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故事会》为何能始终站在中国期刊的第一梯队
送走了来自全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心头自然轻松了许多。但会开好了,不等于事情都落实了。会议解决了方向问题,还没有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理论问题,会议形成了参会者的共识,而这些共识并没有成为各地作者写作的具体的指导。
来稿中,绝大多数还保留着“文革”中的味道。
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被逼出来了:借着《故事会》印数的逐渐上升,联系的作者和读者越来越多,我和编辑们说:“这样吧,我们办个故事学校。”
出版社办学校,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编辑问:“杂志还办不办?办学点又在哪里?我们编辑部才一间房间。”
“杂志当然要办,但办学校不用教室。我们办的是故事创作函授学校。教材,由我们编辑为主撰写,故事编辑不懂故事理论不行,当然,还要适当邀请社会专家共同撰写。关键是你们要对每一篇学员的作品,作出针对性很强的点评。”
编辑听了频频点头。记得当时有位老编辑说:“那工作量好大。”
我说:“不会让你们白做,写教材的给稿费,批作业的给劳务费,但质量必须保证。”
我知道,做好这件事,光着眼于钱会走样,但没钱是办不成的,原因很简单:工作量实在是太大,把编辑所有业余时间全用上了。
我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培养一支懂专业的编辑队伍,培养一批真正知道什么叫故事的写作队伍,从而为《故事会》杂志源源不断提供好稿件。
我想,唯有如此,才能把全国故事工作者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
经过半年筹备函授教材编写基本完成,有五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故事基本理论
第一章故事的定义及其发展简史
第二章故事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
第四章新故事的创作
第二部分 新故事写作技巧
第一章新故事技巧系统
第二章新故事艺术构思的构成因素
第三章新故事题材的强调原则
第四章新故事素材的处理
第五章新故事主题的发掘与提炼
第六章新故事情节的再认识及具多元特色
第七章新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奥秘
第八章新故事的最终体现——人物形象
第九章新故事的最终构成——结构艺术
第十章怎样运用悬念
第十一章新故事的开头
第十二章怎样把握新故事的线索
第十三章新故事的场面描写
第十四章新故事结尾五法
第十五章新故事语言的基本特色
第十六章新故事人物“对白”的运用
第十七章怎样选择新故事的细节
第十八章怎样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
第十九章新故事如何“奇不失真”
第二十章怎样“以情动人”
第二十一章怎样加快情节的节奏感
第二十二章怎样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手法
第二十二章说新故事的趣味
第二十四章谈中篇故事的创作
第二十五章关于笑话创作的对话
第二十六章笑话创作常用技法
第二十七章谜语故事的创作
第二十八章运用反馈方法,提高新故事质量
第三部分 新故事讲述常识
第一章故事讲述活动的特征
第二章怎样选好故事本子
第三章讲故事的站台和开场白
第四章怎样讲好故事
第五章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第六章讲故事的基本功
第四部分 民间故事的艺术手法
第一章误会法
第二章三段法
第三章顺叙法
第四章递进法
第五章巧对法
第六章考验法
第七章抛弃法
第八章解题法
第九章假充法
第十章设伏法
第十—章比较法
第十二章连环法
在这部教材中,我明确提出口头性是新故事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根本特征。正因如此,它才具有讲得出,记得牢,传得开的特点。为达到口头性的要求,故事主题的提炼,表达的往往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故事必须以相对完整的情节发展为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塑造人物和表达思想;为达到这一要求,语言的口语化只是体现口头性基本要素,超常的情节安排、典型人物设计、一线到底、详略得当的结构,都是为了适合口头性的特点,唯有做到这一切,这个作品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口头文学作品。
口头性既是新故事的特点,又是对新故事的一种限制。但我们必须明确,任何艺术都有限制,因限制而获有一种形式。故事艺术的一切限制源于由“说”到“听”的表现形式。由此产生对情节、立意、独特要求。从此及彼,就是故事,思想家何以耐烦纠缠这些琐碎,但众人喜欢的就是故事一来一去,故事的详略结构也由此而产生。
小说与故事的区别,二者真正的分殊,就是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假定全国有一万人读了你的小说,他们会去“口传”么?又假定一万人“听说”了这个故事,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且每一传都加入新的语言,新的兴奋,新的领会,新的发挥,效果又会怎样?好故事在小说里闷死了,还得给它找另个出口放出去,那就是故事作品。
说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真的信赖关系,听故事的人基本上不会去怀疑人家说的故事,因为一转身,他就变成说故事的人,把故事活灵活现地再传下去。
2013年,在《故事会》出版500期的座谈会上,有记者问我:《故事会》为什么能红这么久?
我说,《故事会》之所以还有一点发行量,要说个性化的经验,就是对口头性的全面追求。依我看来,每期只有30%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口头性的元素。30%,产生每月500万的发行量,40%、50%、60%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而这一理论的起源,就在当年的这本函授教材之中。
几年后,这部函授教材被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社看中正式出版,书名为《故事的基本原理与写作技法》。
2015年《故事会》编辑部招进来几位新编辑,我发现他们的办公桌上就放着这本书。我不得不从内心赞叹他们:有眼光,真聪明。有了这样一批人,我对《故事会》的明天充满着希望。
也就在这一年的5月,我的名字在《故事会》杂志上消失了。
我在向读者告别的微信中写道:我喜欢把《故事会》比作一棵小草,虽然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但它却在民族文化雨露的滋润下,长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它用自己的大片大片的绿色,装点着共和国的大地。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纸质媒体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许多纸质媒体退出了历史舞台。《故事会》是同类杂志中唯一留下的几个。有人问我:“还能坚持几年?”我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路面对现实?经过互联网的冲击,它之所以能留下来,是因为它已经受住了风雨考验,等待它的不是死亡,而是通过与互联网的链接,迎来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冬天过去了,仍会有寒潮袭来,但迎接它的毕竟是春天。在新一任主编的带领下,我深信明天的《故事会》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定会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因为我深信“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名言。
(本文发表于《故事会》2016年8月下;作者系《故事会》杂志社原社长、主编,曾获第七届韬奋出版奖,首届中国政府优秀出版人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