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尧]传说的框定:全国性神灵的地方化
——以山西洪洞地区的杨戬二郎信仰为例
  作者:王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2 | 点击数:11861
 

  这一长篇庙记在对二郎神的既有研究中尚未被发现使用,也是笔者所见洪洞及周边地区最早提及“二郎”称谓的地方文献。可见,紧邻洪洞东北部的霍州,至迟在元末就有以“XX二郎”指称地方性神灵的信仰传统了。此文将这位观塠二郎的身分、名号、事迹分说得很清楚,可简述为:霍太山有观塠二郎神,即《史记》所载现于王泽之三神。隋末又化为白发翁,指示唐高祖败隋兵。以“牛羊驮料”方式建庙于观塠,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敕封为宣贶真君。文中有“吾里霍太山有观塠二郎神,即《史记》所载,现于王泽之三神也。一庙在简城,一庙在岳阳,一庙在霍邑,皆主百邑之祀。”简城即今赵城县,这三处祠庙地点正与《宋会要辑稿》所载霍山神的三子相合,观塠二郎当为霍山神次子,故有二郎之称。

  此文中父子二人传说发生融合,观塠二郎附着了霍山神授赵襄子竹书、化为白发翁为唐王指路的辉煌事迹。引起通约的原因或是祠祀地点几近重叠。据《宋会要》,次子封在霍邑,正是霍山神之属地,父子两神庙祀一地,来自霍山之外的人自然极难分辨。观塠二郎独有的灵验传说仅最后的“牛羊驮料”一则,这在其他记载霍山神事迹的书中均未见记,大概在史家看来过于荒诞不经了。不过,此神只附会了原属霍山神的事迹,并未夺取“霍山神”的名号,他自有独立称谓“观塠二郎神”,以及后来加封的“宣贶真君”。

  观塠二郎神与霍山神的混同在后来的记载中时常可见,说明程睿移植事迹的做法并非孤例,代表了某种相当普遍的联想。如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五:“中镇庙,在霍州东南三十里霍山麓,洪武八年建,祀中镇霍山之神,本州岁祭。其在洪洞、赵城、浮山、岳阳各乡村俱为行祠,又名宣贶真君庙,宋封额。”这是以宣贶真君庙为霍山神的行祠,将父子两神混为一谈。也许正因如此,宣贶真君方能借助霍山神的威名,不断向外扩张信仰,原本庙于霍州观塠,成化年间已有附近洪洞、赵城、浮山、岳阳各县居民分香回去建立行祠了。

  在霍州城中及其他乡村也有宣贶真君行祠,并时常省略“观塠”二字,直呼为“二郎庙”,如明嘉靖《霍州志》:“二郎庙三:一在宣二里,一在观塠峰,唐初建。宋崇宁中,加号宣贶真君,感应如响,四方多供奉焉。详见程睿碑记。一在李壁村,相传为观塠行祠。”

  由此可见,宣贶真君/观塠二郎的信众已颇具规模,开始向主庙之外的地方传播扩张。名为“二郎”之神有相当的生命力,是三子之中信仰最活跃的,容易与霍山神这样的大神混合。

  (二)杨戬二郎

  笔者在洪洞县东北、中部调查时一路询问,村民都告我“大胡麻有二郎庙,是个大庙。”果然,在大胡麻村的“广德山”上有座新修殿宇,主殿规模甚大,配殿虽未建起,已在规划之中。该庙住持、村民常根禄介绍,原庙建筑已毁,他个人筹款于2004年开始主持重修。庙中共存古碑三通,其中一仆地石碑与本庙二郎来历相关。此碑年代不详,剥蚀严重,文字漫漶,常根禄找来面粉敷于其上才得辨认,《三晋石刻大全》与《洪洞金石录》均未收,兹将全文誊录于下:

