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黄龙光]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
  作者:黄龙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7-08 | 点击数:9818
 

摘要:民俗艺术是民俗学研究中涉及艺术审美的特殊研究对象,它具有民间性与生活化、艺术性与实用性等特点。民俗艺术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吸引着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注,但是学界专门针对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原则、艺术民俗志书写范式的理论探讨较少,这显然与当前民俗艺术研究的热度不一致。展开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应在文化整体观视野下,借鉴表演理论以事件为核心的动态研究范式,全面参与观察,亲身感受民俗艺术展演的全过程。民俗艺术田野调查研究成果——艺术民俗志及其书写,要求我们发挥民俗学一贯擅于对民俗细节精描细刻的学科优势,凸显重外在形式美学特征的艺术本位,由表及里,观照民俗艺术背后自为操弄艺术实践的民俗主体,总结地方或族群深层的精神审美取向,揭示民俗艺术实践的意义世界和文化逻辑,最后对接民俗学、人类学的民俗艺术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思考。

关键词:民俗艺术田野调查;民俗生活流感受;艺术民俗志书写;艺术本位凸显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国民文化需求的满足不成正比,因此,解决了温饱而奔小康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文化的殷殷渴求。在文化需求的内部分层中,从横坐标来看,不仅有全球化的国际文化、国家的民族文化,也有族裔文化、地方文化。从纵坐标来看,既有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时尚文化。文化林林总总,形态万千,其中,艺术作为最鲜活的文化形式,是最具有感召力的文化载体。因此,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艺术是最重要的形式和内涵。它不仅是民众审美的重要媒介,也是国际交往、民族交流的友谊桥梁,是现代各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社会治理最具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手段。

  综观庞杂的艺术门类,不仅有音乐、歌舞、绘画、雕塑等共时层面的具体类分,有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前卫艺术等历时层面的模糊划分,更有世界艺术、国家艺术、民族艺术、族裔艺术、地方艺术等更大的艺术界分。其中,民俗艺术是以上各艺术门类中独具特色的原生艺术,它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鲜活灵动,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它千百年来作为族群整体应对自然、社会一系列问题的一种文化智慧和社会机制,更作为一种集体艺术化的审美观念及其实践,对族群社会及其成员个体均具有强烈的吸附力和向心力。作为现代艺术之根,民俗艺术往往成为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艺术本体、艺术史的对象。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民间生活方式,民俗艺术成为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民众群体审美、民间社会自治的对象,相应地,出现了艺术民俗学这样的民俗学分支学科。只不过,艺术学往往因更多地关注艺术形式本身,民俗学则更多地关注民俗对艺术操弄的过程。因此,前者往往从民俗艺术中截取一系列艺术符号,以一种静态的方式观察和剖析艺术本身,后者则首先将艺术视为一种艺术化的民俗生活,通过一种动态的方式观察和分析民间社会自我运行的过程和规律,总结民俗艺术主体的审美观念及其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

  据统计,经专业评估被纳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文化遗产中,民俗艺术类是数量最多的,而且,今天在民间仍有体量巨大的、未能进入各级非遗名录的各类民俗艺术,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民俗场域中日复一日地活态展演。民俗艺术承载着各地各族群古老的历史记忆,也蕴含着族群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及其实践,更重要的是,民俗艺术不仅一如既往为现代艺术持续提供精神养料,更一跃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现代文化创意、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文化资源,更被认定为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国家、地方和民间等各级主体的多方保护。随着民俗艺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相关学科均越来越关注民俗艺术,也都在为民俗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着各自的学科贡献。但是,因为目前缺乏一种学科整合的可行机制,有关民俗艺术的概念、民俗艺术调查、艺术民俗志及其书写等重要的基础理论及方法鲜有专门探讨,这与学界对民俗艺术的研究热度不成正比。对此进行一番思考并给予基本的学理界定,既具有开展理论探讨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指导非遗保护、文化产业开发等现实意义。

