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的基本特点
通过河湟汉人祖源为南京珠玑巷及其与周边民族互动中的历史记忆,可以看出关于祖源传说生成、传承的一些机制性特点。
首先,这类历史记忆往往是由多元人群形成族群的过程中因时因地的需要而生成的,在其特定的时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河湟汉人祖源为南京珠玑巷的传说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逐渐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汉人凝聚在“南京珠玑巷”这一祖居地,从而整合了从各地带来的日常民俗文化,形成了族群文化共同体即河湟汉人儒释道文化圈,极大地增强了汉人的集体凝聚力。这对于生存于多元文化过渡带上的汉人及其文化来讲,无疑凝结成了极为重要的文化竞争力,从而才能在这一特殊的“汉藏多元文化走廊”地区发展壮大,从传说圈升值为汉文化圈,成为代表中原文化的文化软实力。
当然,这种历史记忆不一定是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真实,但一定是在这一族群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中出现的,是他们心目中最真实的历史,是族群集体的心灵和文化的真实。需要从其意义和价值来考察这样的历史记忆,而不可以用传统历史学的标准去评价其真伪,或者因其不符合历史文献记载而一票否决,或者简单地把传说一定要考证为真实的历史。在河湟汉人的历史记忆中,“南京珠玑巷”不过是一个象征文化中心和神圣性的文化符号而已。
其次,一个来源复杂的族群共享的一个历史记忆,往往是在上下层文化的互动中生成、传承的。河湟汉人实际上来自五湖四海,各自携带着自己故乡的文化展示方式和历史记忆叙事,这种现实就很难形成一个一致的历史记忆,但生存困境中又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历史记忆。由于民间记忆的模糊性和地方精英的话语权威性,也许往往由精英们重构出一个供给大家享用的历史传说,然后利用其话语权推广开来,逐渐形成大多数人认同的历史记忆。“南雄珠玑巷”被移植为“南京珠玑巷”,这显然是具有话语权威的精英们的智慧策略,用文学的方式讲述历史,使之更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但这个阶段往往以口头传说的方式逐渐推广和传承,精英们则隐藏在后面,以显示其并非他们个人的创作。而众多人们的口头传说又使这样的历史记忆被固定下来,写进家谱或者墓碑之上,同时逐渐被后来的地方文人所认知甚至认同,转写到书面上,变成了草根和精英共同传承的祖源历史记忆。而在文人的书面化过程中,文人以其书面知识而往往加以细化或者更加合理化,使得这种历史记忆不仅更加情节化、形象化甚至曲折化,还往往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献典籍来证明其真实性。如土族从黑龙江跟随成吉思汗打仗到南京,再迁移到河湟山村的重构记忆。这种丰富了的祖源传说又传播到民众当中,更加坚定了大家对这一历史记忆的相信。综观河湟汉人祖源于南京珠玑巷的传说,就是在这样的上下层文化相互影响中生成、传承和扩布开来的。
再次,尽管这种族群集体历史记忆的主体部分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多元化的地方文化体系中,由于不同人群精神需求和祖源记忆的差异性,往往会形成一些异文本。一是族群内部的变异,如瞿昙寺周边的杨、盛、刚、徐几个大的家族把自己的祖先定位为“扈驾”永乐皇帝或建文皇帝,以区别于被“发配”来的其他汉人。二是与汉人相邻而且关系较融洽的其他民族,如西拉科村的藏族,把自己看作是汉人的弟弟,但又从习俗上区别于汉人;互助土族把自己既说成是来自与汉人一样的南京珠玑巷,又不同于汉人,以更早的祖源说成是鲜卑人和蒙古人的后代。瞿昙寺的藏族保持自己来自西藏的历史记忆,但也认同朱元璋与瞿昙寺的关系,从而使自己与朝廷、首都联系了起来。三是由于不同地方文化阶层对历史记忆的态度,也会出现传说的异文本。如珠玑巷部分汉人由于在审查中“原地不动”而被发配到边疆的传说。正是因为有多元的人群,就出现了有差异性的祖源历史记忆,多种异文本既相互影响,又独立存在,从而使这种历史记忆更加丰富多姿,而不是单一不变。
又次,这种族群祖源传说往往在记忆场域的重建中被稳定下来。这个记忆场域一般由具有纪念物性质的地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名人和人文景观、民俗活动以及族谱等构成。“南京珠玑巷”就是一个象征文化中心的具象化的地名,而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永乐皇帝、建文皇帝、瞿昙寺附近的家族等历史上真实的具体人物,“娘娘山六月六会”等民俗活动,瞿昙寺等人文建筑,还有“米柜”“主袄”等方言词语,都被用来证明祖源为南京珠玑巷的历史真实性。而作为神圣性的家谱族牒更赋予了“历史记载”的权威性。正如赵世瑜教授所言:“作为家族历史留传,族谱这样的书面文本又成为口述传说的载体,共同夯实和传递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23]尤其是随着这一历史记忆的普及和家谱的重修新编,祖源传说被更多的家谱所采用,具有了不可更改的神圣历史性。从民国时期开始,河湟汉人中就大量地出现了记述祖源为南京珠玑巷的族谱,而一些地方文人又拿着这些族谱记载来落实传说的真实存在,“于是把当地祖辈传下来的传说,千方百计地往历史上去靠”,写进了地方志和个人著述中,“又构成了一段新的历史”[24]。
最后还需提及的是,关于边地汉人祖源为“南京珠玑巷”的传说不仅仅流传于河湟地区,云南部分地方也有类似传说①,但当地学者同样没有查阅到相关的历史文献。那么和河湟地区汉人传说一样的祖源记忆,又是怎么生成的呢?仅仅是一种偶然巧合,还是在具有相同机制的祖源记忆方式下形成的,还有待于继续研究。但至少说明,河湟汉人“南京珠玑巷移民”传说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其生成、传承机制有一定的规律性。
(原文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二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