  宣贶侯庙重修碑志

  遥稽

  二郎神庙自大明【阙文】创建于赵邑胡麻村之南,即霍州观堆山神,唐太宗敕封之宣贶侯也。分灵【阙文】方洪赵二邑蒙庥尤甚,奈历年久远,风饕雨蚀,榱桷颓败,非所以壮神威而肃观瞻也。虽【阙文】不无修葺,然而工程浩大,卒难成功。住持道人张阳晅目睹难安,于雍正十三年谋首事石【阙文】同心协力,联成一会,共二百四十□两。除自始至终一概杂费外,约得五百余金。或略变前【阙文】之,或则仍因旧其功整饬之,鸠□□村经十载□□□。然后自□殿以及寝宫山门,粗为一新,【阙文】金碧辉煌而神威□之乎。而【阙文】兹工程告竣,勒石垂远。

  “唐太宗敕封之”当是宋徽宗之讹变。霍州一带关于唐太宗的传说很丰富,霍山神又有助唐王一说,故易传讹。可以认定,此庙所奉二郎来自霍州观塠(堆),正是被封为宣贶真君(宣贶侯)的观塠二郎。前引成化《山西通志》卷五已有霍山神“在洪洞、赵城、浮山、岳阳各乡村俱为行祠,又名宣贶真君庙”的记载,此庙或即明代在赵城创建的行祠。大胡麻村原属赵城,已相当靠近霍山,此地居民自然极有可能到霍山进香、分香并在本村兴建霍山诸神行宫。

  然而,现在庙中主神却是杨戬二郎的经典形象,眉间纵目、三尖两刃刀和黑犬三项标志齐备!两旁有四位站神侍立,别无他神。常根禄对碑上文字不能辨读,我向他解说后,他表示没听过宣贶侯、观塠等说法,只知道这里从来就是杨戬二郎。他家住在附近,幼时见过庙宇旧貌,重修前也请村里许多老人回忆过,此庙从前就是这般格局;并说老年人都传言,这里是杨戬二郎的主庙,别村的只是分庙。常根禄木讷寡言,为保险起见,笔者又访问了该村两位85岁老人,在他们的幼年记忆中也是杨戬无疑,各方所说一致。

  如此说来,观塠二郎大约自明代传入洪洞,大胡麻村民为之兴建行祠,至迟在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时,主神仍是观塠二郎/宣贶真君。不知从何时起,此神被杨戬二郎取代。

  这一更替过程或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观塠二郎传说可能逐渐失落了。前引程睿碑文,观塠二郎的知名传说有三,其中仅“牛羊驮料”的要求供奉型灵验传说为其本身特有,但这一传说受情节所限,只在主庙演述“神灵选址、牛羊驮料”的情节才有效,在行祠则无法传播。另两种知名传说原本就由霍山神移嫁而来,与观塠二郎的衔接并不紧密;况且此地已在霍山之外的平原地带,又隶属洪洞而非霍州,霍山神的传说可能因故不甚流行了。观塠二郎原本的三则知名传说几乎全部失落,民众也往往简称“二郎”,这就为通行知识中杨戬二郎的嵌入提供了空间。这种因神名和传说失落,由文本缺位引发阐释需求,从而导致信仰变异的情况,在洪洞县西龙马村的广德真君转为治水二郎李冰的过程中也曾发生。

  另一方面,霍山神职司云雨,又有保护神功能。既然有三子之分,他们对霍山神的很多职能都可以连带移植。理水之责见《旧唐书》卷一,叙述霍山神遣使时已用“八月雨止”之语,将救唐王的传说与司水关联起来。清人黄钺《霍山神》诗更是明确言说“兴云降雨神所权”,可知兴风作雨为本分。山神本就承担保护之职,这在各地都很常见;洪洞地区还有将山神与土地结合的现象,笔者在本县西北青龙山一带常见到供奉“座山土地”的,其护佑一地的职能更为突出。大郎既为霍泉水神,二郎就可能分担保护神功能;而通常传说杨戬二郎的主要职能也正在此,故可与之接续。我问常根禄“杨戬二郎管什么的?”答:“司法,和咱公安局一道。”由宣贶二郎到杨戬二郎的转换,正说明“二郎”这一神名可以自由改换前缀,容易与其他神灵混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下一条: ·[刘璨]“一池三山”的神话解读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王淑英 范家婧]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李宓本主形象分析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宋赫]史事传说的传奇形态及其创编动力·[商梦圆]陕西白水仓颉传说与仓颉信仰的日常表现形式
·[任正]论苏东坡传说的大故事文类与文体之美·[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孟媛媛]礼让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六尺巷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