一、民俗艺术及其特点

  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艺术,民俗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对其的概念界定至今并不完全一致。国内研究民俗艺术比较早的常任侠先生,在其《民俗艺术考古论集》中对饕餮、神荼郁垒、石敢当等做了专业的艺术史探究,但未对民俗艺术的概念给予界定。在民俗学权威教科书中,我们也没发现有“民俗艺术”,但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它是“各种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其本身便是复杂纷纭的民俗事象”。这里,强调社会分层视野下艺术的民间性,同时突出民间艺术的民俗性,最后则直接将二者等同起来。

  民俗艺术,指千百年来民众因与自然、社会发生一系列关系而在群体创制、传承的民俗活动中进行审美实践而形成的各类艺术活动,包括文学演述、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编织刺绣等相关民族民间艺术类型。民俗艺术不是某个个体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及其作品,它即使是某个人最初设计创制的,但其背后所蕴涵的是群体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标准,靠的是族群内部长期生活化的群体传承,否则,民俗艺术不可能经得起长时段的历史洗练。总之,民俗艺术,缘俗而生,随俗而流,因俗而传,依俗而表。可见,民俗既是艺术赖以存活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又与艺术一道合成民俗艺术的本体,同时民俗艺术的艺术样态、艺术展演过程,以及艺术实践与民间生活统一缠结,最后,作为整体的民众还上升为各类民间艺术审美实践的主体。因此,民俗艺术是一种原生性的生活化群体艺术,它是民众基于自身独特的社会生活而创造的审美及其实践的产物。民俗艺术不但具有一般艺术审美诸如节奏上的对称和谐、象征上的谐音寓意等普遍特点,同时具有民俗艺术生活化所带来的实用性审美的特点。从艺术体裁来划分,严格来说民俗艺术算不上一个具体的艺术门类,也不单是某个具体的艺术形式,但它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艺术大类,天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综合起来,民俗艺术的特点主要有民俗性和审美性。如将其再细分,民俗艺术具有民间性与生活化、艺术性与实用性等特点。

  民俗艺术的民间性,指民俗艺术往往是民间社会内部长期自我创造和自我运行的结果,艺术的表现形态无论如何冗长散漫或简捷紧凑,其目的都是为了民众的自我娱乐与自我调治。民俗艺术的民间性与官方性相对,官方背后往往裹挟着政治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民俗艺术的民间性意味着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审美实践,也不经由官方外力策划推动而获得发展,虽然历史上曾有民俗艺术因历代官方的强力影响而发生变迁。民俗艺术的民间性,还体现在它不像现代艺术那样要求精致而专业。不论是专业艺术家还是艺术团体,虽然他们在艺术创作前也会下乡采风,但其艺术实践模式均“为艺术而艺术”,其艺术作品号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否则就不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专业艺术家们有着较强的版权意识,其艺术作品一经创作就归属于个人,有时号称“人民的艺术”,但更多的是个性化的艺术,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相反,民俗艺术自古是佚名的,它由民众群体创造和传承,其所有权归属于整个民间社会,其艺术个性是就整个族群而言的。虽然千百年来各地各族群文艺精英主导操弄着民俗艺术,并由此使其带上一定的个体性,但总体上其艺术风格的群体性却是根深蒂固的,而且这种群体性的审美风格往往与族群特定的历史、宗教有关。

  民俗艺术的生活化特点,主要指其源于生活,融于生活,表现生活,并在生活中即时实现代际传承。民俗艺术根本而言是一种生活艺术,这种生活艺术是广大民众自然自发地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产物。民间生活为民俗艺术的孕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又为民俗艺术提供了呈现和展演的生活化空间,最后为民俗艺术展演提供社会生活归属。田间地头、庭前院后、街巷里、火塘边,以及年度性大大小小的民间节祭,都构成了民俗艺术产生和展演的生产时空和生活舞台,而所有的民俗艺术展演都是为满足民间社会自身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清吉平安的生活愿望的艺术化诉求。民间生产祭祀、起屋建房、婚丧嫁娶等,都是民俗艺术参与、展演的重要生活时空。民俗艺术以其震撼动人、鲜活灵动的生活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吸纳和凝聚族群男女老幼所有成员,在全民参与、全民见证的现场艺术化民俗场域和活动中共同完成活态化展演和生活化传承。因此,真正的民俗艺术在地化展演,事实上不存在演员和观众的严格区分,无论是出演者还是观演者都民俗艺术生活的共同参与者和实施者。正是民间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实施和全面性参与,赋予了民俗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内在持续力和永恒生命力,文化的传承在这样生活化的语境下便自然得到了实现,而民俗艺术及其审美实践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族群成员的神圣义务,有时表现为民间社会的艺术化审美时尚。

