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的民间小戏,经历了从研究领域的缺位,到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的过程。民国时期的学者们注意到小戏作为新兴戏剧的原胚,给予了充分肯定。1949年以后,戏改工作打造了一批经典剧目,但也使民间小戏的原生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新时期以来,研究对象比以往扩大,并注意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目前大致可分为本体研究、文本和演剧艺术研究、文化研究三块。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促使一批新的小戏产生。其中大部分发展为大戏,少数最终走向消亡或基本消亡。民间小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真实、迅速地反映当下平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只有对它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保护,才能描绘出真实完整的中国戏剧史和文化史。
关键词:20世纪;民间小戏;研究;概述
作者简介:徐冰(1983-),女,河南开封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方向为俗文学。上海,200444。
一、百年来民间小戏的研究历程
(一)民国时期研究状况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处于新旧更替的剧烈变动之中,中华民族的确是到了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时候。知识界希望能从民间文化入手,教育民众,来营建“新文化”、“新生活”。自此,包括民间小戏在内的一切民间文艺得到新知识分子的重视,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其中除了社会改良以及政治的需要,学术发展的进程也是重要原因。千余年来的中国社会,总体来说文化教育越来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出身下层,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视角对着草野民间。所以就中国民族文艺形式而言,其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重点不断下移。
民国时期,包括戏曲在内的俗文学研究作为学科刚刚起步,对于俗文学艺术品种的分类还不甚清晰。如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虽名为“戏曲”研究,其实涉及多种艺术,包括电影、曲艺等,对民间小戏只是简要的介绍,还把它和大鼓、道情、丐歌,以及秦腔、高腔统统归为“杂剧”。但此书毕竟对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复杂性做了通盘观照,也是首部对民间小戏给予关注的专著。谷剑尘在《民众戏剧概论》中明确定义“杂剧”是“除了皮簧、昆曲以外的戏曲”,所包括的不仅有独角戏、滩簧、的笃班、道情、花鼓戏、半班戏,还有丐歌、书词等,似乎把敷衍故事的都称为“戏”。刘复、李家瑞等编著的《中国俗曲总目稿》把小戏、小曲、曲艺等统一称为“俗曲”,即今天所谓“俗文学”中音乐文艺的部分。
但这并不妨碍学者们对于民间小戏艺术特点和各方面价值的认识和把握。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注意到由小戏发展而来的新剧种的活力,看到了小戏教育民众的作用,同时也对民间小戏的原生态给予充分肯定,改良的同时对它原有的艺术形态持保护态度。
顾颉刚《民国的小戏》,是作者由1921年两次观剧所引发的思考。它实时记录了“小调变为戏剧”的景况:原来只是说唱的滩簧改变了自身形式,向戏剧领域进军。欧阳予倩认为提倡汉调不如改良花鼓戏。“近年花鼓戏变样。内容加上劝忠教孝谕节,有的跟着京戏学穿高底靴、挂髯口”,“拿自己的灵魂卖了去将就人家,以为进步,实在可惜。”(欧阳予倩,1990:14-15)徐梦麟明确看到“抗战以后,大家都认为通俗文学,是抗战的武器,甚至于说是建国的武器”(徐梦麟,1958:76),支持小戏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同时也看到它们的文学艺术价值,看到其淳朴生动和愚昧共存。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解放区出现了一种愈来愈引人注目的新型小戏品种——秧歌剧。它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的基础上,综合吸收各种音乐与表演形式而成,内容都是反映边区人民大生产运动、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秧歌剧是响应中共号召的产物,从一开始就带有极强的政治意味。由于对民间艺术形式较为正确的把握和吸收,也还是出现了一些成功的作品,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但对旧秧歌这类小戏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其目的归根结底是要用来宣传政治的。地方小戏仅仅被看作因为百姓习惯、喜闻乐见,所以有改造、提升之价值的旧形式。
民国时期学者们的主要精力虽然不在于研究小戏,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文章。黄芝冈的《从秧歌、花鼓、相连、高跷,到民间小戏》,是其后著名长文《从秧歌到地方戏》的雏形,也是笔者目前查到的最早提出“民间小戏”一词的研究成果。洪深在作于1947年的《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一文中,总结了用“旧形式”的小戏表现“新生活”的实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