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户晓辉]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7 | 点击数:10877
 

  7.对中外对立和城乡对立的不同看法。例如,

  carldan[陕西省西安市网友](2016/02/13 11:16):

  无聊,夸大生活习惯和观念差异,嫁洋人却没问题。说到底,不过都是无力改变现状的穷人之间的恶斗。分割穷人挑起争斗,用心险恶。

  小德礼[广东省广州市网友](2016/02/13 11:32):

  这样的作家,这样的文章,真服了,婚姻自由,女的不愿也没必要夸张到逃命的地步!男家的农村就这个条件,你受不了,也可以走,要发博求救吗?要以高级的态度评价男家吗?这样的小资情调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见把筷子叉到饭上的有情调吗?这女的本身就欠教养!

  dongtinghu[湖北省武汉市网友](2016/02/13 20:55):

  说到底,就是矫情,当年那么多的上海知青到农村,到边疆,和全国各地的贫下中农一道生产,生活,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地,现在还在跳广场舞,还养育了现在这些不知甘苦的小王八蛋。

  menzy7955[上海市网友](2016/02/13 20:31):

  只有躲炮弹的时候才会想起乡间,希望作者永生不会经历那一刻。

  湖北一介草民[湖北省武汉市网友](2016/02/13 11:58):

  愚蠢的民族!不断制造对立的民族!愚蠢!

  跟着风儿飞[北京市网友](2016/02/13 12:34):

  傲慢与偏见!我们可以承认城乡差距,但我不认为这种差距不可逾越。上海/北京姑娘的逃跑,伤害的不仅是她的男友,更有深层次的是城里人对农村人的一种傲慢与偏见。建议陈同学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看看再讲你闺蜜的故事。

  一136666[广东省中山市网友](2016/02/13 13:08):

  那嫁给番鬼佬就是好命????你想农村人没婆娘吗??????

  hnsfwwh118[湖南省长沙市网友](2016/02/13 09:56):

  上海姑凉最好嫁给外国人。非洲黑人也可以。嫁到外国只隔了个国家。嫁到的农村,则隔了一个世界。

  hans12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网友](2016/02/13 18:26):

  少贴标签,这种人哪里都有,城市有,农村也有,希望媒体少制造矛盾。

  xmzxm[北京市网友](2016/02/13 12:23):

  不要忘记:现在的政权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不要忘记:这片贫穷的土地多次接纳了被城市抛弃的群体和个体,如右派与知青,中国部分地区部分人,刚富了几天,就产生了这样大的差距(物质、文化与精神)。什么原因?

  如果说陈岚的评论是对原帖的再表演,那么,这些网评也是对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继续表演。这些表演历时半个月,大体形成了一个言论市场的雏形。所谓言论市场指的是,无论对错,网民们的不同看法和观点都有一个能够平等而公开地表达出来的网络公共空间,能够让彼此独立评判、讨论和选择。这里的关键是,网民们彼此相信对方具有公开表达、讨论和判断的理性能力,而且事实也表明他们的确具备这种能力。正如约翰·密尔所说,“在缺乏讨论的情况下,不仅意见的根据被忘掉了,就是意见的意义本身也常常被忘掉了。在这种情况下,表达意义的字句就不复提示什么观念,或者只是提示它们原来所用来表达的观念的一小部分。鲜明的概念和活生生的信仰是没有了,代之而存在的只有一些陈套中保留下来的词句;或者假如说意义还有什么部分被保留下来,那也只是意见的外壳和表皮,其精华则已尽失去了”,因此,“只要哪里存在着凡原则概不得争辩的暗契,只要哪里认为凡有关能够占据人心的最大问题的讨论已告截止,我们就不能希望看到那种曾使某些历史时期特别突出的一般精神活跃的高度水平。并且,只要所谓争论是避开了那些大而重要足以燃起热情的题目,人民的心灵就永不会从基础上被搅动起来,而所给予的推动也永不会把即使具有最普通智力的人们提高到思想动物的尊严”。没有平等而公开的讨论和争论,人不仅没有“思想动物的尊严”,而且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自己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重新回落到动物的被动性和懒惰习性的水平,最终也就与动物没什么分别。

  换言之,许多网民都知道,网络公共空间是公开发表意见和进行民间文学表演的平台,它能够让各种观点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这时候,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不同观点能否被公开顺畅地表达和呈现出来。排除删帖因素,那些骂人、泄私愤或者表达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的意见同样可以表达出来,供网民们相互知会和评价。不喜欢这些内容的网民可以对这些说法和做法提出评价和批判,甚至可以鄙视,但他们逐渐懂得一个道理:即我们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和做法,但必须捍卫别人说话和表达的权利,因为这也是在捍卫自己说话和表达的权利。网络公共空间上公开表达出来的不同看法,不在于内容如何,而在于敢于并且允许表达和发声这个事实本身。也就是说,正如菜市场不能只有一种菜而是必须提供各种各样的菜让人们来选择一样,言论市场的形成必须坚持不同言论的“内容中性”原则,否则,如果事先对言论内容做出限制就必然会妨碍不同言论的自由表达,甚至会造成发言者的自我审查和自动过滤,这就恰好违背了言论市场的真正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养成新的文化习惯和公民习性。所谓习性(Habitus)并非行为本身,而是为行为带来某种结构。这也就是哈耶克早就指出的:

  使智识自由对知识的进步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根本之点,不在于每个人都可能有能力思考或写点什么,而在于任何人对任何事由或意见都可以争论。只要异议不受到禁止,就始终会有人对支配着他们同时代人的意见有所疑问,并且提出新的意见来接受辩论和宣传的考验。

  使思想获得生命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和不同见解的个人之间的互动。理性的成长就是一个以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基础的社会过程。这种成长的本质,就是它的结果难以预测,并且我们不能知道哪些意见有助于这种成长和哪些意见不会有所帮助——总之,我们不能用我们目前持有的任何意见来支配这个成长而同时又限制它。

  没有这样的训练和锻炼过程,我们在理智和精神上的成长过程就被打断了,其成长的正常环境与文化土壤就被玷污和破坏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难以拥有理智和精神上的成年与成熟,就可能一直处于理智和精神上的未成年状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毛巧晖]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 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
下一条: ·[罗丹 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
·[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 ·[王杰文]“实践”与“实践民俗学”
·[李向振]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刘铁梁: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
·户晓辉:三谈实践民俗学·[李向振]重回叙事传统:当代民俗研究的生活实践转向
·[萧放 鞠熙]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吕微]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
·[刘铁梁]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王杰文]“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
·“《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实践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
·户晓辉:《日常生活的苦难与希望:实践民俗学田野笔记》·[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
·[户晓辉]实践民俗学视野下的“神话主义”·[宣炳善]从民俗事象研究到生活事件研究的方法转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