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由“中秋”谈传统节日在当今:赋予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作者:路斐斐 萧放 高峰 侯仰军 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22 | 点击数:5908
 
    主持人:路斐斐
  对话人: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高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祈求团圆的意念深藏在中华民族每个人心灵深处

  路斐斐: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学者认为,中秋节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上古的祭月之礼,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极具东方文明特色,是以和谐、安定、圆满、和平为期待的民俗文化,至今仍对每个华人产生着深刻影响。各位可否谈一谈心中的“中秋节”或“中秋文化”?

  张勃:中秋节有许多别称,根据节日时间,又称为“秋节”“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根据节日活动,又称“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无论是起源还是习俗,中秋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中与月亮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中秋节起源于唐代民众的赏月之风,由中秋的月圆而及人圆,圆的物象营造圆的氛围,成就了中秋团圆节的独特气质。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中秋的团圆至迟在宋代已从个人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在当下“分离”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社会环境中,中秋节充满和美的浓浓人情,给我们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撑。如今,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亦寄托于中秋明月,包蕴于中秋团圆的内涵之中。中秋节是一个浪漫唯美、欢庆丰收的节日,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标志性习俗活动,欣赏月亮,就是欣赏自然之美。秋收季节,瓜果飘香,亲朋好友之间馈赠月饼、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又增加了中秋的人情之美。千百年来,中秋节积淀了丰富厚重的文化,不仅有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也包括中秋的食物、赏月的景点景观,更包括大量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学作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当下过好中秋节的重要资源。

  侯仰军:对于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有很多种看法。但一般认为,唐朝已有中秋节了,并且还有各种相应的庆祝活动。到了宋朝,市井文化兴盛起来,很多节日都过得红红火火,中秋也不例外。虽然祭月仪式从先秦到明清都在秋分,但老百姓往往把赏月和祭月结合在一起,在很多年里“中秋”跟白露是连在一起的,有一个原因就是,秋分有时看不到月亮。中秋节在当代作为一个法定节假日是从2008年开始的,但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一直在过。

  近几十年来,或者说从近代以来,民间祭月的仪式就淡化了,大规模的仪式没有了。其实在古代传统中,日月跟老百姓的关系都很密切。祭月的仪式更多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普通老百姓典型的祭月仪式就是在院中案几上摆放些瓜果蔬菜、月饼还有酒等来祭祀月亮,向月亮祷告、祈福。祷告是一个核心的内容。所有的民族在人类初期都有一个泛神论的崇拜,即认为万物有灵。我认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天人合一,核心就是敬畏自然。

  近代以来,中秋节更多传续的是两个核心:庆丰收和庆团圆。中秋节和中华民族的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都是回家的节日,都讲究家国情怀,讲究团圆。中秋节更是一个标准的庆团圆的节日。过去无论是祭祀还是其他的一些民俗活动,主要传扬的都是家的文化。祈求团圆的意念是深藏在中华民族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在今天,这种祈盼对民族、国家的统一,也依然是有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的。

  中秋节也是一个特别文艺的节日

  路斐斐:作为一个流传千年的节日与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中秋节在不断参与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也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留下了无数身影与痕迹。与中秋节一样,很多中国传统节日都曾深度地参与着先民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度参与着古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建构。各位可否从文化的角度来谈论一下您所熟悉或了解的,与中秋节或其他传统节日相关的文艺作品?

  萧放: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并称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中秋节处在仲秋时节,稻谷成熟,花果飘香,是圆润与丰收的节日。传统中国文人对中秋节的自然物候、月相、农事与人情特别关注,留下了很多歌咏中秋的诗文,让中秋节成为特别文艺的节日。节日往往与节气关联,它在时间意义上是自然时序的人文符记。节日是日常生活的节点,人们常常会因为节日时序所触动其内在情感,出现怀人、感时或歌咏自然、人事等节日意绪。“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中秋诗词,就抒发了作者对故地故人的思念,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团圆意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他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的感怀之作。这样的作品因中秋明月所激发,同时它也给中秋佳节增添了更加深厚的情感内涵。也如明人张岱的《虎邱中秋夜》《西湖七月半》等记叙文字,在为我们留下江南节庆繁盛情景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学史贡献了散文名篇。

