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王学思]没有挥手,就去远行——追忆乌丙安老师
  作者:王学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7-17 | 点击数:3744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1日晨6时45分在德国柏林因病逝世,享年90岁。

  这两天,这则消息已通过各种渠道被转发,但直到今天,非遗保护领域许多熟悉和曾经接触过乌丙安老师的人仍然不愿相信,这位风趣睿智、平易近人的老人真的走了。

  我是在外地采访途中得知的消息。坐在回北京的高铁上,几年间和乌老师接触的一个个点滴画面不断闪现在眼前,心有不甘地问自己他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今年初和乌老师相约见面时,他交给我的重要任务我还没来得及完成。一个月前,乌老师在微信里还说回国后要分享他听到的关于蜜蜂群的动人故事。他怎么没有挥挥手,就去远行了。

  想来我真是幸运,5年前刚刚接触非遗领域的报道工作就有机会与乌丙安老师认识。那次是参加由辽宁省抚顺市委宣传部、抚顺市文广局主办的一个抚顺琥珀雕刻制作工艺的研讨活动。刚参加工作、对非遗几乎一窍不通的我,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会议间歇,我鼓起勇气去和乌老师交换联系方式,因为知道乌老师曾长期在辽宁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所以我在向乌老师做自我介绍时还特别告诉他我的老家就在辽宁沈阳。“这不是碰到小老乡了嘛。孩子,不要有太多顾虑,你做非遗方面的报道很有意义。”老师简单的两句话让当年那个十分焦虑的我心里踏实了不少。那时的我实在不敢妄想会在之后的日子里能得到他那么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自那之后的3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报社从事非遗版的编辑工作。策划重要选题需要约稿,联系乌老师时,他从没让我失望过。每到年底在盘点一年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事件和进展时,在编辑稿件遇到不懂的学术问题时,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纠结的难题时,只要跟乌老师打上一通电话,好像什么难办的事儿都能迎刃而解。他就像我背后的一座大山,让我觉得特别有底气,也像一座知识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90岁高龄的乌老师对待晚辈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什么架子。他甚至会默默关注朋友圈里我曾分享的照片,积攒起来制作成电子相册再送给我;他也从不介意在微信里在线解疑答惑。我说,跟他微信聊天就感觉像捧着一本大百科全书,而他却谦虚地称自己是一本方便易用的“怀揣袖珍小词典”。和他相处很自在,不觉得拘束,聊到兴起时他会唱民歌,会讲各地的方言;请教完问题感谢他时,他会开玩笑地说:“不谢不谢,再谢下次不答了!”

  相对于乌老师的无私付出,我对他是心存亏欠的。今年初,乌老师问我春节期间能否在沈阳见个面。荣幸之至,我们约定大年初三在老师家附近的商场碰面,一起吃午餐、喝咖啡。那天天气很冷,一见面乌老师说要来个热情的拥抱,90岁的老人特别有劲儿,几乎要把我抱起来。聊天中,乌老师说有出版社说服他要出版他的口述史,他希望我能做执笔人。我当时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老师对我的信任,忧的是自己浅薄的学识、有限的能力和日常繁忙的工作恐难胜任,枉费了这份信任,浪费了老师宝贵的时间。那天乌老师一直鼓励我可以尝试,我说自己回去仔细研究一下,元宵节前后给他回话。

  回到北京后,我一方面向好友请教做口述史的经验,一方面去图书馆查阅了资料、研究学习了做口述史的基本方法,终于下定决心发微信给乌老师接下了这个任务。我想要再深入研究一下口述史的体例和写法,形成一个初步的采访思路和计划后再报告给他。乌老师听了很高兴,他说百分之百信赖我,支持我的想法和计划。

  “乌老师的采访方案”一直在我的电脑桌面,我总想着细化一些再交给他。4月底的时候,乌老师发来信息说已经到了德国柏林,走得仓促,所以事先没告诉我,大约会在那边住3个月。当时我还侥幸觉得又多了3个月可以做准备,但谁知如今却再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的机会了。

  去年乌老师从德国回来后我们也见了一面,他说为已故的夫人找好了一块墓地,了却了心里一桩大事。那天,他还讲了和夫人相知、相爱、相守的爱情故事,很让人羡慕,同时也更能感受到乌老师的重情重义。几个月前的一天,乌老师微信发来一句话:“彼此并不孤单,更不孤独!”没什么上下文,我猜他是在思念故人。

  日前,由辽宁大学乌丙安教授治丧小组发出的讣告中说:“乌丙安先生遗体近日将在德国柏林安葬,与其夫人同一墓地,届时将在柏林举行以亲属为主的素朴葬礼。”我想如果乌老师远行的目的地是和爱人团聚,那他在另一边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回到家,发现窗台上的月季花又开出了一朵。乌老师爱花,这盆月季开得繁盛时我曾拍照发给他。我祈盼在乌老师远行的路上,也有一路繁花相送。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07-17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邓启耀]一张珍贵的照片——怀念乌丙安先生
下一条: ·[郝苏民]中华文明凝聚力与传播力
   相关链接
·[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关于征集乌丙安先生题字、照片、讲学等活动资料的启事
·[刘先福]怀念恩师尹虎彬先生·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陶立璠]耄耋之年忆丙兄·精神永驻,风范长存——乌丙安教授追思会
·[邓启耀]一张珍贵的照片——怀念乌丙安先生·乌丙安先生追思会:在线参与网址(2018年7月16日周一上午9时)
·[周福岩]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悼恩师·[江帆]给我人生以最深刻影响的恩师……走了
·[陈岗龙]怀念敬爱的乌丙安先生·深切缅怀乌丙安教授:纪念专辑
·各方致唁电唁函悼念乌丙安教授·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先生可爱,追着那片云成为一束光!悼念乌丙安先生·那个热爱非遗的老人走了
·各界人士撰文、留言痛悼乌丙安教授·[潘鲁生]怀念乌丙安先生
·民俗学家乌丙安: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杨利慧]恩师乌丙安教授的“天龙八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