情节、描述内心活动。散文叙事中四言句式运用较多,韵文诗偈则全用七言,用“有偈”“有诗为证”“作诗一首曰”等引出。与之相较,《金牛太子宝卷》中散文较少,诗偈占大半,且诗偈有五言、七言和三三四的十言句式,句式更加丰富,更加充分体现出民间讲唱的特点。
语言上,《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的语言较为简略,尤其是散文叙述部分,可看出概括和省略的痕迹,开头部分如“忽一日,波利国王梦见金殿崩摧,龙旗悬倒。遂召大臣名范察问曰:‘朕昨夜三更,忽得一梦,如此如此,是何祥瑞?’范察奏言:‘御梦大凶,国有不安之兆。’”文中用“如此如此”代替他对自己梦境的描述,简略代过;范察的回答也十分简略,不像宝卷那样将梦兆及其所代表吉凶再完全重述一遍。讲金牛太子回国救母:“行了多时,迄至波利国。参见父王已竟。父子恩情,告诉无穷。‘儿子今朝,故来投爷救母。圣上洪慈,愿垂赦宥。’”在《金牛太子宝卷》中,这一部分用散文介绍见父过程,还用大量十言的句式,通过太子的口,将整个狸猫换太子、托身为牛犊、逃生、招亲、变现人身及为王等过程,重新细细叙说一遍。对照之下,前者的简略显而易见。联系《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序言中“芟削繁词,从(重)新校正”的记载,可知其书(当然也包括《第七地》)在明代重新校订刊印时曾被删繁就简,就可理解它们语言叙事简略的原因了。
以上几个方面都表明了《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与《金牛太子宝卷》的一致性,可以确定,《金牛太子宝卷》与《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的关系非常紧密,其关系不外乎以下两种可能:(1)《金牛太子宝卷》直接由《第七地》发展而来;(2)《金牛太子宝卷》与《第七地》来自共同的祖本。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