  高峰:古人也好,今人也好,各个民族的诗人大多会见月生情。月亮是诗人抒发情怀的载体,以月亮为主角的节日自然是充满诗意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的儿时记忆与当今的我们是相同的,直到有了一定的年龄及阅历,才会有寄情于明月的事情。李白在一个中国的江南之夜,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才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我很喜欢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对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殷切的怀念,故名《望月怀远》。张九龄身为一国宰相,竟也有如此细腻的情怀。还有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借助对月亮的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张勃:有学者统计,《全唐诗》中咏中秋的诗作有111首,出自65个诗人之手。在宋代诗词中,也有大量咏中秋的佳作。从内容上看,中秋诗词与月亮有密切关系,描写月亮和月夜之美、借月抒怀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比如,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的作品中,刘禹锡以清丽的语句描绘了月光“能变人间世”的神奇力量,在它的照耀下,秋夜的一切显得那样清凉干净。不同地方不同年份的中秋夜是不同的,然而在诗人的心目中,中秋夜皓月当空的疏朗与高远,月色如水的清凉与沉静,月光化平庸为神奇的伟力,无疑是最值得玩味的自然之美。此外,中秋月也时常唤醒文人的生命意识。欧阳詹在《玩月》中写道:“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诗人首先感受到月光之美、秋夜之韵、人情之欢,但很快就意识到圆圆的月亮远在天边,是根本无法接近的,自然产生了“愿勿沉西方”的深切期望。由良辰短暂、美景难再进而激发生命易逝的焦虑与感伤,两种情感的叠加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展开对生存与死亡、短暂与永恒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往往将其导向珍惜韶华、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这是生命意识在特殊场合里的觉醒和释放。

  有关中秋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比如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在唐朝已经广为流传,其中《太平广记》卷二二“罗公远”条和卷二六“叶法善”条均有记载。这个故事阐说了《霓裳羽衣曲》的由来。类似的传说很多,都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和趣味性,这些传说本身也使得节日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得以流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侯仰军:民间有很多跟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比如,嫦娥奔月的故事,至少是在先秦时期就有了,流传至今的版本我梳理过,主要有四种。一个是被逼无奈版,一个是拯救百姓版,一个是后羿负心版,一个是独吞仙药版。这些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旨,就是好人得好报。如果嫦娥是为老百姓着想的,她升天后就会过着一种让人怀念的幸福生活,反之,则会过着寂寞凄苦的生活。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大都如此,善恶分明又丰富多彩,关于节日的传说故事更是如此。它们反映了古代百姓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现实。同样的还有“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最后变成了一个关于爱情的版本,等等。说到这里,我还想提到的一点是,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在渐渐地失去听神话的环境和接受神话的心态,使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基本的价值观念不得不用枯燥的说教去传递,这是非常可惜的。

  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路斐斐:中国古代许多传统节日都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比如与以“气”“节”作为核心观念的“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关联的清明节、中元节的祭祖文化,还有刚过去的“端午节”与“七夕节”等,在其丰富的节庆文化里也反映着古代中国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各位觉得在今天看来,其中仍有哪些颇值得研究或富有价值、意趣的地方?

  萧放: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传统中国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重要时间。人们通过节日仪式活动与节日传说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融合,人与自我的调适。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传承而且应该强调传统节日的这种文化功能,将传统节日视为与自然、历史对话的机会。通过节日祭祀的方式,可以表达我们对自然与先民的感恩之情,如春节的天地祭祀、清明的祖先祭祀等。中秋的“拜月”行为,也是我们礼敬自然的典型表现。同时传统节日还是我们加强社会团结与自我调节的重要时间,通过节日群体的习俗活动与社交礼仪活动、节日的娱乐休闲与身心的调整等,我们可以实现群体关系联结的周期强化,实现生命个体精神的愉悦与升华。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与传说,“七夕”与两性交往,“中秋”与家庭团圆,“重阳”与尊老孝道等,都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伦理特性。

  侯仰军:节庆文化跟地方特色是有很大关系的。以中秋为例,多数地方就是祭月赏月和拜月,还有挂灯笼、猜灯谜的,有的地方舞草龙,在北京传统里,拜兔儿爷是独有的特色,还有的地方有“走桥”的习俗,在浙江,中秋钱塘江观潮也很有名。

