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乌丙安 胡玉福]“俗信”概念的确立与“妈祖信俗”申遗
——乌丙安教授访谈录
  作者:乌丙安 胡玉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28 | 点击数:8573
 

  二、巧妙转化:“妈祖信俗”申遗的工作实践

  胡:根据您的讲述,“俗信”概念的提出,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民间信仰活动。走入新世纪,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说是认识这些活动的另一个契机,那么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这一概念又是如何运作的?非遗申报过程中提出“信俗”概念,首先就运用在了“妈祖信俗”上。“妈祖信俗”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整个事件的参与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乌:俗信概念提出来以后,一开始仅是在学术界的讨论中使用。非遗保护开始后,随着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展开,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非遗保护伊始,重视宣传工作,尤其是强调怎么发动群众,让群众自觉的来申报,宣传效果很明显。最早申报的都是唱歌、跳舞、故事等,这些显形的、表演形态的民间文化。这些项目很容易申报和通过,即使他们的表演里面包含一些巫术性质的动作。我们国家非遗项目评审设立专家委员会,建立审查机制,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项目的申报审查,审查中把关最严的就是涉及民间信仰的项目。这类项目的申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没出台之前,相关政策里面有严格规定。凡是属于“不健康的”“封建迷信的”要特别注意,但是文件里并没有明确提出哪些是“不健康的”,文件突出的是要保护那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不优秀的文化是哪些?专家们需要做出解释,第一个就是“封建迷信”,在这里面民间信仰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评审之初专家们掌握的尺寸就是把握住民间信仰类项目的申报。这不仅是政策认识上的问题,在申报工作中确实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时,大约有50多个庙申报了项目。这些项目的硬件———庙宇,有的是国家一级文物,但是它的庙会或者其它活动还是被看作是“封建迷信”。在评审时,专家委员会优先把一部分庙宇的软硬件统一起来,将其庙会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因为这是有特定活动时间的“文化空间”,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整体保护,而不是在庙会里挑一部分单项出来,割裂地进行保护。将庙会活动作为整体空间来保护,合乎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但是,在其他项目的申报中,就出现了“妈祖祭祀”“孔子祭祀”“黄帝陵祭祀”“成吉思汗陵祭祀”这些项目。民间基层的学者,县乡的专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表述模式报上来的。当时,申报上来的第一轮项目,凡是有祭祀标题名称的一律不受理。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要不要更改恰当的项目名称?基层报上来的祭祀项目有可能都会被否决,要找代替项目重新申报也不可能,以后申报工作中不可避免还会出现类似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解决的办法。

  除了庙会中包含着祭祀的元素,中国的很多节日往往也是节庆与祭祀结合的。现在人一过节就说“节日快乐”,其实过节不是光是欢乐的。中国的节日是先祭祀后快乐,这是中国道德伦理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觉得这其中的“祭”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祀”上。官方的祭祀本身同国家联系起来,我们不会认为不对,官方认可别的是俗信,但祭祀绝不认可为是俗信。这种状况下,我们叫什么,叫“妈祖俗信”吗?“妈祖俗信”我们自己都觉得别扭,如果叫“妈祖信仰”更是不被认可。因为我们所说的信仰,直接涉及到政治思想信仰、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思想工作语汇,至于民间信仰则很少使用,这几年随着政府政策认知的改变,宗教管理部门开始正面关注到民间信仰。例如民间的无生老母、胡三太爷等等,还有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大王,这些都在民间信仰的范畴中。这是好的开始,但也是谨慎的、警觉性很强的,就是说把这些民间信仰的事项统计上来纳入管理之中,是去是留还难以下结论。这样一来,在民间信仰类项目的申报上,这种严格限定还是难以通过。认定为“XX信仰”是不行的,我们对俗信的解释跟这些项目又有些距离,因为这些项目的活动都比较隆重宏大内涵繁杂,我们说门上贴门神是俗信,官方可以接受。但是民众全跪下来烧香跪拜,五体投地,人山人海,红火热闹,就不是用简单一个俗信能说清楚的。所以专家委员会的工作最后在非遗项目认定上、确认项目名称上就卡住了。

