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外藏民俗文献与文物整理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如前所述,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一在于资料的寻访搜集,二在于资料的数字化处理与分析,三在于资料意义的发掘。
资料寻访与搜集的一般步骤是:首先通过浏览网络信息和已发表的中外文书籍论文并直接去函询问等方式,了解12国主要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所藏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的基本线索。或从已有出版物如博物馆年刊、收藏目录、图书馆馆藏目录、相关研究及这些机构的官网资料中提取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归类和编目,发现实地考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与对方取得联系的基础上派遣课题组成员前往当地考察,对已经在该机构网页或目录中公开的相关收藏进行编目,同时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一些未公开的特殊藏品的详细信息,充分了解这批资料的属性和特点。与此同步开展的,是对当地有关这些藏品的已有研究和其他中国民族志/民俗志作品及图像、音像文献的搜集和编目工作。在掌握了以上信息的情况下,并在取得收藏方同意并达成合作协议的前提下,即可开始对藏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收藏方并不会同意由中方人员直接前往当地采集资料数据,而是以我方提出数据要求、对方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居多。作为公共机构,西方各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对于求购本馆藏品的电子数据的请求一般反应都比较积极。除了这些机构本身具有服务于学术和公共文化事业的职能之外,利用来自馆外消费者的求购行为逐步实现对于本馆藏品的电子化处理的意愿也十分明显。课题组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与收藏方积极展开协商和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达到搜集信息资料的目的。
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下一步的工作就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数据化的处理和分析。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根据本课题统一确立的元数据标准录入数据及其属性,建立相关数据库。二是针对已输入数据库的内容,一方面可通过设计交互界面对外展示,为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与学者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则可运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和算法,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带动这一领域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如果说以上两个目标都可以通过勤奋努力来达到的话,那么,对于资料意义的挖掘则更多地要依靠学者的知识积累以及自身敏锐的学术判断力了。除了对资料本身进行文本细读或实物的详细考察之外,往往还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这对于研究者的学术能力来说是个考验。海外藏的民俗资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成体系,带有零散、隐秘的特点。零散指的不仅是在分布上,而且可能在同一收藏地点中也会因为没有经过前人整理而显得七零八落。隐秘指的是许多藏品表面上似乎与民俗无关,也从来没有被贴上过民俗文献或民俗文物的标签,其作为民俗学资料的特性与价值尚有待于被揭示和展现。例如清代外销画,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历史学和艺术史的研究资料,很少有人从民俗学视角切入进行系统研究,现在我们要把它们定性为民俗资料,人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会是充满疑问甚至是否定的。民俗学者如何从自身的学科立场出发加以论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方面,课题组成员松尾恒一教授利用记录明清时期中日欧海上往来的各种日文与西文文献,以及散见于日本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的相关绘画资料,探索来自福建的访日中国海商的妈祖信仰形态等民俗问题的论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
除此之外,课题还有以下难点:(1)对相关藏品的系统调查以及对珍稀藏品的鉴别和遴选。首先是在基本资料的搜集和编目方面力求系统和全面,旨在摸清家底,为今后的研究服务。由于前期研究较少,大部分工作必须在实地逐一调查、检阅的基础上完成。幸而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通过海外学者和合作者的协助来减轻压力。其次,海外藏中国民俗文物与文献种类繁多,收藏形式不一,因此需要在具体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归纳出一套科学的方案,加以仔细甄别和挑选,遴选出一批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对方又愿意为我们提供利用之便的文献和文物藏品。(2)语言的障碍以及国家之间在制度和文化上的隔膜。研究者不仅要熟悉当地的语言,还要了解所在国相关文化机构的管理体制以及该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在很多情况下,为获得对于相关藏品的使用权及其在国内公开出版的版权许可而投入的时间、精力,会比整理研究本身更多,参与者应做好心理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在语言的转译方面,对译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资料需要研究者自己花时间进行翻译,而不能依赖于社会上一些机构所提供的翻译服务。(3)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由于课题的参与者多数为人文社会学家,缺乏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相关知识。数据库的基本结构虽然可以委托专家设计,编写应用程序,但数据的输入、维护和应用等都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难则难矣,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本课题希望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流落海外的相关文献与文物资料进行全面的发掘和整理,为中国民俗学开拓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并以数据库形式建成一个可供来自不同国家和学科的学者们共享的学术平台,从而突破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各学科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推动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民俗学开拓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同时,通过对这批海外遗珍进行整理研究、编目和数字化存储,以达到抢救和继承这笔特殊文化遗产的目的。相信相关成果的出版,会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反响和重视。人们可以看到中国民俗遗产在海外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反过来也更加重视对于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本文原载于《学术研究》2018年第7期,注释从略,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