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河湟汉人“南京珠玑巷移民”传说解读
  作者:赵宗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1 | 点击数:11180
 

摘  要:河湟流域汉人中广为流行的“南京珠玑巷移民”祖源传说,实为明代朱元璋上元节观灯野史传说和南雄珠玑巷传说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的特殊时期由于汉人族群的文化需要而出现并被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为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之后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互动,又出现了在汉、藏、土族等多民族中演化互动的现象,从中反映出多民族地区祖源传说生成的机制性特点。  

关键词:南京珠玑巷;移民传说;河湟汉人;多元文化互动;族群历史记忆


  作为民间文学体裁之一的民间传说,正如柳田国男所说的,“是架通历史与文学的桥梁”[1],既是一种叙事文学,更是某一族群的历史叙述。而这种记忆叙事以其“记忆场域的重建”(林继富语)而赋予了浓郁的历史性和可信的传奇性。这“赋予”的过程是颇为复杂而有趣的文化过程,充满了多元的智慧策略,值得去探究。本文以西北河湟地区汉人中流行的“南京珠玑巷移民”传说为个案,从民俗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一次解读。

一、河湟汉人移民传说概述

  历史上所谓的河湟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地域文化单元。“河湟”在汉代以来的文献中大量出现,甚至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大体来说,河湟地区包括青海东部的西宁市、海东市全境和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全境。这里历来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尤其是青海的湟水流域谷地,素有“汉藏多元文化走廊”之称。在今天的这块土地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源传说,如藏族的吐蕃将军戍边说、土族的吐谷浑后裔说和白蒙古混合说、回族的西亚亲军说、撒拉族的撒马尔罕移民说、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子孙说、汉族的中原移民说,等等。

  而汉人的移民说还颇为复杂,有南京珠玑巷说、南京大柳树巷说、山西大槐树说、山西大柳树庄说以及其他的一些传说。其中以南京珠玑巷说最为流行,也最具有影响力,当地民众动辄自称是“从南京珠玑巷来的”,“从珠玑巷过来的”。无论地方著述记载或民间口头讲述,其故事梗概大同小异。现以民国时丘向鲁的记述为例,看其传说内容:

  某年南京人士于上元时节耍花灯的时候,朱子巷居民异想天开,装了一个猴灯倒骑在马上。后被马后所闻,以为开玩笑竟开到马皇后头上来了,一怒之下,把南京朱子巷居民全部充军到了西宁[2]。

  顾颉刚先生根据在河湟地区的调查也写道:“河州人相传为南京大柳树巷人,洮州人相传为南京纻丝巷人,俱谓自明初迁去,西宁人亦云然。”[3]上世纪90年代编修的《西宁市城北区志》则是这样记述的:

  相传明洪武年间的一个元宵节,南京朱玑巷点花灯、猜灯谜,十分热闹。其中,有盏花灯,上面画一匹骏马,有一贵妇人蹲于马鞍上。众人不解其意,便请教于一位老绅士,他说这是指皇后马娘娘,脚大难踩蹬。朱元璋得知后,勃然大怒,遂下令将老绅士斩首,并将朱玑巷各姓居民举族充发青海[4]。

  综观河湟地区的这一历史记忆,大凡不过如此。有的还被写进了族牒家谱,所以《城北区志》还专门补写了一句:“此故事梗概在不少人家的家谱中都有记载。”

  唯有不同的是,因为本是民间口头传说,在被转写到书面时,对巷名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书写,如珠玑巷、竹子巷、竹市巷、苎丝巷、纻丝巷、珠市巷、珠子巷、珠丝巷、竹丝巷、诸市巷、猪市巷、主司巷、诸司巷、朱子巷,等等。

  在流传过程中,传说故事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异。对此,有人还作了如下的描述:

  传说一:明太祖洪武年间,珠子巷在元宵节玩花灯,有猴子扮大脚倒骑马的角色,此举有嘲讽马后之嫌。马皇后代称马大脚,至今南京江边石灰岩上仍留有一双她深深的脚印,足有一尺多长。……珠子巷里那点小消息不知怎么让她知道了。老婆的枕边风,胜过别人的大炮筒,于是龙颜大怒,将珠子巷这些刁民统统发往西北边陲。