  当时我在考虑,信仰不行,习俗还不行吗?突然间想到在民俗学的文章里常常出现民间信仰习俗这一说法。从民俗的角度来讲就是民间信仰习俗。于是,我把这个缩减一下变成一个简称。我们自己知道是信仰习俗,申报时就是一个俗,不讲信仰。晚上夜深想通以后,提议通通把这一串项目名称全改成信俗,“关公信俗”“伏羲女娲信俗”等等。当时向国家部委领导汇报的时候,很清楚:就是个习俗,由习惯而扩大成的习俗。所以就用习俗,叫做“信俗”,把祭祀全都改掉,把祭祀的庙宇活动一律改成祭典。我们报的是活动中的那些传统文化习俗活动仪式,通过“XX信俗”反映中华民族非遗的价值,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结论与认定,很快就得到国家部委领导的批示,同意这种做法说法,付诸非遗申报实践。我们要明白的是,这不是光给妈祖定的信俗,而是把一大批祭祀项目都定成信俗,一次性都通过。这样的话,就给将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时候预留了空间,以后再申报就循这个典型案例。“妈祖信俗”的通过,在学术认定上做到了贴近中国实际,同时在学术专业性的确立上也恰到好处。在民俗学研究中将“民间信仰习俗”的表述简称为“信俗”,也简洁实用。我们找到一个中立的、在学术上能成立而官方话语也能接受,国际组织评审也认同的词语。我们申报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国宝级的大型非遗项目申报成功。这是水到渠成的。

  当然,“信俗”的说法有一点含糊,这需要申报以后再慢慢丰富含义。现在也有人给“信俗”下定义,我看到后心想当时我没讲那么详细。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个提法能通过,我们选择了更加适合、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它不是过去传统的词语,是一个“非遗”保护工作实践的词语。这很中立,很科学。“妈祖信俗”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说明这个提法得到了认可。

  这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的传承主体———社区。在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评审标准里都有明确且多次表述,强调社区民众的广泛参与。比如在《公约》的前言中就提到“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也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我们社区群众认可的一些事例,在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递交的材料是代表性传承人的例子。这样的典型案例,讲述妈祖如何在他们危难时显灵救助他们,非常感人。例如一个叫唐亚泉的老渔民,退休后给人家看船。结果半夜台风来了,连人带船一起冲走,找不到他,家里都办了丧事。然而三个月后他却从美国回来了,希腊人的船把他救了。但是他说的不是希腊船救他,而是妈祖用灯指点了他,希腊船看见前面有红灯,一直奔着他这来。他一直在祷告妈祖救我,结果他真的获得救助。他被冲到公海之后,被过往的希腊船只救助,因为语言障碍,无法沟通,后通过辨认国旗才知道是中国人,经转旧金山在领事馆的帮助下才回国。后来,他经常在妈祖祖庙现身说法,宣扬妈祖济世救人的善行。这是真人真事,还被当时的报纸专门刊登过。

  没有这些普通百姓的故事,没有妈祖信众的参与,“妈祖信俗”也是很难获得通过的。将来如果“关公信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大陆同胞都热爱关公———这些信仰的故事也都要整理成申报材料。关公我们说他忠义千秋,但是在老百姓那里光忠义还不行,海外把他作为财神,深思起来,他就是万能神,满足了信奉他的人的各种需要。这样的民间信仰我们不能忽视。所以,提出“妈祖信俗”,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代表了一批申报上来的项目。现在,由于“妈祖信俗”的申报成功,核心的概念得到解决,民间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进了很大一步。

  当前,基层的代表性传承人、信仰主体、民俗主体的自觉性很强。现在他们就是自觉保护,敢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的事情了。过去学者一来调查,他们就说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早就没有这种“迷信”了。现在他们自觉传承他们的信俗活动。有一个羌族的释比,国家把他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在申报表上有一段表态:衷心感谢党,感谢批准释比为国家级项目传承人。用他的话说就是等于中央政府承认了他的释比身份。代表性传承人在他心目之中地位很重,他会认为他是真正国家批准的。我们的政策需要因时而变,及时根据发展而调整。在少数民族地区,被说成巫师的人都可以逐渐成为传承人,因为这个地方所有的文化财富、历史记忆都附着在他们身上。学者们要调查民歌,他来了,要调查舞蹈,他也来了,族系的巫舞、文化都是他们传承的。所以妈祖信俗、信俗概念的出现是这么来的。这是整体的考虑,考虑所有民间信仰,用这个概念代替。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
   相关链接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王楠楠]“赛博迎财神”:数字青年微博转发迎财神的考察分析·[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
·[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焦洋 李耕]祈雨之礼与致雨之术
·[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