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周星、王霄冰 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
  作者:周星 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7-28 | 点击数:9836
 
书名:《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民俗主义·本真性·公共民俗学·日常生活》(全二册)
主编:周星、王霄冰
 
基本信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丛书:中国社会治理智库丛书·民俗学系列
页数:1021
开本: 16
装帧:平装
ISBN:9787100159722
 
  编者简介:
  周星,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博士课程指导教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
  王霄冰,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民俗主义”、“本真性”和“公共民俗学”几个核心概念,汇聚了德国、日本和中国等有典型意义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其中既有译自德国、日本、美国的关于此问题的著名学者的论文,也收有中国学者关于相关问题的有价值的讨论文章。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未公开发表过的或者首次译介的。

  本书共分为六个单元,依次为民俗主义与德国民俗学、民俗主义在日本、民俗主义在中国、民俗主义与本真性、公共民俗学、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前三个单元分别介绍了民俗主义在德国、日本、中国民俗学界的情况。囊括了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多位学者的相关见解。后三个单元以民俗主义、本真性、公共民俗学与日常生活为关键词,多位专家学者阐述了自己的心得与理解。

  第一单元“民俗主义和德国民俗学”,由7篇论文组成,简要介绍德国民俗学对民俗主义的界定及相关讨论的经过与成果。其中包括汉斯·莫泽1962年和1964年的两篇论文,它们在德国民俗学界率先集中地指出了民俗主义(Folklorismus)现象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意义。而赫尔曼·鲍辛格则使莫泽的民俗主义概念得以普及,并促使有关民俗主义的讨论更具学术价值。海尔曼·斯特洛巴赫的论文代表着东德民俗学者对西德相关民俗主义讨论的回应。美国学者古提斯·史密什在其1999年的论文中对民俗主义概念进行检讨。最后,第一单元以中国学者王霄冰的论文作结。

  第二单元“民俗主义在日本”,由10篇论文组成。河野真将德国民俗主义介绍到日本,并进行应用与具体分析。八木康幸的论文也对民俗主义进行了讨论。滨田琢司的论文集中讨论了日本民艺运动与民俗主义的关系。香川雅信的论文提出了“作为民俗主义的乡土玩具”的表述。山田慎也以民俗主义的观点对当代日本都市的丧葬礼仪进行了分析。川森博司讨论了日本民俗学对于观光的认识。西村真志叶的论文则是向中国读者介绍日本民俗学关于民俗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菅丰则代表日本年轻一代民俗学者,尝试为日本民俗学探索新的道路。

  第三单元“民俗主义在中国”,由10篇论文组成,大概可以反映中国民俗学的民俗主义相关研究在当前的实际状况。西村真志叶和岳永逸合作发表的论文是最早明确论述民俗主义问题的中文学术文献。杨利慧的论文对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做了进一步梳理。於芳指出,我们已经处于民俗主义时代。王杰文认为,民俗主义在当下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王霄冰认为,在当下的社会转型中,中国民俗学者应该介入社会现实进行研究。刘爱华、艾亚玮、周星、胡慧、杨曼等以民俗主义的视角对具体事例进行了审视。最后本单元以周星的研究报告《民俗主义现象在当代中国》作结。

  从第四单元“民俗主义与本真性”到第五单元“公共民俗学”,反映了美国民俗学经由对民俗之真伪的超越,学院派和应用派民俗学的和解,逐渐确立了其公共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民俗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对话。

  第六单元,也就是最后一个单元,“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由6篇论文组成。当下,不同国家的民俗学对生活者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取向之一。岩本通弥非常赞同将日常生活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周星对当下过度弥漫的乡愁情绪进行了批评。王杰文基于实证研究,回应了如何研究当代日常生活的问题。户晓辉则重新思考了作为民俗学工具概念的“生活世界”。高丙中认为,当下的中国民俗学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理论转向和方法创新,并将成为现代国家经世济时的基础学科。最后是周星的一篇关于近年东亚民俗学者参与的重要研究的综述文章。

  目录:

  导言: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

  第一单元  民俗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论当代民俗主义
  民俗主义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问题
  关于民俗主义批评的批评
  民俗主义
  民俗一民俗保护一民俗主义——趋势、疑点与提问
  民俗主义再检省
  民俗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第二单元  民俗主义在日本
  从民俗主义看今日的民俗文化——来自德国民俗学的视野
  民俗文化的现在——从民俗主义思考现代
  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
  节祭和舞蹈的地域文化——地方博览会和民俗主义
  民艺与民俗——作为审美对象的民俗文化
  乡土玩具的视野——爱好者们的“乡土”
  丧葬礼仪与民俗主义
  民俗学与观光
  民俗主义:日本民俗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日本民俗学》“民俗主义”专号为例
  日本现代民俗学的“第三条路”——文化保护政策、民俗主义及公共民俗学
 
  第三单元  民俗主义在中国
  民俗主义的兴起、普及以及影响
  “民俗主义”概念的含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
  民俗主义的时代——民俗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民俗主义”及其差异化的实践
  中国民俗学:从民俗主义出发去往何方?
  创意与“变脸”:创意产业中民俗主义现象阐释
  “农家乐”与民俗主义
  民俗主义视野下的信阳民歌
  浙江绍兴大禹祭祀文化的民俗主义考察
  民俗主义在当代中国
 
  第四单元  民俗主义与本真性
  伪民俗的制造
  关于伪民俗和民俗主义的备忘录——以美国民俗学的讨论为中心
  文化政治学:民俗学的新走向?——兼论钟敬文先生的“民俗文化学”
  民俗学与本真性
  从体验到表征——科学探寻本真性的开端
  文化本真性:从本质论到建构论——“遗产主义”时代的观念启蒙
  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以浙江衢州“九华立春祭”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单元  公共民俗学
  美国公共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
  误分为二:民俗学的学院派与应用派
  想象公共民俗
  美国公共民俗学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公共民俗学的可能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中国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可能性与危险性
  “一国”的文化共享:《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探究
 
  第六单元  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
  现代日常生活的诞生——以1962年度厚生白皮书为中心
  追问“理所当然”——北京市高层集合住宅的生活及生活世界的变迁
  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
  再问民俗学“生活世界”概念的理所当然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
  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东亚民俗学者的新探索

  编著译者简介

  后记·鸣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张小燕:《梅州香花仪式及其宗教艺术象征研究》
下一条: ·李菲:《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相关链接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
·[吴茂颖]超越对立:从馆舍到活态·[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彭伟文]从具象到抽象,从市井到民族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
·[车韦萱]罗杰·亚伯拉罕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
·[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钮泓宇]神器、乐器与纪念品
·[周星]乡村旅游与民俗主义·[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
·[吕树明]增福财神信仰的当代建构与反思·[李莹]民俗主义、新媒介与类民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