  传说之二:某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出行。到了南京城的聚宝门外,见街上一户人家门口悬挂一只彩灯,上面绘了一个大脚妇人,怀抱一只西瓜而坐。朱元璋站在灯下,当时脸色就变了。据他猜度,“怀”谐音“淮”,西瓜取一个“西”字,合起来就是“淮西”。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一带,统称淮西,即淮河的西边。他觉得这盏灯笼上的画是讥刺马皇后乃“淮西的大脚妇”,不觉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人将这一家九族三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掉,如此仍不解气,还将这条街上的所有居民,全部发配到蛮荒之地充军。这蛮荒之地就是青海。

  传说之三:明政府发现珠子巷里有人意图谋反,因查不出肇事者,便将全部居民集合到一大树下。说愿意往西北的站出来,但稀稀落落站出来的是少数人,大部分赖在原地未动,自以为得计。朱洪武说:那站出来的少数人才是良民,留住京城,其余奸宄之徒一律充军,发配到了青海[5]。

  看得出来,前两个故事是传说主体部分的异文本,第三个传说实际是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后增加的部分,说明发配到河湟地区的不是全部的珠玑巷人。实际上这一情节在河湟民间传说中流行并不广,或许是个别地方的口头文本。

二、河湟汉人移民历史与“珠玑巷说”

  汉民族移民河湟地区的历史,以史籍记载考证,可以溯源到西汉时期。自汉武帝时期起,汉人通过从军、屯垦、移民等途径从内地迁居河湟地区,主要分布在今青海东部农业区一带。中原王朝行政体系(如西平亭特别是西平郡、西海郡等郡县的设置)在青海东部地区建立后,汉人及其中原文化在这一地区生根发展。汉文化在这里得到大发展,到汉末出现了一批“河右大族”,有赵姓、郭姓、麴姓、田姓等。东汉末年,河右大族如麴氏、郭氏等以其正统观念,曾与曹魏政权多次发生激烈冲突。其中郭姓影响曹魏政权几十年,其家族中人也大多在魏晋两朝为官,部分郭氏后人仍活跃于北朝时期西北地方政坛[6]。足见这时期汉民族在河湟流域的庞大势力和深远影响。但在后来几百年鲜卑诸民族政权在边地纷争中,汉民族逐渐被同化或东迁而去。

  隋唐宋元时期,汉民族数次进出青海,都没有扎下根。如隋炀帝西巡青海东部后,曾发配各地犯人徙居之,但很快便退出了。唐时又多次迁入,“安史之乱”后又东撤,有的则被吐蕃人同化。北宋末一度又从河州招募三万余人到河湟流域屯田,随着宋军撤退,这些人也退回内地。所以自东晋至元代,青海的汉民族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局面[7]。

  从明初开始,汉民族大量进入青海湟水谷地,成为青海多民族格局中的重要一支,并且一直繁衍发展到了现在。明朝统一青海后,推行军屯和民屯方略,因之一批从征将士留居青海,如“贵德十屯”汉民,大部分是明代从军留居的。有很多家族还是因功封职,来西宁任职而定居下来的,如陈子明,本为江南山阳人,以功补为西宁卫指挥使,遂率兵居青海,成为土司之一。柴氏、王氏、郭氏、李氏、魏氏等都是以功率家居青海,成为青海的名门大族,并以家谱、墓碑等方式来传承自己的历史[8],自认为是明代戍边将领的子孙。因此他们并不愿意接受祖源为南京珠玑巷的说法。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名门大族逐渐平民化,甚至淡忘祖上“辉煌的功业”,也有认同南京珠玑巷移民后代的现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邢涵 康保成]略论“会首”在民间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变迁
下一条: ·[王尧]传说的框定:全国性神灵的地方化
   相关链接
·[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兰林友]移民传说与社会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