  民俗艺术长期以来在所谓高雅艺术的标准面前被视为低俗的,甚至是低劣的,加上民俗艺术与生俱来的生活实用性,其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被遮蔽。可喜的是,随着当代人类文明观、文化观与艺术观的历史性转变,民俗艺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特别是艺术价值开始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和重视。民俗艺术的艺术性,指民俗艺术不仅具有艺术形态学审美标准下诸如音乐舞蹈的韵律与动律、民间美术的比例与空间,以及口头叙事韵文的赋、比、兴等静态美学特征,而且具有民俗艺术嵌于现实生活民俗的现场性、仪式感等所带来的文化真实性、现场震撼感与艺术通灵性等动态美学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从主位的视角看,民俗艺术每一次的艺术实践都具有原创性,是不能也不可能被复制的,民俗生活中艺术实践的展开正是其艺术性审美完美呈现的过程,随着民俗生活(尤其表现为各种民间祭仪)的结束,艺术审美也戛然而止。从客位的视角看,年度性民俗艺术展演无疑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所以,我们研究民俗艺术,既要坚持一般艺术的审美标准,更要秉持民俗艺术独特的审美标准,真正进入民俗艺术生活中全面参与观察,并亲身感受,因为民俗艺术作为“特殊的艺术审美活动,应是一种主、客体之间基于现场的、活态的互动过程”,民俗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人自身与天地人神协调关系的一种艺术化社会实践活动,民俗艺术完满地充当了艺术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多重关系的恰当媒介。

  “形式和实践创造的活动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心灵的喜悦和意识的升华,是由于感官受到具体形式的感染而产生的,而这感官的感染则必须来自人类的某种实践或人类实践的某种产物。”民俗艺术天生具有较强的生活实用性,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一系列相关实用性社会功能。首先,民俗艺术具有神圣的实用性。各种诸如神话古歌经诵、雕刻绘画剪纸与歌舞展演等涉及宗教信仰的民俗艺术,连同一系列相关祭祀仪式活动一道,通过模拟、复原、呈现族群某种久远的历史场景或想象的神圣情景,以实现追宗忆祖、族群认同的目的。如四季调、生产调、撵山歌、赶马调、建筑歌谣,民众认为它们与投入的实际劳作一样能有效促进农作、猎获丰收,而成年礼、婚礼和丧礼等仪式歌谣,则与仪礼中的服饰、饮食等一起,能让人顺利通过人生中这些关键节点。其次,民俗艺术具有世俗的实用性,这在各种诸如建造、雕刻、打制、编织、刺绣等手工技艺类民俗艺术上反映最为直接、最为明显。无论是北方的毡房,还是南方的干栏式民居,首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建造遮风避雨生活空间的需要,其次才是精雕细刻的审美实践。民族传统服饰,首先也是为了满足蔽体御寒的生理需求,其次是族群历史记忆和炫耀财富等社会需求的表征,最后才是各地各族群关于美的各种观念的艺术化表达。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民俗艺术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消失,这一方面使得民俗艺术淡出传统生产生活而成文化标本进入博物馆或成精致艺术步入高雅殿堂,另一方面使民俗艺术在新的社会生活语境中又衍生出一些新的实用功能。民俗艺术的这种生活实用性功能,是民俗艺术品得以创制、使用的内在流动活力,是民俗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技艺得以代代相传的内源传承动力。同时,民俗艺术的审美形式更多地是一种生活审美,这种独特的实用性生活审美,使民俗艺术的美学精髓和艺术魅力浸润于艺术化的生活过程中,要对各类形态各异的民俗艺术品进行鉴赏,必须透过作为物的艺术品回溯到作为非物过程的艺术品在族群生活流动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艺术实践及其效能,才能真正全面地体会、体悟和体味民俗艺术的真谛以及艺术主体的精神世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维娜]“有情”与“无情”:长汀客家山歌主题研究
下一条: ·[王京]论神话学田野调查的功能与方案设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