  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先祖对天气和节令的一种认识。他们认为节和气是相适应的,气在天地间运行。每一个节气相应产生三个物候,二十四节气就有72候,体现了古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的世界观。在过去,节气基本都是节日,至今有好多节气还是节日,比如立春、立秋。现在很多地方,立秋还在过节。冬至也是,在很多地方,冬至大如年,冬至的活动甚至要超过春节。二十四节气在哪个地方过、哪个民族过,现在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我们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在好多地方节气被淡化了。2016年,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上,把“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其实从历史上看,它早就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影响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至今有的地方虽然季节变换不明显,没有冬天,但那里的人依然在传承、弘扬着二十四节气及其附着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价值。

  张勃:《周易·彖传》云:“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它的文化精神,就是顺天应时。天,首先是指自然之天,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同时,这个天也有人格神的意味,能够对人世的善恶作出相应的处置。时,首先是指自然之时,同时也含有际遇、时遇的意思。所谓顺天应时,就是人要尊重生命节奏,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时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并充分利用自然之物,实现自身之圆满。这样一种文化在古代社会的实践层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论是国家行政、农业生产还有日常生活,都应根据节气的特性行当行之事,不行不当行之事,节气由此成为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和日常生活的方向标。其二,格外重视节气日的时间节点意义和人事活动,官方往往在节气日颁布政令,举行多种礼仪活动,民间也将许多常日没有的活动集中于节气日举行。由此,节气日往往发展成为具有全国性或地方性的重要节日。其三,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只有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的地方性,二十四节气才能真正发挥指导农业生产、安排日常生活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哲学命题,在如何对待自然与自己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中国人给出了“顺天应时”的解答。人们在二十四节气交接更替的过程中贯彻顺天应时的观念,形成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传统节日提振文化自信,带来很多可真切感受的快乐和福利

  路斐斐:今年是取消“五一”长假,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第十年。这10年是我们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庆文化重新发现并给予重视的10年,也是以此为契机,重树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10年。各位觉得,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的对冲与交融,正在为我们重新认识并继承民族的文化符码、文化基因与文化信仰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高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要靠民族的各种文化细节,例如文字、餐饮、娱乐、家教等等,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细节集大成的载体。每一个节日都少不了这些文化细节,包括文字、餐饮、娱乐等等,尤其是对家风家教的发扬光大。所以说,如何过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体现。

  萧放:这10年来,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通过国家法定假日的方式,给社会大众一个享受传统节日的时间,正是因为传统节日假日化,我们才可能去有效开展节日活动,用心体会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其实,传统节日放假还不仅是一个公假的时间权利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充分肯定了传统节日在国家的文化地位,在政府、媒体、学校等机构的宣传促动下,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社会的公认,我们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得到了真正的增强。

  张勃:过节是需要消费时间的。将“中秋节”等更多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反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态度的重大改变。它不仅切切实实为百姓过节提供了时间,而且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节日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传统节日的振兴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有必要继续坚持这一时间制度,继续发挥它的实际功能和象征功能,助力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侯仰军: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有时有种错觉,觉得西方国家节日多,中国节日少,实际上恰恰相反。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传统节日有1700多个,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有1154个,汉民族的节日大约有500多个。这是经过调研得到的现存的传统节日的数目。我们觉得节日少,主要是感觉全民族一起过的节日不多,这与社会变革有关,我们在打破旧有秩序和旧有风俗习惯的时候,新的还没有建立好,还不够完善,但是一做研究就会发现,留存的东西还是有很多。我们千年的文明、千年的智慧,不能用西方文明来衡量。各个文明都有其产生的原因、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各自的优劣,用一种文明去衡量、裁剪另一种文明,就是一个最不文化自信的表现。

  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这10年来,我认为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层面上讲,最大的成效首先是普及,传统节日引起了从官方到老百姓的普遍重视,得到了很好的引导,然后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快乐和福利,像清明节放假,老百姓可以通过扫墓来尊祖敬宗,联络家庭情感。对海外的华侨华人同样如此,今年在广东的一个论坛上,就有当地人说清明节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节日,一到清明节就会感到谁是华人,谁不是华人,华人公墓人来人往,祭奠的络绎不绝。还有端午节,在划龙舟、吃粽子之余,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对家国情怀的一个很好的宣传。这10年的时间,通过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宣传,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增强了国家的向心力,这不是一个猛然显现的结果,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这10年的时间我觉得我们整个社会得到了一种成长。

  让传统节日成为社会与精神生活的华彩乐章

  路斐斐:如何让传统文化富有创造性与生命力地参与到当代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中来;如何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产与资源,对其进行有深度与创意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开掘与再创造?对此各位能否给予一些建议或设想?

