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布洛陀》神话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采录的《布洛陀》文本在人文始祖塑造模式方面,具有丰富的神话母题构成,同时在母题链接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母题本身的叙事规则方面,都体现出人们喜闻乐见的逻辑结构。无论是创世语境模式的合理运用、文化祖先叙事的形散而神聚,还是生活化叙事的选择,都表现出具有民间特色的叙事技巧。
关键词:布洛陀;壮族神话;神话母题;母题功能
作者简介:王宪昭(1966-),男,山东聊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神话学。
关于布洛陀的神话传说在广大壮族地区流传非常广泛。本文试图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采录的《布洛陀》为案例,对《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逻辑与文化特征做些分析。该文本显示的相关信息是,讲述者为周朝珍,壮族,男,80岁,籍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所略村,身份是农民兼道公,识汉字和古壮文。该县与广西的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相邻。文本的采录翻译者为何承文,壮族,男,33岁,身份是平果县文化馆干部,大学学历。文本采录的时间地点是1980年于周朝珍家中。从文本的来源看,具有分析价值。
一、《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基本构成
该文本全文共7129字,划分出32个自然段。大致可以划分出如下几个相对完整的叙事情节:1.第1段主要描述布洛陀产生的背景。2.第2-6段是叙述布洛陀带领大家造天地。3.第7-8段是布洛陀给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人和畜类安名定姓,规定人和动物的生活规则,特别是以老虎为例,介绍了老虎一窝就只能生一个崽的来历。4.第9-11段,主要叙述了火的发现,火的获取,火的失而复得与火的保存等。记录了布洛陀带领大家走向文明的开端。5.第12-19段,主要叙述大洪水发生之后,布洛陀带领众人开河道,治水患,特别是断犁滩、鹰山狗岩滩、红水河等风物的来历做出解释。6.第20-24段,叙述布洛陀排除各种艰难困阻挖塘养鱼,造田种地,播种五谷的经历。7.第25-30段,叙述布洛陀为了改进农耕不辞劳苦造牛和驯养牛。8.第31-32段,叙述布洛陀造房子及最后死亡。
本文以《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的有关母题为参考,对《布洛陀》文本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母题分解表述,如表1。
从上面的母题叙事不难看出,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文始祖的过程中,围绕对祖先的记忆,注意到了点面结合。其中在叙事上并没有讲求面面俱到,而是巧妙地选择诸如造天地万物、火的发明、治理洪水、兴起农耕、建造房屋等几个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有代表意义的“点”,将布洛陀的事迹有机地串联起来,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非常饱满的文化祖先形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