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史诗传统的程式
程式是把复杂的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语言、行为、思想、感情加以分类,并用类型化的、规范化的、成套的语言、动作或旋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套路。米尔曼·帕里将“程式”界定为“在相同的格律条件下,为表达一个特定意义而经常使用的一组词。”他的继承者洛德又将这观点扩展到史诗中重复出现的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范型,他说,在口头叙事风格中的程式,并不限于几个史诗“套语”,实际上在诗里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程式化的,从而他将史诗传统中“程式”的定义大大拓展。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又将史诗程式分为语言程式和非语言程式。在口头史诗演述中的词语程式、程式句法、程式化主题、程式化结构或故事范型等属于语言程式。在口头史诗演述中惯用的身姿、表情、眼神、舞蹈、声腔、节奏、旋律等非语言符号属于非语言程式。笔者在此沿用了此分类方法。
在羌族口头史诗传统中,语言程式是非常明显和处处可见的。“释比”或者“尼萨”演述者,不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语言程式,以掌握口头史诗,而且在各种场景中,他们还需运用语言程式在创编中演述史诗。羌族口头史诗中常用的语言程式之一便是,较为固定的音节(步)。有二音节(步)、三音节(步)、四音节(步)、五音节(步)、七音节(步)、八音节(步)、十音节(步)等,常见的是七音节(步)。以杨贵生为例,他承认学习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熟话”,但不是死记硬背,在调查中笔者注意到,杨贵生是按程式化的史诗语言来推进其演述的,虽然他使用的词语、词组经常会被其他同类词语、词组替换,但是整个诗行的音节(步)数量没有产生大的变化,基本是按照固定的音节(步)模式演述。羌族口头史诗中常用的语言程式之二便是,口头史诗的诗行运用了大量的平行式(Parallelism)套路。羌族口头史诗中常用的语言程式之三便是,使用韵律。韵律则有头韵、句首韵、尾韵、腰韵,其韵律的组合方式有如“AAAA”式、“ABAB”式、“AABA”式、“ABBA”式等等。羌族口头史诗中常用的语言程式之四便是固定的主题或典型场景。羌族口头史诗经常使用的主题或典型场景有婚姻场面、丧葬场面、修房场面、战争场面、成人仪式、神临鬼遁、敬拜祖先等等。而在整个口头史诗演述的过程中,诗章间的逻辑结构安排也是不容忽视的程式。例如,上面列举的杨贵生在做“还家愿”仪式中所唱的“阿卦西”史诗集群。他所唱叙的各个诗章既是相对独立的叙事,又是更大框架内“阿卦西”的子叙事。在此,笔者宁愿将“阿卦西”口头史诗集群看成是一个“题眼”,即“题旨”,“题旨”是整个诗章的焦点。并不像《伊利亚特》、《奥德赛》、《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一样宣扬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羌族的口头史诗传统则更在意表达一种宗教的象征意义,即笔者称为的仪式“题旨”。虽然它也颂扬文化英雄、细叙创始过程、唱叙迁徙经历,但是笔者认为羌族口头史诗更倾向于表达特定仪式的象征意义,其焦点是仪式之“题旨”,这确实是羌族史诗的一大特色。例如,羌族著名的史诗《泽基格布》表面上唱叙的是古代部落间战争的故事,但是史诗的目的并不在宣扬英雄,史诗关注的是将破坏人类关系的英雄作为邪神驱除,唱叙它的目的是驱邪;《羌戈大战》的目的也不是宣扬祖先的伟大,而是驱除破坏羌人美好生活的“戈”(一种邪鬼、野人),换句话说,这些诗章在仪式情境中表达的核心价值是一种宗教象征寓意。所以在观察羌族口头史诗传统时,应充分注意所唱叙的口头史诗之仪式价值指归。因此,笔者认为,将“题旨”概念引入与宗教仪式象征联系特别紧密的羌族口头史诗传统是适宜的,它便于深度认识羌族的口头史诗传统,从而尽量避免脱离其口头史诗语境,随意推想口头史诗价值内涵。
无疑,羌族口头史诗传统受声腔、节奏、旋律、舞蹈等非语言程式的影响极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如果让“释比”击鼓伴奏或者用一根木棍敲打以伴节奏,他们唱叙史诗都很顺畅,但是,如果取消伴奏,说唱史诗时他们就会感到比较吃力,断断续续,甚至需从头复唱,以正思路。由此说明,节奏对羌族口头史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敲鼓的节奏讲究特定的程式,节拍的长短会深刻影响语速快慢,影响到演唱中的诗行。在羌族社会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了鼓对史诗演述的重要性。故事说,从前“释比”说唱时是有书可依的,有一次,“释比”外出,羊把他的经书偷吃了,“释比”就再也想不起说唱的内容,真是无计可施,树上的一只猴子告诉他,把羊杀了,用它的皮做一个鼓,敲一下鼓,你所记的便会源源不断从嘴里流出来,“释比”试了,果然如此。声腔也是程式的。“释比”所唱的史诗都有一定的腔调,有些“释比”能用上百种腔调的套路来唱叙史诗,而每种腔调表达的感情、渲染的氛围、表现的象征是不同的。通常,我们会听见内容相同的史诗,但是所唱叙的腔调却迥异,在仪式中表达的“题旨”也有差别。在说唱时,“释比”也会采用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在唱叙“还家愿”、“丧葬”、“太平保福”等“题旨”的史诗集群中,“释比”需跳特定的舞蹈。这些舞蹈的动作和史诗说唱结合起来,充分渲染着口头史诗所关注的焦点,即仪式之“题旨”。
羌族史诗传统是世界多元史诗传统中的一个精彩案例,也是中华多元史诗传统中的重要成员,有其特殊的人文价值。羌族史诗传统虽还保持着鲜活的样态,但是其濒危情势已日趋明显。目前为止在整个羌族社会中,能在仪式中演述大量口头史诗的演述人数量不多于13人(另外有2人在汶川地震中不幸离世)。这些口头史诗演述人年龄偏大,最小的已经超过50
岁,最大的则已经超过90岁,平均年龄超过70岁。然而,我们却罕闻有人继其衣钵,其传承状况堪忧。羌族史诗传统有其特殊的人文价值,它是羌民族的思想之根,文化之根。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氐羌民族的思想文化,以及对世界史诗学的建设都有重要价值。本文简要勾勒了羌族史诗传统的概况,并对羌族史诗传统演述人作了简短的分析。笔者认为羌族的口头史诗是在仪式实践中展开的一系列史诗集群,史诗表达的焦点是仪式之“题旨”,而羌族口头史诗的演述人即“释比”和“尼萨说唱者”,他们并不神秘,他们是多才多艺、智慧灵动、让人欢喜激动、敬畏钦佩的角色。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并分析世界各地多元的史诗传统,那种割裂史诗演述的文化情境、剪断其地方性的内在逻辑的史诗分析方法是不够全面和科学的。
(本文刊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