  萧放:我觉得对于文化传统的问题,首先应该特别慎重对待,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特别具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要珍重与呵护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其次,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传承历史、和谐社会与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周期强化作用,依照传统节日相对独立又系统呼应的主题,通过具体的节日仪式行为、节日伦理表现、节日食品享用、节日娱乐开展与节日内涵的文艺呈现等,强调传统节日的公共性与节日的娱乐性,让节日成为联结与创新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它是日常生活的调剂、补充、提升,通过有形的行为与无形的精神、情感的集中促动,让节日成为物质社会与精神生活的华彩乐章。这样节日就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就会吸引年轻人喜欢并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张勃:第一,应该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产与资源”的观点,让人们改变过去关于传统文化整体上是落后的、守旧的、需要抛弃的错误观点,形成关于传统文化价值的正确认知。第二,相信民众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能力,从近年来七夕节的变化、重阳节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认识到它的价值,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就能够发展出与我们时代特点相吻合、满足时代的社会需求的节日习俗,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第三,重视对节日文化内涵的阐释。每个具体的传统节日各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如春节的更新、团圆、和谐、庆贺、迎春、祈吉,清明节的家国情怀、生命意识与刚健精神,重阳节的敬老孝亲,等等,整体上又体现出对风调雨顺、个人康健、家庭团圆、天下太平的美好期盼,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祖宗先贤的缅怀与尊崇,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弱者的关怀,对爱国之情的执著,等等;并蕴藏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念和理想诉求,是传统节日代代相传的精神核心。应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阐释,使其不流于一般的日子,也不流于一般的假日。第四,倡导共建共享。节日本来就是大家共同的日子,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也要靠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和组织。政府、学者、媒体、社区、就业组织等,都需要各自发挥优势,并密切配合。

  高峰:数字时代的相聚和团圆变得十分便捷,传递问候和思念不再有任何障碍,年轻人会因此对传统节日不再抱有如上一代的热忱。我们应该通过新的技术,赋予传统以新的温度。而文化的传承亦是如此。以影视作品为例,我们应该打造符合青少年审美的角色与故事,将传统文化里沉淀的人文情怀用新的方式进行传达。其实中国古典文化复兴的潮流,在近两年来十分显著。《中国诗词大会》的高收视率,“为你读诗”APP的流行,古风音乐的崛起和汉服的逐渐普及,都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寻找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归属感。我们应该用属于这个时代的载体与语言,让更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相遇,赋予它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侯仰军:现在每逢传统节日,各地主要搞的活动是文艺表演,因为它可观可感。但我认为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秋晚会,如果没有跟赏月祭月有太多关联的内容,那跟其他的晚会相比,就不太突出了。这就涉及如何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我认为关键是针对每一个节日的特点来守住核心,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发展。比如中秋赏月,其核心就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人如果没有对美的意识追求,生命就不会丰富多彩,也不会有幸福感,所以这是一个民族群体对于自然的一种爱,是陶冶性情、陶冶身心、陶冶心情的重要活动;祭月的核心是敬畏自然,感恩天地。守住这个核心,在仪式上可以有所变化,哪怕只是面对月亮,静静地待一待,也很有意义。

  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够,从现在开始,从孩子抓起,慢慢的就会形成新的习惯。比如一个从小听古筝的孩子,就会觉得古筝也挺好的,古筝和钢琴当然各有各的美,可以互相欣赏,但不能互相替代或否定。宣传我们自己的文化,让人们来接受它,必须要有年轻人的参与,他们的认识越来越多了,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就会越来越有感觉。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要因势利导,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是无法避免许多新问题的,我们可以尽量在社会的层面上去形成一些公众性的行为与共识,采取一些与时代相适应的举措,而不是一味地遵照旧例、旧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是全面了解,其次是客观的分析,最后是不能用西方的价值观,不能用现代信息时代对自然的一些认识,去指责、否定我们的过去,因为整个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从这几点再去看文化、文明的发展,去探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对于我们民族来说,将是一个永恒值得探讨的话题。

  文章来源:《文艺报》2018-09-18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下一条: ·[萧放]中秋节的时代价值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中国传统插花亮相三里屯艺术节中秋雅会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